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的老工程師最後都跑哪去啦?


tracer1000 wrote:
凡事別太武斷喔...我當然是幹IT這行,只是不是在臺灣幹IT

四十歲就想著老了要去退休? 臺灣真是太幸福了
......(恕刪)




台灣是想著要如何四十歲後還有工作
別回來台灣 除非你認為被迫退休是種幸福

stephenliang wrote:
台灣是想著要如何四十...(恕刪)


老工程師一直是人資KPI心中永遠的痛

tracer1000 wrote:
凡事別太武斷喔......(恕刪)

看來你應該沒看懂樓主的意思。
臺灣稍微有規模的公司,每年同梯的新進人員一般來講都不少,隨著年紀增長,當上主管的也就一二個。那其他人都去哪兒了?有的去小公司繼續幹工程師的工作。有的轉換跑道。有的陣亡吃老本。總之,沒當上主管的總是有其他出路。樓主問的應該是這些人都在做什麼了?
ocean6570 wrote:
還有這棟的樓主壓根沒說40歲想著不能繼續工作就退休養老 , 好嗎 !


那你覺得四十歲做IT有困難嗎? 手抖了,腳站不穩了,腦子不好使了?

40歲沒能力做IT,剛好可以去選總統,對嗎?

樓主的口氣不就是指四十歲的"老工程師"已經快成殘廢了?

他該不會以為IT的工作就是整天搬機器抬server吧

我公司是外商,在國外,但是亞洲包括臺灣也有分公司,裡面一大票四十歲以上的前輩(資深工程師)

他們的能力與經驗都是相當珍貴的,估計做到六十歲也沒甚麼問題

當然如果腦子不好使,變呆了,那另當別論,這種東西真的看人,有的人二十幾歲,腦子就不怎靈光了

sentrayang wrote:
看來你應該沒看懂樓主的意思。
臺灣稍微有規模的公司,每年同梯的新進人員一般來講都不少,隨著年紀增長,當上主管的也就一二個。那其他人都去哪兒了?有的去小公司繼續幹工程師的工作。有的轉換跑道。有的陣亡吃老本。總之,沒當上主管的總是有其他出路。樓主問的應該是這些人都在做什麼了?


四十歲就說人家老,不就是問是不是該等著進墳墓了嗎?

沒當主管一樣能繼續做資深工程師啊,這有問題嗎?

IT又不都是體力活,更多還需要經驗,特別是公司內部待長年的工程師

對公司的系統最熟,公司IT的系統不是手機app,每天都有新東西出來,或天天公司換新系統

特別規模大一點,有些歷史的公司,都往往一堆legacy systems,要換要花一大堆錢,還說不定會出問題

老系統活得好好的,穩得很,這些往往都要靠"老工程師"來照顧

就像帶兵打仗,軍中有年輕的軍官,但絕對少不了資深的士官長,不是嗎?

哪怕是換公司,新的公司若真需要該項專業技能,也不是說找不到工作吧,

四十歲的工程師,具備的是超過十年以上的專業經驗

這在一些公司在build team時,都是想爭取的重要人才

當然,前提是老工程師是不是真才實料,是不是真正功力深厚

重點是本身的專業能力,而不是年紀問題(除非你60歲)
台灣大部份的電子科技公司,核心技術含金量一般不高,
能在台面上存活,大多是靠 "服務" ,靠 "高C/P值"(也就是cost-down)
對這樣的公司而言,資深的研發人員往往是負債, 不是資產!

曾目賭某上市公司的老闆對其研發主管說; 該公司不輕易找年資6年以上的資深工程人員,要錄用, 可以, 打報告上來,詳列投資報酬率與2年工作計劃表, 還要該名主管畫押, .......

這樣的公司,在台灣目前的電子產業中, 不少. 試問, 如何能在技術上做強,做深,做廣,做"久"??
這些電子科技公司靠的不是技術,是"服務",是做生意的"手法與手腕"!!

現在台灣的中下游電子供應鍊,大量移往對岸, 昔日引以為傲的"生意手腕", 在對岸不易施展了,
不少公司的應對不是研發的加強與轉型,而是更進一步的 "cost-down", 轉廠降低成本,......

所以,不深耕核心技術的公司,如何會需要資深的工程人員?
台灣沒舞台,也就不應該怪資深研發人員投效對岸!

ps:我不否認TSMC,MTK之類的公司擁有紮實的核心技術與高含金量技術.
但也就那區指可數的3~5家.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leftsurvivor wrote:
台灣大部份的電子科技公司,核心技術含金量一般不高,
能在台面上存活,大多是靠 "服務" ,靠 "高C/P值"(也就是cost-down)
對這樣的公司而言,資深的研發人員往往是負債, 不是資產!


遇到這樣哲學的公司,那就真沒辦法了

像我們公司的內部核心系統都是資深的前輩們一磚一瓦做起來的

後生晚輩經常遇到問題都還要找前輩解決問題

不大可能把四十歲以上的工程師當成負債,

最常遇到的畫面是一堆人弄了兩三天解決不了的問題

資深的放假回來,半天就搞定了

老闆再三要他教其他人,他說他能教的都教了,但是誰能料到系統千奇百怪的問題,

況且人家也沒義務全教,哪怕是for job security,也是人之常情,

我們往往都要自己摸了大部份再去請教(顯出肯學,虛心求教的態度)

有些user要改的東西會動到核心,資淺工程師壓根不敢去接手,怕出事,有的東西沒弄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老闆也不敢亂交辦給資淺的team來做

如你說的,核心東西越多的公司,越不可能把資深人員當負債,如果只是單純找碼農找工人,自然越年輕越好越耐操


sentrayang wrote:
臺灣稍微有規模的公司,每年同梯的新進人員一般來講都不少,隨著年紀增長,當上主管的也就一二個。那其他人都去哪兒了
..(恕刪)


這是台灣科技產業公司制度的問題

在外商
管理跟工程職是平行的

在台商的大部份公司中
工程職到頂了就是管理職
管理職位有限
資深工程師眼看等不到那一天,只好求去
聽説某數萬人員工的公司就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
台商不需要那麼多的資深技術人員
需要的是新鮮的肝•••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與國外的客戶有很多合作的機會
你會發現國外來的客戶,不管是歐美或是日本
有時會來年紀很大的資深工程師
想想,這就是人家累積技術經驗的重點

反觀台灣,40歲就嫌老?有沒有搞錯?
40歲正是在經驗及技術累積得最豐富的黃金時期
這樣的瑰寶,公司不想留,那就只好原地打轉


應該說台灣科技業從立產業到現在 ; 很多公司成立不到25-30y 吧 .


記得幾年前公司與日本客戶開會 ; 會議中日本有sales / engineer .... , 那位日本的sales年紀約為50幾歲 , 女兒都上大學快畢業了 . engineer 大約40幾歲 .

Coffee Break 時 , 日本客戶問我們為何台灣公司的員工大都是年輕人 ?

這種情況 ; 在台灣科技業sales 50幾歲應該很少有吧 .



yasutami wrote:
與國外的客戶有很多合...(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