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替代役」上路:起薪 19.5K、綁 3 年,工商團體直呼好棒棒!

5月的舊文了,資訊落後今天才瞄到~~
先幫企業補一下血~~

1.年輕人 不要太計較薪水 起薪不等於以後的薪水
2.可以學很多東西
3.先卡位 役滿後轉公司好缺
4.實際只有第1年低薪,第2年開始可以"談"薪水(但一綁就3年 第2年開始薪水僑不攏 後面2年就~~~~~)

這樣的條件,還沒當兵的網友有人有興趣嗎??
我是當完兵了,但如果叫我選,我是沒興趣 寧願去當1年兵(坐牢),當完自己找工作至少沒限制那麼多~~

ps:19.5k 破盤價 還不衝嗎??

--------------------------------------
以下是維基百科上的資料:

役期比照研發替代役為三年。
但1994年以後出生的役男的役期將縮短為1年6個月,確切服役役期將由內政部依規定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實施。
第一階段:役期的第一個月,這相當於是新進替代役持板凳之基礎訓練,月薪比照義務役二兵或替代役在成功嶺受訓時領取的月薪5665元。
第二階段:役期的第二個月至第十二個月,依學士或副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等級,役男服役的第1年,企業需支付給政府,學士、副學士每人每月新台幣二萬八千元、碩士新台幣三萬三千元、博士新台幣三萬八千元。扣除付給役男的薪資(學士學歷實領已稅薪資約新台幣1萬9469元、碩士學歷實領已稅薪資約新台幣2萬3250元、博士學歷實領已稅薪資約新台幣2萬8314元)後,其餘挹注替代役研究發展基金。
第三階段:役期有2年,給薪待遇回歸市場機制,由役男與用人單位洽談。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A2%E6%A5%AD%E8%A8%93%E5%84%B2%E6%9B%BF%E4%BB%A3%E5%BD%B9
--------------------------------------
以下是新聞內容:
「產業替代役」上路:起薪 19.5K、綁 3 年,工商團體直呼好棒棒!

未來在營區高唱上頭這首《替代役之歌》的人,除了因為身體、家庭因素而請服替代役的「一般替代役」,以及為理工科系所設置的「研發替代役」外,還有涵蓋 22 項產業、專科以上即可申請的「產業訓儲替代役」。

立法院在今(26)日正式三讀通過《替代役實施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而新增的這項「產業訓儲替代役」,服役的模式將比照現行的「研發替代役」,役期為 3 年,其中,大專畢業者第 1 年起薪為「1 萬 9500 元」,碩士為 2 萬 3000 元,博士為 2 萬 8000 元,第 2、3 年則由役男與企業議定薪資,預計明年下半年正式實施。

等等,我有沒有看錯,起薪 19.5K、綁 3 年不准跑,後 2 年還必須在沒有任何法條、但書保障的情況下,和老闆談心薪?這難道會是一項繼無薪假之後,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德政?

起薪 19.5K 的超廉價勞力?
內政部役政署規劃,未來「產業訓儲替代役」將會涵蓋 22 大產業,包括半導體、石化、生醫及保健、光電、金屬、通訊、資訊、電子、電機、機械、航太工業、材料技術、運輸工具、綠色能源、紡織、其他製造業、農林漁牧業、食品業、數位內容、資訊服務、技術服務及其他服務等產業,未來每年將會規劃約 3 千位產業除訓替代役名額,供役男、企業申請。

雖然 1 萬 9500 元的首年薪資看似「寒酸」,但事實上,企業在雇用替代役男的首年,必須付出至少每人每月 2 萬 8000 元的人力成本,其中扣除 1 萬 9500 元的替代役男薪俸後,剩餘的 8500 元,則是一律被政府抽去充當「替代役基金」。

但實領 19.5K,比起輿論認定的 22K 的「薪資下限」,還要再向下探底,果然立刻招致輿論砲轟。

工商業大老:超爽 der,撿到一批新鮮便宜的肝!
綠黨就批評,2009 年勞委會與教育部的 22K「破盤價」就業方案,已經間接造成企業普遍低薪,青年貧窮化的現象。如今立法院還想為財團企業大開後門,讓企業能夠低薪聘用原本以「國家安全」、「政府公共事務或其他社會服務」為義務目的的國軍,排擠正常勞資雇用。綠黨認為,如此明目張膽為財團服務的內政部役政署,應該直接更名為「內政部人力仲介署」。

至於工商業大老,則是毫不意外的一致認同這項「德政」,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就直呼這個「制度太好了」,提早讓年輕人到企業「實(賣)習(肝)」,政府也可省下公帑支出。工總秘書長蔡練生指出,在不妨礙國防安全下,政府可以不需要養那麼多兵,替代役男到企業服役也可以不用浪費時間數饅頭,把握時間到企業「學(幹)功(屎)夫(缺)」,對將來就業、創業都會有幫助。

鄉民反應兩極化:剝削 3 年 vs 提前卡位
PTT 鄉民對於這項政策,反應則是兩極化。有人認為,部分無良企業只在乎「實領 19.5K」這個數字,因此產業替代役的起薪,很可能影響一般雇員的薪資水平。此外,在產業替代役服役的 3 年期間內,役男無法跳槽、升遷,甚至後 2 年的薪資還不受任何法條、但書保障,許多人擔心,「慣老闆」會將大量的「屎缺」,塞給這些廉價的替代役男,一剝削就是 3 年。

但也有人認為,比起一般替代役、義務役每個月實領最低才 6000 元左右的薪水,19.5K 的產業訓儲替代役明顯好得太多,而且還不用在營區內浪費待 1 年,對於未來就業也有蠻大的助益,且企業實際上在每位替代役男身上,支付至少 28K,役男在一年後就可以補回正常薪資,並不能稱得上是壓榨。

不過,看看台灣這種血汗勞動環境,再看看工商界大老那般興奮神情,你真的相信企業用替代役名義綁了你 3 年,還能讓你享受與一般員工同等的待遇嗎?

資料來源:http://buzzorange.com/2015/05/26/19-5k-forsubstitute-military-service/
政府想盡辦法來苛刻下一代!
這個國家真的沒啥希望了!



生小孩看來要拿美國籍!
才是王道啊!

誰還來跟你當兵!

政府將成為全台最大人力仲介公司,台勞外銷先從這裡試辦

到時候會有一堆老闆喊給22K太多,應該給19.5K
狗黨殖民政府

真把臺灣人當殖民地

我笑了,一個已經實行2、30年左右的兵役規則(國防役->科技替代役)
從以前被罵獨厚理工科....到現在擴大給各產業辦理就變成惡法了....

首先呢,以前國防役第一年也是只有萬把塊(軍中薪水),但是一般任用公司會將其補滿到公司新人正常薪水...
理工科學生也均以有補滿薪水的公司為目標,若公司無補滿絕大多數都招不到人,現在一般學生申請產業替代役不是也應該依照辦理?
還是文法商的學生都有被虐狂,寧願低薪也不想當兵? 其實現在役期真的不長 當一般兵或者一般替代役是更好的選擇...

再來呢,工商團體爽的不是可以省薪水(我相信還是會補滿薪水,沒補滿的也不必去),是他們有三年的穩定人才(奴才?)可以使用,以我們那個年代來說,簽三四年換一兩年兵役其實很划算,薪水高又自由,這也是理工科學生被人家當公敵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公司也不能任意炒你(公司倒閉除外),沒啥不好,而且真的不爽公司想辭職,回去當兵也OK...

最後,以過來人的角度來看,現在開放產業替代役其實也沒啥意義,役男役期越來越短,申請一般替代役也越來越容易,
真的覺得不想被綁約,趕快去還一還兵役,幾個月後就又是一條好漢,產業替代役只是多一個選擇而已,現在學生這麼精,
這些工商團體也只是看的到肉(新鮮的肝),但真正吃到的可能不多,喊好棒棒根本喊爽的而已...

壓縮到正常的工作求職空間
也變成政府先抽庸
一般民眾求職空間跟競爭被擠壓


蘭陽橋鄉村別墅 wrote:
5月的舊文了,資訊落...(恕刪)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薪水倒退20年,而韓國是我們的二倍以上的原因,
台灣企業不願轉型,反正用22K做代工總比做品牌或轉型好賺且風險小.

Air620201 wrote: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薪...(恕刪)

沒辦法
政府老是迎合財團的需求
自然而然
溫室裡面這麼舒服
那一個財團會有危機感??
躺著賺這麼舒服
誰會冒險去跟外面的人競爭
那不是傻嘛!!
唉~連柯P都喊0k了

柯文哲:花時間教你,沒收學費就不錯

jerrycheung37 wrote:
唉~連柯P都喊0k了

柯文哲:花時間教你,沒收學費就不錯

(恕刪)


突然讓我想起來

也許柯P各方面都做的很好.也令我對政治人物有不同觀感

但是~~~若換成勞工政策不知會做的怎樣

我是很好奇的

勞工政策是兩面刃的東西

要顧好勞工~還是爭取財團金援

挺好奇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