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部份的傳產會在七年級手上結束..


哈,現實的狀況不就是這樣嗎?
我自己刪除文章好了, 蘋果記者勿抄哦


paulchiou wrote:
你的文章讓我想起一...(恕刪)
所以,你自己想想看

你自己都把問題回答完了阿

總言之,傳產就是競爭力不足,就這麼簡單


當初第一次大盤整的時候,汰弱扶強,所以只留下小比率的廠商

市場重新分配過一次了,所以你們公司有活了下來

不懂得改善自己,跟上時代,會被刷掉是很正常的.....

並沒有說傳產是原罪,但是這是相比較的結果

以前太好賺了,現在沒這麼好賺,市場不再友善了,如此罷了



你說,既然不缺訂單,那就大量徵人啊,把薪水拉高不就得了


原因出在,你想賺得一樣多,想把利潤維持在小規模時候也有的比率


就是貪心而已啊!!!


上一代錢太好賺了,這一代能力太弱了,當市場正常化的時候,當然撐不住了

其實也沒有撐不住,只是賺的沒以前多,就認為環境虧待了傳產


貪心......

人生一場空 wrote:
師父教會徒弟,餓死師父。...(恕刪)



現實面就是如此, 徒弟學會後自認技術比不上師父, 於是削價競爭, 逼得老師父不得不降價, 等哪一天徒弟覺得技術已跟上師父, 想要抬高身價, 此時發現價格已抬不上去了, 如此惡性循環, 老闆漁翁得利. 慣老闆都是員工自已造成的, 22K也是員工自已造成的, 怨不了別人...
所以到底要為員工加薪了沒

年輕的嫌你給錢少

中年的你嫌屁股老

要不你把老屁股變新屁股

不然就幫新屁股加薪

回到第一句

所以到底要加薪了沒

hungyuwang wrote:
6,7年級都很無辜...(恕刪)


6年級才是躺者都中槍+1

只比7年級大幾歲

還是你要60跟79比?

算算時間,台灣薪資開始不成長

就是6年級畢業開始進入職場的那幾年

根本就沒有參與到台灣經濟起飛

必須幫7年級平反一下

被冠上草莓族, 我認為是媒體的推波助瀾

事實上, 老鼠屎或爛草莓每個世代都有

這樣的帽子不應該給整個世代來戴

ps: 最近開始幫8年級的進入職場

覺得優秀的,勤奮的都有

不過六年級, 不合理的也默默地做, 這缺點

很高興看到年輕人一開始就說no
dioiao wrote:
哈,現實的狀況不就是這樣嗎?
我自己刪除文章好了, 蘋果記者勿抄哦

文章丟出來幹嘛怕討論怕上新聞然後又砍文的
怕就不要蓋樓討論.....懂不懂Accountability意思
為什麼要刪文啊?沒看到內容寫什麼


不過若以六年級現在約40歲上下,再替這些傳產賣命個20年,那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傳產應該可以再活個20年,然後中間慢慢被淘汰或取代吧,先不考慮政治或兩岸等因素,國際大環境的變化與科技發展的進程,傳產業要汰弱留強也是要看老闆跟公司心態,心態跟不上時代與環境,國內教育又養尊處優、愈來愈強調勞工權益與福利,真的只剩下愈來愈多的中高齡願意做而已(那還是找不到年輕人不得不收的情況)
我近50了 傳產看過的7-8年級生不少 根本不是你說的那樣 勤奮的大有人在 反而資深的較喜歡倚老賣老 你說你請40以上的不肯學習..請問你給的工資多少?學會了是不是會的越多做的越多 你說7年級生如何如何 他們就是在你公司看不到未來 才來來去去 一個有前景 老闆對員工又肯做敢給的公司 人家會待不住?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難怪一天到晚想請外勞..
請外勞他們就肯學習新技術???
說穿了你要的只是廉價勞工而已
難怪連二度就業的也待不住
自己怎麼不檢討自己?



以我自己的公司來講

剛開始我要徵人,薪水開24k,找行政助理

找的到人沒錯,但是不穩定,能力相對較弱

光是一天到晚離職,重新找人,適應,上手,離職,這樣循環就花掉多少成本了


後來我把pay提高到28到30,人隨我挑,高矮胖瘦通通有

到公司報到後,他做的開心,我也放心

想趕都趕不走勒,這樣的工作內容跟難度,對應合理的薪水

這才是正確的合理循環


對,多給人事費用,我是少賺了。但是長期算下來,這才是真的有省到!!!!!


我能把工作放心交給他,他也樂在其中,我能繼續擴大業務,內勤能提供你穩穩的後盾

公司才能繼續穩定成長!

不然光是擔心,要找新的人來補這空缺,忙這些沒營養的就飽了阿


我這是鄉下地方,28-30k,算給很高了,但是我長期算下來,這才是真的省到資源

不用擔心後勤出錯,就不只值這幾千元差額了
個人認為這是非常合理的現象,因為大部分的傳產還是保持著傳統思維。
不良的工時管理,不佳的薪資結構,不暢通的升遷管道,充滿皇親國戚的職場倫理
更重要的是公司賺錢,員工薪資卻沒有跟著調漲,公司虧錢卻希望員工共體時艱。

很抱歉我講話直白又難聽,但卻很誠懇。

試問:一個跟不上世代交替腳步的公司企業,有什麼存續的價值??

btw 公司不賺錢,很大原因並不出在於員工,而是管理開始崩解,管理不佳的公司結束起來也只是剛好而已。

既然發了文就不要隨意刪文,我相信網友都是保持正面心態在討論議題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