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其實跟20~30年前一樣,會讀書的,從小努力念書一路進前三志願,出社會也目標進入台灣一流企業;有技能的,就走技職路線,目標學以致用;家裡開公司的,就出國深造或準備接班,上述的人也不乏立志創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背景跟性格,所選的目標當然都不同。至少我身邊周遭還沒碰過是真的混吃等死或啃老族,有的話,也都是新聞報導的,但這不能以偏概全。
台灣目前的困境,並不是現在才導致,絕對是日積月累造成的,有機會可以市調一下,一般企業消極擺爛的是哪個年齡層居多,我想絕對不是年輕族群。
樓主這類文章很可能會挑起世代的對立,用10年前20年前的成功經驗,來抨擊現在年輕人的困境實屬不客觀,畢竟時空背景已經差異太大。不能否定樓主的用心良苦,但有時站在對方的處境來想,更有機會幫助對方解決問題。
kevinzjchang wrote:
你的圖片不是從媒體...(恕刪)
絕大多媒體根本沒人去批評這些暴徒喔 ~ 反而帶風向痛批校方哩 ~
事實上你看之前佔領立法院 行政院時 , 那麼多警察被那些"學生"打傷
當時可也沒有什麼媒體或名嘴說這些學生不對喔 ~~
crab69 wrote:
要跟南韓比?
我們台灣的反對力量很強大的
國光石化.............反對
核電廠...............反對
台塑化六輕擴建案.....反對
中油五輕更新案.......反對
竹南科學園區開發案...反對
桃園航空城案.........反對
自由貿易區案.........反對
這個也反, 那個也反, 全部都反對. 低薪是剛好而已...(恕刪)
tyyan2 wrote:
大东亚共荣圈的举例...(恕刪)
英美,德奧都是同文同種,非得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如果從人民的福祉,而不是虛幻的國家角度來考慮,答案就不是必然的。甚至,這麼大的中國,成為一個單一的國家,我也從不覺得是件對人民有利的好事。
我沒在大陸定居過,只有出差旅遊去過十次。但從未遇過哪位中國人贊成或是不反對台灣不必跟大陸統一。我理解中國人希望台灣回歸中國的渴望,但十幾億人卻有如生產線做出來的機器,一問這個問題,只會跳出預先植入的標準答案。這是令台灣人難以忍受的文化。
但話說回來,即便中國政府同意台灣為獨立的國家,台灣目前遭遇的困境一樣難以解決。加入聯合國,獲得各國承認,就能改善官僚系統的低能,提振廠商投資意願,薪資水準不斷提高,人民更有企圖心更具國際視野,少子化問題獲得解決,公民素質也能提升? 別傻了。
kai-kai2 wrote:
在01看了太多...(恕刪)
你覺得網上支付錢是危險的,那你把錢存銀行就沒有危險?你把錢存ATM,輸密碼的時,還有人用監視器偷窺。一萬塊現金放身上,是專門給小偷搶吧等等等,說白了,就是兩岸價值觀不同,其他的說再多也沒有用,網上支付必定也是有危險,危險也往往也是致命的,但是勝於方便,不用背著錢,卡片往往會很多張,各種餐廳的會員卡,銀行卡等等,我直接把卡片網路化,一隻手機不就了事了?我只是把趨勢講出來,現在即便是歐美,也開始模仿著中國大陸搞網上支付,這不就證明了這是未來的趨勢嗎?
你所說的有需求就有建設,這句話我是贊同的,但是沒有了建設,不就代表著變相退步嗎?台灣是有建設的,但是也只是集中在幾個區域,而且很少速度也慢,而不是中國大陸是全國都在改變,不過這點我承認是因為中國大陸人口龐大,市場也大,政府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資的進入,但是據我所知,民國70 80年左右,台灣可是四小龍第一名(當初市場很大吧,高雄港還是亞洲第一大港),然而卻在短短10幾年變成墊底(第一這個名字是保住了,不過前面多了一個倒數),你難道很榮幸嗎?尤其是最近幾年,台灣在世界上越來越沒有地位,你難道不會開始為台灣未來的發展感到擔心嗎,竟然還好意思反問我說這跟台灣有什麼關係。
你說蘇州在建設是因為城市建設不足,我承認,但是你知不知道,台灣目前除了北市(高市也許也有吧),其他地方都可以說不如於中國大陸一個二線城市。你說我父母說的都是錯的沒有關係,我也沒辦法反駁你(因爲那時候我沒出生),但是我想說至少從我生下來到現在(現在剛17歲),我台灣家附近的建築,一直沒有改變,是空地的還是空地(可能我家比較窮,住不起高級區住宅區,所以沒什麼發現台灣有什麼改變吧)。
你說點外賣,這個當然全世界哪裡都有,你沒看到我的點上,我說的是中國把各式各樣的外賣餐廳規整到一個app上,你不需要去記每家小吃店的電話號碼,你只需要打開app,搜索你想要吃的餐廳,直接網上點單,外賣就送到你家了,電話都不用打。你可能會覺得不怎麼樣,畢竟你沒使用過。
你的最後一段話,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只能說我跟你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單單的祝福,而不去追趕,只會越差越遠。
我回你回的真累,在學校好久都沒寫這麼長篇的中文文章了,浪費了我真多時間,唉
2001年把台灣出口大陸的原料廠擴大設在珠海,2003年舉家遷居珠海,兩個女兒讀大陸當地公立小學3,5年級,
初中二,三年級,分別去紐西蘭留學,現在都大學畢業了,去年我和老婆回台灣居住,大女兒去大陸接班,
小女兒去大陸從事音樂教學,見證了大陸經濟和薪資,房地產飛漲的年代,回到台灣覺得台灣好冷清,心有戚戚焉,
我回台灣的原因一個是因為老婆擔心大陸女人太厲害,有條件的大叔很難抵擋得住,
一個是大陸雖然進步神速,但是人的素質還是差一些,自私自利沒有公德的人很多,
開車出去經常一路幹譙到自己都嫌棄自己粗俗,平常接觸的人和事也經常會覺得火大,
容易生氣不利健康,台灣至少人比較好,土親人親,而且賺大陸的錢也賺夠了,回台灣鄉下生活還是不錯的。
樓主講的大多是事實,但我們確實很難改變,兼善天下不可得,我們也只能獨善己家了,
回台灣一年多,最不能容忍的是鼓吹小確幸,這是執政無能的一種自我安慰,是不思進取的鴕鳥思維,
還有新聞媒體的素質低落到無法想像,電視新聞盡是一些芝麻蒜片小事和播報吃的東西,深度新聞和國際新聞少之又少,
電視新聞的畫面和記者播報常態性的不搭嘎,有些還貼個版權問題看不見的遮羞布,真為台灣的新聞媒體感到羞恥,
我們空有全世界最自由的言論空間和媒體經營環境,卻是弄得素質低落不堪。
還有一些台灣企業也太自我感覺良好了,我回來買的某國內大牌的導航,品質比隨便一個大陸當地價格三分之一的都差許多,
停車場的自動車牌識別,台灣的許多大停車場的速度和準確性比我大陸居住的小區還差。
網路購物連第三方支付都沒有,什麼時代了還有很多網購商家用ATM匯款,超商收款取貨,電子支付的普及也差大陸很遠,
我在大陸的一二線城市,基本已經可以不帶現金和信用卡出門了,一支手機足夠應付日常所需的消費,連停車也是手機支付,
我居住的目前三線靠近二線城市珠海,路邊停車已經都是自動化了,芯片金融卡閃付或微信支付,
首善的台北市,我17年前離開和現在回來,都是一樣的收費方式,人工開單。
台灣以前的網購龍頭PC home常態性的大量貨品缺貨沒有補, 貨品運費比較高,
大陸即使是跨省數千公里的網購運輸,即使是十元二十元人民幣的東西,也許多都是免運費的,
我接觸的許多台灣企業缺乏魄力和進取心,更看不起大陸同業,結果不到幾年就被人家打趴在地,
大陸地大人多,許多台灣人會說,他們粗製濫造的東西更多,比台灣落後的地區更多,比台灣貧窮的人更多,
對,這個沒有錯,但我們面對競爭的本來就是大陸的菁英地區和人口,一線城市已經比台灣大幾倍了,
二三線城市的實力也很快能夠趕上來,這就已經夠了,還有人,大陸人普遍比台灣人自私自利,
普遍為了利益不擇手段,但就是這種敢死挟去配的狼性才可怕,台灣如果再看不起大陸人,再自傲不努力,
台灣的未來更加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