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igil wrote:IELTS應該是英語...(恕刪) 我知道啊?我說的是法文 DELF B2 的成績如果換成相應的英文程度也就只有 IELTS 5.5 左右而已因為大家對 IELTS 的評分比較習慣所以用這個來解釋這人法文多差
perigil wrote:IELTS不是高中生...(恕刪) 高中...你記成GEPT了吧...?IELTS是英國體系國家收留學生要看的英文考試,像是英國跟澳洲之類的學校高中考到7.5,成績又不錯的話,應該可以去英國念牛津或是劍橋了...英國研究所也很少會要求到7.5,通常是6.5~7左右...我在英國念書過大概知道這狀況日文N4真的也不能幹嘛...我也是在日本唸書過...N4在台灣隨便抓都一堆IBT我也考過,我沒有考很好大概只考過90幾而已....滿分才120...這報導有問題法文我不是很清楚,不過我有個真的精通法文還在瑞士跟法國的飯店實習過的朋友回台灣確實待遇真得很一般,頂多3~4萬....聽說好像不是很好~不過我覺得在台灣語言真得不能當技術主力,除非是老師...沒有其他商管理工的技術相輔相成,老闆似乎都不太愛
chadwu wrote:高中...你記成GE...(恕刪) 我之前(14年前)是在英制國家念書,高中畢業要升大學時因為是外國人身分,要考個IELTS~門檻是6.5分。所以應該是高中生在考的吧~不知道現在怎樣就是了~
JIM-Breese wrote:反觀現在,能同步翻譯的有七萬嗎?僧多粥少,我看只剩三萬多了,且還是責任制,只能說專業過剩,只能被資方玩!(恕刪) 我在想這樣的人才去國外公司上班可能更好,國外公司生產外包很多在中華區,很需要懂"中文"的人才而且薪資等級更非台灣可比,一樣的人放在不同地方自然有不同價值但台灣很難有高薪吧,很久之前有個老闆說,"人人都是可以被替代的,你不做自然有其他人可以取代你",看似有道理,但實務上也未必如此,那時我看這老闆對員工的心態,覺得這公司也不是久留之地,因為他不會珍惜他的員工(但老闆卻要員工珍惜工作?這就怪了?),所以沒多久就轉換跑道了經過了十年後,看了那公司的網站產品,和十年前幾乎完全一樣,只是公司名稱換了天啊..我想不是"人人都能取代嗎?"為何這家公司完全都沒進步?,這樣的公司還能玩多久?長久看下來,對人才的不重視,"反正人人都是可以取代的嘛",一家公司如此短視,短期內員工也許願意做出貢獻,但過了一陣子就讓人看破手腳,員工要不就擺爛養老,要不就另謀高就,也許是台灣失去競爭力的原因之一所謂重視員工"酬勞"不代表全部,有時態度決定一切,當員工覺得這老闆是自己願意付出,一起共同打拼的夥伴,我相信這企業成功機率很高(而非人人都是可以被取代,那些企管顧問別老拿這套混飯吃),畢竟一個企業的成功不是資方與勞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嗎?(不過目前為止尚無此榮幸遇到這種公司)因此現今台灣"人人都可以取代"成為顯學,所以所謂薪資福利也不用太過奢求了
NYC5618 wrote:作者- 林秀麗(高雄...(恕刪) "精通"四國語言,結果是做旅館櫃臺。(在台灣,櫃臺可能不需要這麼厲害的人才,不然可以去W hotel應徵看看)所以除了語言,就沒別的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