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4430 wrote:
1、社會新鮮人什麼都不會,被取代性超高。請問這樣的人你願意花多少K來請他們來工作。
2、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這是職場最基本的觀念。今天不管是20K、25K還是30K。願意來做就表示願意接受這樣的工作內容。既然接受就該把事情做好,而不是用薪水太低所以故意擺爛來當藉口。這是做人很基本的誠信原則。
3、目前產業多數外移,郭台銘寧願在大陸養七十萬人都不願意回台多養個一萬人。目前的情況是,留下來的產業都是一些無法出走的本土服務業,小從通訊行、銀行,大到學術單位,幾乎所有人都要扛業績。通訊行得多賣幾支手機。銀行則是讓櫃台行員到處打電話拜託一些大戶把錢存到她們銀行。而學術單位的老師則要負責招生。
事實就是目前台灣各行各業實在養不起"對營運沒有貢獻度"的員工。一個收銀員每天坐在那裡,也不招攬業績。請問她的薪水要從哪裡來。
4、樓主有沒有想過,很多的業者拿出香蕉,還真的就是只想請猴子而已(對營運沒有貢獻度的人)。問題是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猩猩。
5、在抱怨薪水太低之前,有沒有想過自己替公司創造多少利潤。數字會說話,如果是零,那你覺得你應該領多少錢?
6、一間店請5-6位員工,每位20K,代表一個月的人事費為10萬~12萬。假設用相同的人事預算12萬改請四位員工來做事,那平均每位員工的薪水可達30K。問題是:員工人數太少班不好排,這會造成每位員工的工時都要增加。但不幸的是,年輕人最重視的不是薪水而是"假",薪水少二千他沒關係,但如果假少二天他會死。而且拉長工時又會衍生出加班費的問題。年輕人最重視假期、基本工資、勞基法這些相關權益,他們才不在乎一間店的營運狀況。
7、一間店每個月拿出十幾萬的人事費用出來創造就業機會,雖然說平均下來每人只領到20K,人人都知道薪水太低可是都還是有人願意去做,這代表什麼?
年輕人太賤?不是
老闆太摳?也不是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
說穿了就是"沒有更好工作機會嘛"。如果有大家早就跳槽了,還需要等人來抱怨伸張正義嗎?
8、開店如果真這麼好賺,景氣如果真那麼好,不要說20K,50K、100K都給得起。
9、相信我,以目前台灣各行各業的加盟型態,幾乎所有小型產業的經營模式都已經被標準化、模組化,這意味者台灣目前需要的真的就是猴子而已。至於猩猩,我看可能得往大陸去碰碰運氣。如果留在台灣,應該不太容易找得到猩猩缺。
好厲害!!!看一些網友發言就感覺不是個普通人物!
竟然可以衍伸出這麼多問題反問思考
你的思維方式值得我學習,佩服佩服!!!
天南地北雙飛客 wrote:
可以問問那些認為自己是猩猩的猴子
給多少錢
才要變身
說實在的
猩猩離開的有看過
猴子變身的0
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