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國公務員生活點滴 (番外篇2)

Lisa_Hsu wrote:
不能跟HR控告性騷擾(恕刪)


路過所以就以個人觀點幫kalinka520大回一個(僅代表本人立場,不代表他的立場)

這是台灣,好嗎?
大姊沒去跟人事說你性騷擾就很好了
(我個人很懷疑我們台灣的公部門有"正式""真正"的HR這種單位(職稱不算喔).....以我目前在某個地方機關當臨時人員(算日薪的,每個月要自己打薪資表)的經驗來看....然後不同單位的作法也未必相同,上一份工作是在另一個單位做臨時人員,那時就是算月薪的了,而且還有有薪假(我現在每請一天假就是少一天薪水))
l6632154j wrote:
(話說...學區那張圖...樓主的所在地這下很明顯了(範圍縮到很小)) (恕刪)


當然是用別人的學校舉例子。



-----------

前一陣子,和一位留學到奧地利的網友,在網路上,吵了幾句,彼此對於移民生活的看法不同。想了想,就在這邊多說幾句。

先講好,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真實情況,要靠你自己判定了。



其實,每個移民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有句老話說得好:“貨離鄉貴,人離鄉賤。”

就算是有錢人,他們的物質生活可能會過得比較好,但是他們同樣的會遇到一些困難。


第一個關卡就是語言關。

我的經驗是,如果是高中以前移民來的,對語言的掌握,會相對的比較輕鬆。

因為美國高中和之前的學校都有 ESOL 課,對語言的學習會比較有系統。再加上年紀輕,和同學之間的相處比較自然,也有機會交到一些朋友。

不過,這不是絕對,因為美國學校從初中就開始跑教室,每堂課的同學不一定一樣,老中互相在一起取暖的機會也很多。


如果你已經唸完大學甚至做了幾年事後才來美國,除非你原來的英文已經非常好了,不然這語言關,過的就比較辛苦了。

當然,每個人情況不同,有些人找個當地人做老公或老婆。有些人,天賦異秉,他舌頭就是轉得過來,英文照樣說的劈啪亂叫。


同樣的道理,不是你人在美國,你的英文就一定會變好。

語言關過不了的話,生活上的限制就比較多了。雖然美國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網路翻譯也很簡單,但是人家講話你要是第一時間聽不懂的話,不管你再有自信再能幹,對生活都會有影響的。



我剛來的時候,這裡賣台灣食品的店只有兩間,又小又貴又不標製造日期,想吃點道地台灣的東西不容易。

生活習慣上的不同,表面上容易克服,但是他的影響非常深遠的。

隨便舉個例來說好了,像我當時當完兵來美的時候,已經跟一個交往多年的女友訂婚了。

那時候還沒有網路,平常交流只能靠寫信和打電話,還記得那時候的電話公司叫做 Bell Atlantic,現在早就倒掉了。

打給台灣的電話,平常1分鐘要一塊多錢,時差 12 小時,能說話的時間很少,又貴,只能靠寫信。

還記得有一次自覺浪漫,把幾片變紅的楓葉放到信封裡,沒想到,等他接到信的時候,信封裡已經爬滿了螞蟻。

結果就不用多說了,自然是悲劇收場。那時候,朋友都在台灣,想找個人說一說都難。

(靠,搞了老半天,我是拼著生命危險來寫這個文的。雖然這事沒瞞著老婆,但是沒事不要自找麻煩。。。。)

換個話題。。。。

也就是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新移民從小時候認識的朋友和家庭都不在旁邊,就有些人開始跑教會,尋求心靈的寄託。

不管你對宗教的想法是怎麼樣,這裡大部份的教會,對一些碰到困難的朋友,幫忙真的是非常大的。


一般華人在的加州還好,一年到頭天氣都不錯。

但是,你往北邊的一些州走一走。

到了冬天,天氣真的不怎麼樣。

第一次看到下雪會很興奮,但是雪下多了,是很麻煩的。

關在房子裡,哪裡也去不了,再加上天氣陰陰的,又冷,有些人就開始有憂鬱症。

認識一個朋友,她老公過世了,憂鬱症發起來很嚴重。每天都不想看到人,兩年的時間,完全靠著一些朋友幫她送菜,她才活得下去。

後來,還是把房子賣了回到台灣,聽說現在生活的非常好。


等語言關過了之後,有些朋友還要為工作和綠卡傷腦筋。

(寫了一大堆,先暫停,其他的以後再聊。)
fkang2 wrote:
“貨離鄉貴,人離鄉賤。


廣傳的故事要嘛都是極為悲慘, 不然就是爽爽過日子, 一般的苦日子沒幾個人會到處說, 說了也沒用, 日子照樣該過

好野人的故事
大陸妹子嫁來一個猶太富二代, 老公的爸爸是美國頂尖的會計樓的老闆

悲慘的故事
餐廳的炒菜師傅幾年前中風了, 期間說一個大陸的老婆住在台灣帶著他兒子, 但是一直不肯來美國陪他, 後來中風了不知道怎樣了, 說難聽點, 那兒子是不是他的種都難講.....

另一個去年剛中風的朋友, 沒結婚, 但是期間去過大陸玩, 也在大陸投資, 結果投資錢下去, 大陸不給他貨, 只好摸鼻子回美國, 繼續工作, 本來也是餐廳炒菜師傅, 後來改開uber, 去年喝酒中風.....

一對年輕人, 年紀都很輕, 男生從小在美國餐廳打工, 女生來找他, 結果搞大肚子, 兩夫妻就待在美國, 身份都是黑掉的, 中間發生很多事情, 現在雙方分開, 小孩送回台灣給外婆帶.....

至於一些生活上的小委屈根本講不完

住過美國才會知道台灣的政府機構人有多好.....
以前dmv申請駕照也被刁難過, 後來還要請律師找人打給州負責人, 州負責人打給當地dmv負責人, 負責人才好言好語的跟我們講, 然後要櫃檯好好執行

美國是賺的多沒錯, 房子車子也比台灣便宜, 這是事實, 但是怎麼不想我一杯珍珠奶茶$3.95小杯, 滷肉飯$6.95....
冬天冷得要死 (看地區) 鏟雪割草, 一個東西壞了不會修, 就是幾百美金跑掉, 屋頂暖氣更是幾千起跳, 所以說賺的多, 但是扣掉花費沒多多少....每一兩年固定回台探親就是上萬美金跑不掉....住台灣的話, 一家跟旅行團也不用30萬吧.....(你不要跟我講去看極光或是環遊世界那種), 但是能不回台灣探親嗎...一兩年不回去, 親戚就開始說話了, 那麼久沒回來, 嘰哩呱啦的, 更不要說沒回台灣去其他國家, 那更慘, 有錢出去玩, 不回台灣探親, 不孝呀...

你要說那為什麼不回台灣定居, 媽的咧, 還不就是為了賺那點臭錢, 有小孩, 所以教育也考慮進去

說多了都是淚, 算了
Yiaaaaaa wrote:
廣傳的故事要嘛都是極(恕刪)


感謝分享。


我本來也不太想寫這些的,大家看我們辦公室是如何搞笑,那多好?

說難聽一點,移民的生活是好是壞,也是自己選的。

只不過好像有些人把移民生活想得太好了,就稍微談一談。

也就是過日子,就是地方不一樣。


-------

(回歸主題)

偉大的會議室有錢買原木桌,確忘了編預算裝窗簾,厲害吧。

開會的時候好像在動物園展示間,有點尷尬。。。。

(照片是偷拍的,怕展示動物們生氣)
fkang2 wrote:
感謝分享。我本來也不(恕刪)


傳聞中的桌子要一萬四,那如果要編列窗簾預算,會不會也要個一萬呢?
FB酒店八卦社團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160KG/
localuraki wrote:
傳聞中的桌子要一萬四(恕刪)



說忘了編預算是好聽的說法。

事實上,就是主事者搞砸了。

會議室光源和遮光的處理,是基本的,電視螢幕掛上去反光的話,大家誰都看不到。

當時沒有跟整體工程一起做,現在要加,價錢應該不是重點,程序比較麻煩,慢慢等吧。

不過這樣也好,大家開會時不舒服,看能不能快一點結束。


---------

因為我常跟 Paul 共乘上班,就常常聽到他們那個單位的故事。


我們部門在以前算是一個非常有錢的公家單位,因為財源固定,預算來源是地價稅一部分的收入。


所以在許多相對沒錢的公家機關眼裡,我們是肥肉一塊。

理論上我們是獨立運作的機構,但是因為我們單位的大頭任命時,需要議會同意。

所以,我們大頭對議員們的要求,基本上是通盤皆收。

好啦,這樣一來,明眼人都知道,要辦什麼事,就去找議員就好了。


大約在十幾年前, DC 政府底下有一個心理療養院,因為不賺錢,想把它關掉。

因為那個療養院的位置,是在我們轄區範圍之內,所以DC 政府就把腦筋動到我們頭上, 去跟議員套感情,希望把那塊地賣給我們。

反正我們有預算要買地,再哪買都是買,議員面子很重要,所以那塊地連地上建物沒多久後就是我們的了,據說花了六百多萬。


但是問題來了,那塊地上的幾個醫療大樓和病房,狀況都不是很好。

要不然是花大錢整理後看出租還是做成辦公室自用,要不然就試著賣賣看,看有沒有開發商想要。


事情想得非常美。

如果開發商想要那塊地,人家早就賣出去了,還輪得到我們。

賣不出去,只好放著,拖到現在已經將近20年了。


就在兩年前,好朋友議員兄又來找我們了。

原來那塊地旁邊有一個金屬做的大水塔,原來應該是給療養院用的,但現在已經荒廢了。

這幾年年久失修,狀況很差,油漆通通剝落掉了,非常難看。

旁邊社區居民對這個很反感,就去找議員,希望能夠把它重新油漆一次,或者整個拆掉。

好朋友議員兄希望我們能夠把水塔處理一下,這樣他的選票們會比較高興。


議員話,皇帝大。


但我們查了地籍後,發現那塊地的地主根本是我們,地籍上說地主未知,生死不明。

這麻煩了,既然地主不是我們,我們就沒有理由花錢幫人去重新油漆那個水塔。


我們重情義的老闆不想(敢)拒絕議員,但編預算又師出無名,事情就這樣拖下來了。

兩年來,陸陸續續開了一大堆會,還是不知道怎麼解決。

明天又要開會。。。。


您看看我們每天都在搞這些狗屁倒灶的事,還要在網路上寫文章,工作真的很辛苦的。。。。


-------


在此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fkang2 wrote:
好啦,這樣一來,明眼人都知道,要辦什麼事,就去找議員就好了。


原來議員也是台灣人
fkang2 wrote:
前情提要我的美國公務(恕刪)

美國公務員和台灣果然不一樣
最近有位親戚出了嚴重意外,家屬每天要去醫院探視,沒口罩的話,醫院大門進不去。

我媽打電話來,希望我在這邊幫忙買口罩,請人帶回去或者是寄回去。


這種忙是必需要幫的,就是買個東西嗎,能難到哪去?

跑了幾家離家近的,口罩早就全部被掃光了。

現在還想買口罩,真是太天真了。


家裡附近中國人很多,他們那比我們缺的更厲害,店裡缺貨可以理解。

只好換個方法,挑中國人少的地方下手。


剛好我昨天開會,那附近都是黑人的居民居多,中國人很少,開完會去試試看。

我一到商店停車場就傻眼了,我忘記這個地區不是很好。

地區好不好不是重點。

重點是,通常不太好的地區,都會有一間小小的中國餐館外賣店。

這些店,裡面的座位不多,炒菜的也不一定是中國人,口味非常美國化,主要是做外賣,買的人以老外居多。


我看到這間中國小餐館,心就涼了,心想,這次大概又買不到了。

果然,附近逛了三間店,口罩全部早就被掃光光。


有幾位中國來的朋友說,他雖然買到口罩了,也寄回去了,但是家人卻沒有收到,中間被人偷走了。

你說這搞得什麼跟什麼亂七八糟的。

fkang2 wrote:
最近有位親戚出了嚴重(恕刪)


你只能跑一趟baltimore碰碰運氣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