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人員退休金計算內涵改革為本俸乘1.6狠不合理…

《今週刊》842期有篇張靜文寫的文章,名為:「軍公教年金改革不能說的祕密」,裏面提到:
在退休金基數上面,未來公務人員退休金計算基數將從原本的二(本俸乘二)逐年降到一.六(本俸乘一.六),這部分公務人員全部一體適用,但是教師的情況卻因為「授業學生的不同」情況,而有些不同。

日前教育部出面表示,未來中小學教師退休金基數確定會比照公務人員,也一樣逐年從目前的二降到一.六,但是大學教授退休金基數仍維持二,副教授、助理教授則會逐年下降,最終副教授將降為一.九、助理教授將降為一.八。

雖然教育部解釋「這是因為大專教育人員薪資結構比較特別」才會有這樣的結果,但是基層教師普遍認為,不同職等的公務員,上到次長,下到基層,薪資結構也都不相同,為何公務員可以採用同樣的基數標準,教師就因為教的學生不同,而必須採用不同基數?

且教師與教授要區分,教授之間還要再細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全教會副理事長吳忠泰認為,這樣的分法違背這次消弭「行業不平」的原則,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基數都不一樣,「反而製造出更多的『行業不平』。
(以上為引文,詳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8230&page=2)

我認為不管軍公教,未來退休金計算內涵應一律改為「本俸+專業加給」,取代原先的「本俸×2」,回歸在職時的實際情況,免得大家都覺得不滿意。






鄉下佬 wrote:
《今週刊》842期有篇張靜文寫的文章,名為:「軍公教年金改革不能說的祕密」,裏面提到:
在退休金基數上面,未來公務人員退休金計算基數將從原本的二(本俸乘二)逐年降到一.六(本俸乘一.六),這部分公務人員全部一體適用,但是教師的情況卻因為「授業學生的不同」情況,而有些不同。

日前教育部出面表示,未來中小學教師退休金基數確定會比照公務人員,也一樣逐年從目前的二降到一.六,但是大學教授退休金基數仍維持二,副教授、助理教授則會逐年下降,最終副教授將降為一.九、助理教授將降為一.八。

雖然教育部解釋「這是因為大專教育人員薪資結構比較特別」才會有這樣的結果,但是基層教師普遍認為,不同職等的公務員,上到次長,下到基層,薪資結構也都不相同,為何公務員可以採用同樣的基數標準,教師就因為教的學生不同,而必須採用不同基數?

且教師與教授要區分,教授之間還要再細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全教會副理事長吳忠泰認為,這樣的分法違背這次消弭「行業不平」的原則,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基數都不一樣,「反而製造出更多的『行業不平』。
(以上為引文,詳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8230&page=2)

我認為不管軍公教,未來退休金計算內涵應一律改為「本俸+專業加給」,取代原先的「本俸×2」,回歸在職時的實際情況,免得大家都覺得不滿意。


按除本俸外,
在職時因應職務屬性差異,
而有相互對應之專業加給!

準此,
閣下指稱之所謂:
「未來退休金計算內涵應一律改為『本俸+專業加給』,
取代原先的『本俸×2』,
回歸在職時的實際情況,免
得大家都覺得不滿意。

準此,
在下舉雙手雙腳贊同!!
否則,
即無法悉數反映在職時職務屬性之難易度!
如此簡單易懂的道理,為何關四爺想不出來,他到底在迴避什麼?

有鬼!!
本俸+專業加給 我想那些大學教授不會不接受的

因為 大學教授的加給 遠遠比本奉高的多....

到是國小老師沒有什麼專業加給,但是本俸卻一路累積上去....

\( ̄︶ ̄)>...
國小老師怎會沒有專業加給?不但有,還隨著學歷累增,在教育人員系統裏面,他們並不吃虧。

吃虧的是公務人員,因為他們的主管加給只對所得替代率有用,沒列入退休金計算內涵。
身旁一些屆退的長官,已經有心理準備光被政府降低“所得替代率”及“18趴”,會少領現階段月退俸至少20000元以上,甚至還有感而發說五年前退休的人士都光領退休金及18趴,就已“夠本”了!他們是來不及下車的一族。還奉勸現職人員要多存點錢在身邊,因政府已經不再可靠了。
前一陣子一些退休人士來拜訪,一直吹噓周休七日還爽領7~8萬!對於現職的年輕人聽在耳裏實在很不是滋味,現在那些既退者都敢在得意了,還反過來痛罵政府沒誠信。
其實我心理想,五年前早就該砍了~~~~~目前政府還訂105年後實施這跟本是權謀,因“選舉”了,個人覺得要今年實施才對呀。
之前陪一位德高望重老教授去報稅
退休10年了 現在75 去年收入180萬~~~~~~~
退休金+18啪+兼課+研究金+顧問+出席費
我好想當國立的老師/與教授啊
個人認為,銓敘部所提出的退休金改革草案,所以大費周章,以「本俸」乘以1.7、1.6規劃退休金計算內涵,不敢直接以「本俸+專業加給」取代,主要是考慮到公務人員專業加給偏低,主管加給又無法加總(按,主管加給只對所得替代率有影響),未來若教育人員比照辦理,公務人員勢必吃虧等等。

銓敘部若真的基於這樣的考量,未免有點小心眼。事實上,在教育人員系統中,只有教授的「研究加給」超過「本俸」,其餘不管是: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助教…等,基本上還是維持「本俸(年功俸)」比「研究加給」多的狀態,公務人員不一定吃虧。

目前的狀況是,既然不管「本俸」乘以1.7或1.6,大家都不滿意,不如改以「本俸+專業加給」計算,回歸在職時的實況,這樣最公平,可以迅速彌平紛爭。

都無所謂,只要計算上限跟勞保一致是43900就可以。

hawk.kuan wrote:
都無所謂,只要計算上...(恕刪)


+100 投保上限439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