一直調高最低薪資真的有助提升台灣經濟?

yan886123 wrote:
台灣最不缺的就是提出意見的人
最缺的就是解決問題的人
所以如果你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那你的意見就不是意見
只是牢騷
台灣的慣老闆嘴巴很愛講出走
事實上有競爭力的早就在國外設分公司站穩根基
剩下沒競爭力的黏在台灣也是劣幣逐良幣
你現在才要出走是能去哪?
説人發牢騷,我看你都不如發牢騷的人
一直調高最低薪資真的有助提升台灣經濟???這個答案我不確定,
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
一直壓低最低薪資有助台灣年輕人出走,台灣人民看不到未來,會對民進黨失去耐心,
中國的薪資超越台灣之後
變成民進黨不敢公投,因為會輸!!!!!
對台灣的經濟沒有多大的幫助,因為經濟不是靠調薪就會變好。

要拉高自己的薪資,加入民進黨就對了,年薪百萬不是夢,多種職業任君挑選。
沒有基本工資,你認為台灣的老闆們會有幾個願意調的?

要不要去問問看有幾家公司是連續5年?連續10年沒調薪的?

又有多少公司是每年調不到100 的?

沒看到最近的新聞嗎? 現在企業在調薪時已不太考慮物價了
neoneotw wrote:
個人覺得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追根究柢物價跟租金水電等掛勾成本上漲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房地產
當店面也好辦公室也好租金一個月數十上百萬的時候,反饋到物價成本理所當然水漲船高
所以根源就是把房地產很多漲的離譜的現象調控打回原形,慢慢的社會的生產資源就不會都往房地產傾斜
也就是說會讓更多資金在市場上流動促進消費力跟企業的活力,這樣自然薪資就能跟著上漲,否則賺的錢都交給房屋貸款了哪來的閒錢消費?最怕的是惡性循環當企業家都覺得炒房比做生意實業好賺時候才是最慘的時候....


這是最中肯的~
就看社會的氣氛要不要做而已~以下兩個連結:
公有土地 台北地政雲7月1日起查的到

社會住宅民間來蓋!荷蘭經驗的台灣啟示

荷蘭社會住宅量體為住宅存量32%,240萬戶、首都阿姆斯特丹更是驚人,截至2016年底,社會住宅比例達46%(19萬戶)
全台住宅量體為800萬戶、臺北市為100萬戶、台灣廣義的社會住宅不到1%
臺北市土地面積約2萬7179公頃,其中國有地約7817公頃、市有地約5055公頃,合計有1萬2872公頃,占所有土地的48.25%。
各行政區公地比率,以中正、中山、大安區的公有土地所占比率最高,中正區以中央機關最多、中山區則是國防部、大安區則是學校用地。

台北市政府或是中央機關只要釋出500公頃的土地就能興建10萬戶的社會住宅,入住25萬至30萬人
(三峽北大特區扣除台北大學共130公頃、目前興建2萬5千戶、入籍人數4.6萬人、街廓整齊、住戶品質良好)

而釋出的面積不到公有面積的4%(如遷移部分中央機關、台大釋出部分宿舍、青年公園、士林官邸旁蓋幾棟社會住宅、國防部、國小整併等等),最大最立即的是宣示松山機場(213公頃)遷建並一半面積興建社會住宅,約2萬戶

然後這些住宅興建可仿照新加坡成立建屋發展局(HDB)統一管理興建、使用方式包括承租、購買、社會住宅、老人住宅、青年住宅、國際人才住屋等方式。讓年輕人還在打拼的人先租、也可以讓要都更的先行住戶入住、這樣就可以壓低臺北市租金、都更也會容易很多
因為沒有人會去租老公寓、利用價值將降低、且都更誘因加大。但誰要開第一槍呢?誰有這個誘因呢?





zinlinx wrote:
從南韓最近的失業潮...(恕刪)


看你囉,

物價停滯不前,以後跟泰國、越南平價。

物價上漲,薪水上漲。跟上韓國、新加坡。


zinlinx wrote:
我認為沒有財富平均這回事, 均富是不可能的, 只會有均貧, 當調高基本薪資導致體質不佳的企業倒閉, 那麼原本還領的到微薄薪水的人, 變成真的要流落街頭了, 請問這樣有比較好嗎?


有專業能力的人,希望調低最低薪資

因為拉高最低薪資只會讓他工作更辛苦,調薪更困難

反之,沒專業能力的當然希望調高最低薪資

因為可以保證他的生活品質





當台灣大部分意見希望調高最低薪資時

我覺得比較有問題的是現在的教育體制

到底養出了多少沒專業的學生出來?
其實最大的目的是帶動物價上漲
讓房價合理化
房子不可能降價,那就是薪水調高
通膨.房子變成虛有價值
資產倍增,貧富差距加大
套一句實在話,我有賺錢就好
誰管你沒飯吃..
惡性循環又怎樣,美國公民等著我
撈夠錢,才是正確的
在其他地方沒有用,但在台灣就有用

數據都說了,台灣經濟是蠻富裕的,但資金沒有正常流動
才會讓很多人以為台灣很窮


而且不是一般而已,而是世界誇張的低
所以不但可以提高,還有一段很明顯的級距
台灣的政客真的很能騙,騙的大家心甘情願的...

台灣人民最大的困境其實是政府的(外勞政策).

民國80年,開始開放外勞.
經濟成長停了,薪水成長停了.
還在成長的只剩外勞人數,成長到全世界第一.(人口/外勞)

27年來,外勞從0到68萬,這代表的是68萬個工作機會,可不是人口數那麼簡單,一個社會每增加一個工作機會,都是無比珍貴的,如果我們外勞增加比工作增加快,薪水怎會漲?

想像一下公司企業外勞顧用不受政府限制,是悲劇還是喜劇,現在有沒有這樣的國家?又為什麼要限制?

薪水這東西很簡單,請不到人就加錢,但我們的政策給了另一個選擇(想辦法增加外勞配額).

不要再被政客及無良企業騙了,被賣了還喊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