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台灣根本是魯蛇島,專門生產魯蛇,量產能力超過亞洲很多國家而且大幅領先對手
這幾年到處聽到都是災情,企業徵才的心情是現在台灣年輕人說要比競爭力沒競爭力,在執場上又很會抱怨,自我中心很強
而年輕人必須面對的是台灣經濟走下波很多高薪職缺都是四五年級生霸占著,所有的福利也都集中在這個年份的人生上,納接下來呢?
這個局面崩潰後會是什麼世界? 企業找不到人才因而失去競爭力,因而被迫往外遷移,而年輕人窮到最後也是不得不轉型,離開台灣。
根本兩敗俱傷,大家到底再玩什麼?

不過年輕人往往比較有想法,剛進行業的人喜歡引用之前念書的東西(書讀很兇的)或是自己自己解讀(書不不多的);但是很多行業不會不明白教科書上面的東西,而是因為目前產業狀況跟結構會去做調整,這一點其實一開始帶新人的時候真的需要多講解一點,也不要完全否定年輕人,如果他有想法或是作法就要他做出來看,像現在很多年輕人寫的VBA寫得真的就比我好很多。
至於高薪都被四五年級霸佔這部分我覺得要分兩部分 (1)年紀大的年資薪資累積,以及過去經由轉職挖腳的調薪 (2)當年景氣好時薪水談得漂亮 是造成薪水比例跟現在比較猛(假設25歲預估薪資調整每年5%,做了30年可能也沒有現在55歲作30年的高)。比較可惜的這批接近退休的員工因為學習曲線已經平坦,且大多的新知識的學習也較年輕人慢,導致於大家會覺得"啥都不會還拿高薪"這種觀感。
不過年輕人出去闖闖是很好的,去國外試試,不要待在太過舒適的地方,爸媽還幫忙洗衣服整理房間寄送水果,好(自)好(求)努(多)力(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