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跟大部分的人不一樣,一般人是有工作時拼命花錢,週週吃大餐、買名牌、旅遊,沒工作時拼命省錢,足不出戶能吃泡麵就是泡麵,省一塊錢是一塊錢。但我完全相反,有工作時省下3分之2的薪水只花3分之1,因為根本沒時間花錢,放假都用來睡覺或在家上網,心態是平日每天都要一大早趕出門上班,好不容易假日幹嘛要出門找罪受,出門玩累到虛脫禮拜一還要上班,何必呢?

離職後就跟大家不一樣了,工作時不花錢累積下來通常有一大筆錢,甚至幾十萬存款都有,這筆錢不只可以提供沒工作時的生活所需,連健保費用都可以付的出來,簡單來說就是沒收入仍可以維持一定品質的生活水準長達一年以上,一邊找工作的時候是最閒的時候,平日想看電影就看、想喝咖啡就喝、想看展覽就看,例如存款累積36萬,以3萬月薪計算可以維持1年沒壓力找工作的日子,一年如果還沒找到工作,應該就是自己太挑了,我生活簡單慣了,不買奢侈品,所以通常都是存款還沒花多少,就又開始上班了。

家裡長輩似乎不這麼想,他們都覺得有工作時就要盡量花,沒工作就要苛刻自己的生活直到有收入為止,所以他們會覺得離職很嚴重,就跟世界末日一樣,我從來都不覺得離職很嚴重,反倒覺得工作是作樂趣而不是硬撐,有樂趣狂加班也要做,沒樂趣甚至厭惡的工作過一天算一天也沒啥意思,既然做的不開心,又沒有經濟壓力,為什麼要勉強自己做下去?這樣想,離職也沒什麼不好,離開不開心的環境之餘,至少有時間花之前累積的一大筆錢。

你們也跟那些長輩是一樣的價值觀嗎?

每次在公司聽到同事說誰因為長期跟主管不合或怎麼樣而簽離職單了,旁邊一定會有人搭腔:「這麼嚴重!」

離職在你們的眼中也是很嚴重的一件事嗎?

只要控制好收入與支出,離職只是人生的逗點,在我心目中真的沒那麼嚴重。

-------------------2/13 16:16更新----------------

對我而言可能收入多少不能確定,面試時公司說要給你多少月薪、公司會養你一輩子都是假的,錢進到口袋才是真的,所以有工作時我反而不會花錢,離職有時候不是自己的原因,可能是主管發現你的能力比他強,怕被取代所以故意讓你達不到設定的目標,因為他可能有一定要留下來的經濟壓力,讓你自己請辭不是討厭你而是怕你超越他,或者是公司縮編改外包等等,離職有太多原因了,有時候跟責任感並無關連,如果你的總月支出是3萬(我指的是個人加家庭的所有支出),存了1年的月支出,工作又沒發展性,為什麼不離職利用這一年找更有發展性的工作?如果1年都找不到,我已經說過了,這跟自己有沒有工作意願太挑工作有關,跟運氣無關,車程1個多小時願意、業務工作願意、每天加班到9點願意、周休一日也願意、沒有找不到的啦。

經濟壓力都是自己選擇的壓力,房貸、信貸、車貸都是在貸之前就知道簽約後往後的5-20年都會被固定支出綁住,責任感跟離職根本就是兩回事,扯在一起只是代表沒有收支控制的能力而已,我認識很多有錢人都只生一個小孩或者不生,因為他們在生之前就已經計算好養個小孩一直到他獨立要花多少錢,甚至從出生到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的學費生活費都精算過了,確定能負擔又不排擠原來的固定生活品質他才生,反倒是一般人呢?總是抱著趕快小孩先生了再說、房貸先貸了再說的觀念,無法負擔時再怪政府提不出社會福利方案,固定支出一多,後果當然大家都知道,沒工作就是世界末日,M型化的另一端呢?大老闆們連宣布破產後,都還可以繼續住豪宅、每天坐名車、吃高檔餐廳(當然都說是朋友的房子、車子還有朋友請客)過跟之前一樣的生活,我相信那是在破產前就已經計劃好了,所以即使沒工作都過一樣的生活,責任感只是綁住自己人生發展的擋箭牌而已,跟離不離職扯在一起談毫無意義也不理性。
Justin0325 wrote:
可能我跟大部分的人不...(恕刪)


覺得離職很容易大概都是青春無敵的階段..........

我20幾歲夜店吧檯白天送便當.....說不幹就不幹

再找日間吧台容易.....還是說不幹就不幹

再找過還是很容易....

到了現在這歲數....尷尬了(6年前就進入尷尬初始期)

有一天門面沒修藍白脫短褲去逛街服飾店(流浪漢的樣子...後來仔細的照鏡子...好像癡漢)

正妹店員看到造哪飛衝進最裡面...換了個胖妹出來....問我要看點啥麼嗎

(忽然意識到這就是女生看到癡漢時的驚嚇狀態嗎....)

以前去買衣服不會這樣阿.....(想起來了那是10幾年前的事了)

Justin0325 wrote:
可能我跟大部分的人不...(恕刪)


先說你幾歲先,我再幫你算算還有幾年可以這樣揮霍寶貝時光。

Justin0325 wrote:
可能我跟大部分的人不...(恕刪)


等你40歲
再來問~
或者去問40歳以上的待業者~
對於"責任",
您並沒有很深刻的體會,
離職是嚴重的事情嗎?不是.
但沒找到下一個工作前就離職,
對於肩上有擔子的人而言,
那就算嚴重了.

人為什麼工作?
年輕時多數人都想找尋一個符合興趣的工作,
慢慢的年紀漸增,
大多數人卻只能為錢工作.
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年輕時說工作不符合興趣什麼的,
仔細想來不過是給自己下的台階.

但當"責任"壓在肩上時,
別說興趣,
連面子,尊嚴都不重要.

要是有這麼一份工作,
周休二日,要跳進糞坑裡,
一天挑八小時大糞,
薪水是我能找到工作的兩倍,
還能穩穩的做到退休,
我願意每天都高高興興的去上班,
您說我的興趣是每天跟屎混嗎?
想走就走這麼瀟灑我猜就是以下:

1.還年輕,沒重大前科覺得公司還是可以找的到!

2.能力夠!學經歷也很好!是你在選公司。

3.沒子女或長輩需要撫養也沒貸款,這最現實了,當

是家中經濟支柱時,恐怕36萬還不夠整屋子裡的人花。


個人淺見,除非是有家族企業或中了樂透頭彩,否則我還

是會乖乖上班

窮忙一族 wrote:
要是有這麼一份工作,
周休二日,要跳進糞坑裡,
一天挑八小時大糞,
薪水是我能找到工作的兩倍,
還能穩穩的做到退休,
我願意每天都高高興興的去上班,
您說我的興趣是每天跟屎混嗎?


如果你找到了

記得跟我說一聲

我跟你一起挑糞去

Justin0325 wrote:
可能我跟大部分的人不...(恕刪)


那你可以問自己,大家都反常了!
還是自己走鐘了?

離職喔!
看你職位和薪水程度阿!
還有好不好找到工作啊!

不然,挑大糞確實收入不錯啦!
真的不用省成那樣!

人生有幾個年可以挑大糞呢?
我同意你大部分,我不會因為有收入(或收入增加)而隨意改變消費習慣或價值觀,等到沒錢再來省,因為我覺得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 但是如果我哪天選擇休息一陣子,我不會讓我的責任減少,也不會讓我成為別人的負擔.

如果你離職可以靠自己的積蓄過活,但是你不需要別人養,也不是住在別人(父母)屋簷下,你的老婆小孩能維持一樣的生活,我覺得沒什麼問題.
不覺得。看到樓上的發言我只能說你們的經驗恐怕限於臺灣,而大陸跳槽是必須的,頻繁的跳槽更是必須的。

打工最終的目標是不打工。去年年末結婚的時候的時候辭了工作,決定創業。

各地的風情不一樣,臺灣人社會保障做的很好,健保也很好,所以臺灣人可以一輩子打工,不愁吃喝,而在大陸,社會保障不健全,也沒有像健保這樣的東西,一切全部要靠自己,不想到老了老無所依,就必須創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