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來往近10年定居5年,而去年我回台灣了。


kuwata.yang wrote:
這點是有經費的學校比較吃香.台灣回過來看,不是要去比以上的東西.能夠培養學生有獨立思考並且有創新想法.
這點能做到.就不用擔心學校排名....(恕刪)


我看台灣的高等教育,再看你寫的這行字。
您覺得台灣的學生獨立思考的程度跟世界各國比起來,上/中/下?

piwu0536 wrote:
這就是台灣媒體長期...(恕刪)


對哦
中國十幾年前已經禁止砍伐森林了
以前的伐木工人轉做護林員了

現在中國很多木材都是從俄羅斯 日本進口


ianwang0715 wrote:
首先先謝謝樓主寫那...(恕刪)


大陸政治就是給畫紅線
破壞分裂,破壞民族之間的團結
破壞族群的分裂
反黨反國
鼓動社會動亂

這些大紅線不碰
其他就都很隨意了

像台灣就是消耗太多國族認同 與 族群分裂 這些無謂的精力在上面了
把社會搞分化本來就不利於經濟發展

moon.moon wrote:
在對岸生活第一年是...(恕刪)

對哦
現在大陸也開放給 台灣就業者 提供五險一金
尤其是其中住房公積金可以幫很多人在大陸買房
哈哈
這應該是好事
工作,居住兩不誤

kuwata.yang wrote:
以前我也會執著世界...(恕刪)


台灣大學 絕青 比較多

應該是你的老婆小孩去中國陪你才對吧?!

aloha wrote:
我看台灣的高等教育...(恕刪)



這個問題要問的應該是台灣的教育制度.甚麼都是標準答案.甚麼都是制式答案.學生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很難.
198*198=39204, 拆開來是198*8+198*90+198*100.這就是台灣喜歡教的標準答案.事實上
(200*200)-(200*2)-(200*2)+2*2=39204這也是一種答案.甚至還有各種可能.數學其實答案有很多解法.

我自己的背景是化工,每次教化學最喜歡要求同學去背硫酸銅是藍色的.答案實際上錯的.不含五份的結晶水的硫酸銅
是白色的.那為什麼含五份結晶水硫酸銅會是藍色的呢?原因是銅離子會吸收440~470nm的波長.這段波長正是黃色的吸收峰.
而互補色是藍色.所以硫酸銅的溶液下.一但有銅離子析出就會有藍色

那下一個問題是,硫酸銅水溶液一定是唯一藍色嗎?若改變銅離子的原子半徑大小.是否會有其他吸收峰產生?進而出現不同的顏色?
如果置放在真空底下,光線的傳輸沒有任何阻礙時.是否還是如此?若不是可見光.而是改用紅外線穿過硫酸銅水溶液呢?

我看到的國外教育就是如此.沒有甚麼答案是唯一解.任何天馬行空的答案只要你能找出立論的可能性都可以是答案
這點大陸也是和我們一樣半斤八兩.那這樣北大厲害在哪?學生的底子好,很會背一堆東西.博學強記一流.

知道KNOWWHY勝過於KNOWHOW.前者才能突破別人想不到的地方.這點歐美的學校普遍強於華人系統的學校.而國外的學校
希望學生畢業後就是有這樣的思考能力.所以不是我抄學長的論文基礎繼續發展.變成有很多篇類似的論文造成論文數目驚人
這就是厲害的學校.


kuwata.yang wrote:
這個問題要問的應該...(恕刪)


馬英九....哈佛的...

蔡英文....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

陳水扁....台大的...


國內國外有差嗎???
幾十頁的回復
吵架要占99%以上

值得一看 有東西 有內容的只有幾篇
這篇就是

3h wrote:
哇噻~一眨眼,小弟比樓主來大陸更久了
往來13年,常駐10年了

看了樓主文章,再看看各位先進的回覆

讓小弟浮出水面說說想法與大家分享
背景說明:
1. 小弟第一份工作,台灣百大科技業,只有名好聽,
其實是“科技新跪窮公子”的第一代,股票分紅的末班車,
前面的人領爽爽,基層的我每年看著猛作夢猛流口水的世代
在這公司幾年後,開始常常到大陸出差跑供應商

2. 覺得在台灣科技業排隊下去,也不是個頭
開始去大陸當台幹的日子,為了家庭和樂,把全家都接到大陸生活
不過不久,就讓老婆小孩回台灣
剩下一個人,常常週五飛台灣,週日飛大陸的生活步調

3. 自行創業階段,看到可能的機會,不在當上班族,出來創業,也邁入第五個年頭

================================================================

說完背景,我就談兩個事
1. 小孩教育
很多人都說,大陸那麼好,怎麼不讓全家在大陸讀書生活,說幾點:

a.首先,大陸的城市生活,全家適應不是大問題,而是小孩的教育問題
小孩的教育,先不說教育經費的問題,就說中小學啟蒙階段
大陸的"思想"教育,就像當年我念書時,注意。。。我們談教育“思想”
常常要喊“中華民國萬歲,先總統蔣公萬歲(人都死了還萬歲??),三民主義萬歲"
這種就是一股的洗腦,小孩白紙一張,當地中小學你去念看看,知識學多少,競爭激不激烈不說
人格特質與價值觀,長久下來,跟父母的價值觀差異不大,我隨便你
60年的兩岸差異,政治思想,人文差異是很大的,教育最恐怖就在這
不然你以為,為何在台灣,大家對中小學課綱如此敏感

b. 大陸台商子弟學校,不諱言,這子弟學校,表面看是解決廣大台商/台幹子女的教育問題
當你認識更深,知道他們念茲在茲的重點時,你會發現且深深感覺他們追求的
就是名 -> 錢 -> 權 -> 名 -> 錢 ->權...無限循環
這些人辦教育,先博教育服務事業的名,求兩岸政府補助的錢,攀政治搞權搞名搞錢...
所以小孩的教育活動,很多都圍繞這上面主題繞,小孩是求財求權的工具

c. 大錢花下去,上國際學校,一路就是不在大陸/台灣的教育體系下生存,畢竟我們也不是啥富二代
在大陸念國際學校,那費用真不如直接出國讀書還更省

看了看,在這讀了書,思想教育是最大問題,我接受不了讓小孩是這樣的思想教育
最後還是讓小孩回去讀書,讓他洗台灣的教育腦,或許跟我代溝不會這麼深
小孩在台灣讀書,也不是沒問題,小孩今年國中畢業了,說說台灣教育的問題

a. 學生被教育不需上進讀書,只要你想繼續混在學校裡,政府/社會就會讓你有學校混
想混高中沒問題,想混大學沒問題,想混研究所,甚至到了博士
只要你想混,政府/社會都有門路讓你繼續讀
一堆各級中小學,大學都面臨招不到生問題
教育品質是次要的,學校沒學生,就沒了客人,沒了客人就沒法開店
這大家都要喝西北風
這才是台灣最重要的教育敗筆,廣設學校,讓大家好棒棒有書讀
文憑不值錢,老闆不想花大錢的惡性循環

b. 優秀學生多的很,但有視野的少
台灣會讀書,會考試的學生一樣大把的,有很大比例的小孩
每天的生活 就是學校 -> 補習班,天天如此
資訊的接收範圍短,就是手機的快速資訊,網路世界資訊很多
有用的很多,但沒用的更多,多的是包著糖衣洗腦文
每天跟自己對話的時間很少,沒有人教思考,教判斷,教人性
天天看著網路世界,接受著置入行銷
另一方面,大部分父母都知道教育子女的重要,也重視教育
父母為了養家教育小孩,只能雙薪家庭,為了小孩教養,為了自己退休老年生活
努力在社會裡打滾,日操夜操,小孩的安排,給了補習班
學校功課有補習班幫忙,考試有補習班
學英文,學才藝,學東學西,父母天天喊小孩教育經費嚇人吃不消
一個小孩一個月要花多少錢,能不更努力賺錢嗎
惡性循環來了,小孩最重要的身教,家教不見了

說個簡單的例子,父母知道英文的重要性,知道走出台灣最需要英文
幫小孩從幼稚園開始找雙語學校,小學補英文,一直補一直補
花了大把大把的金錢在學習英文,到了大學畢業,能用英文跟人聊上幾句有幾人

台灣教育最大好處,就是沒嚴重的思想教育問題,思想教育不會跟我們有大差距,要解決台灣的教育問題
其實,真正的根本之道在於父母,父母的想法改變了,小孩的教育就會改變,我自己對小孩的教育
一個原則:不補習,不補習,不補習....小孩放學就回家,媽媽在家陪小孩,煮飯
老婆願意犧牲自己的事業發展,收入是少了點,但家庭的開銷並沒有因此不平衡
小孩的教育方式改變了,他可以學到更多學校/補習班/才藝班不教的東西
人性,待人接物,想法。。。不是制式而有創意
小孩會思考,就會判斷是非,明白社會運作的現實,慢慢懂得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的道理
懂得正向看事情,懂得“酸不能解決問題”
無奈,我小孩在台灣的教育市場,確實是不吃香的,畫畫老師不愛直接罵
跟老師討論想法作法被打槍,老師沒有想停下腳步聽孩子的想法
老師只想保住飯碗,只想孩子每個都一樣乖乖,保住明年的招生有孩子來讀

小孩有國際觀,有鴻鵠之志卻被困住了
我們選擇更適合小孩的學習環境
今年,老婆帶小孩去北美讀書了
他們更開心了,8:30上學,3:00放學,放學後參加球隊,上圖書館,去參加活動
這就是我對小孩的教育看法

======================================================================

2. 再說個大陸跟台灣最大不同,人的視野不同
大陸人旅行6小時覺得近,台灣人旅行1小時覺得遠
這你或許覺正常沒什麼
慢慢的,差異出來了

大陸人覺得賺年薪20萬人民幣沒什麼,台灣人覺得年薪台幣破百很厲害,百萬是名車,千萬是豪宅,億萬是富翁
大陸人覺得中國強大起來,大國思想,世界每個國家,即使是美國日本都得聽我的,仰我鼻息
台灣人覺得台灣是什麼,我的國家名字是什麼,感覺越來越小了,但最想去日本旅遊,追求小確幸
世界只有美國日本兩國家,他們說啥我就啥
非洲是貧窮飢荒地區,東南亞,大陸是落後地區

這會導致什麼差異呢

a. 台灣人保守,不敢拼,怕失去,守住目前的飯碗,既得利益者死守地盤,新進者苦無機會,大部份人死撐,一攤死水

b. 台灣人負面思想越來越重,自己看不到吃不到,看到隔壁鄰居買新車,
先酸兩句,再批他沒多了不起,不然買更好的啊!就是不會看自己的弱勢與差異去改變自己

c. 主體意識薄弱,沒有個人的意識,其實就是沒有霸氣,大部份時間覺得自己很弱
例如,大陸人大國思想很重,不管你是誰,管你阿公阿媽
我不會講英文也是剛好而已,就是一路講中文,你聽不懂那是你的事,在中國,就是中文
你不會講中文,那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聽不懂那是你的問題
在台灣,我們和藹多了,友善多了,即使面試台灣世界級大廠的採購,英文能力考試最重要,分析/邏輯能力是狗屎
我聽到很多台灣人講英文
無論是對英語系國家或非英語系國家講,講沒幾句,一定要說
“不好意思,我英文不好”,一副就是要被暴打的樣子;
在自己家裡地盤,看到老外都這樣弱了,出去還行嗎

d. 大陸人,差的很多很多,但好的也很多很多,經濟好之後,大家就會對下一代去補足上一代沒有的東西
先是物質生活追求再下一代人文素質教育,那景象與路徑
跟30年前,台灣暴發戶路徑是一樣的,賺到錢了
買好車,住好房,吃龍蝦,鮑魚/魚翅。。。極盡享受物質生活
再來對下一代小孩教育,送出去當小留學生,我這代台灣人,很多很多人都是出國讀書,視野大了,帶回台灣
引台灣進入新領域
大陸人,正在走這路,他們比我們更好的是,自己就有大市場,不用仰人鼻息

這樣說好了,不說個別極端差或極端好的比較,兩岸平均素質人力優勢,就綜合能力而言(視野,野心,能力)
40歲以上: 台灣人 >> 大陸人 (暴打,秒殺)
30 ~ 40歲 : 台灣人 >= 大陸人 (台灣應該可以險勝)
20 ~ 30歲:台灣人 =< 大陸人 (或許起步好,但5年內被同世代電假的)
20歲以下:台灣人 <<大陸人(暴打,秒殺) 大陸人將像蝗蟲一樣,吃光世界許多資源

這就是世界的現實,隔壁的大國已崛起的事實正在發生,可惜,政府不告訴人民,父母不教小孩,學校不教小孩
大部份人鄙視,用10年前的想法看鄰居,當他們默默當上如國際刑警組織主席都重要國際機構高官都不知警覺
我們還在想,小孩教育很重要,快補習補習補習。。。用錢彌補我們無法陪小孩的失落



台灣好的優秀人才還是很多,這些金字塔頂端的人還是很猛,到處跟世界PK,收刮大部份社會資源
但更重要的是,如我們一般的中產階級,卻在向下沈淪,我們往底層一路前進而不自覺,還沒煞住
葫蘆已不是我們的社會現象
我們社會階層,更像那搖搖欲墜的"女王頭"

最後還是說句
別酸,我的想法不是這短短一篇短文三言兩語能說盡
你正向看,會體會很多
要找文章弱點酸酸酸,我也不會痛,你也沒收穫(恕刪)
d9047701 wrote:
既然樓主這麼愛中國,看不起台灣
就該帶著妻小移民中國,而不是以陪小孩為由回到你所看不起的地方
這樣做,完全是自打臉不是嗎?...(恕刪)



一堆嫌台北天龍國這不好,天龍國那不好...
一直說南部多好,多棒的人.....

結果一直在天龍國待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