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目前有8萬多個流浪教師,為何還那麼多人選普大??

教育部統計,目前有8萬人有教師證,其中有4萬人會去考教師徵選,其中2萬人是在職的代理代課老師,競爭每年3到5千個教師缺額。教育部師資藝教司長張明文指出,代理代課教師薪資、福利跟正式教師有一段差距,但少子化趨勢下,許多學校擔心超額教師,改用代理教師因應,才會出現一堆流浪教師在找工作,但代理代課教師缺額卻又找不到人的情況。

----------------------------
前幾天聽到捷運上有建國中學的學生討論為何要成立高職??感覺政府在浪費錢.

個人心想這些學生為何如此無知??是甚麼環境造成這樣的想法??就好比社會為何需要企業及工業一般的可笑

不過有一點一直想不懂,台灣教育充斥著無法就業的科系,就讀這些科系的家長都是有錢人嗎??

就讀高中,如果沒錢又選擇沒有未來性的科系,真不知這些人的想法??

相信這邊有不少就讀高中後成功的例子,更多是失敗的日子,請問當初是怎麼做這決定??

----------------------------------

個人認為如果你有一流的頭腦又對科大某一系有濃厚妁興趣,建議你去讀科大不要讀普通大學,因為手腦並用對於工藝科技的學習及研究是必要的,德國科技傲視全球就是走這條路的結果。

基礎理論如物理、化學、數學大部份已底定,除非你想推翻基礎理論如相對論、地磁起源說(目前的理論錯誤)...或量子力學...,個人建議去讀普通大學理化系直攻博士,再思考如何完成你的夢想,在生涯上以教書為跳板,愛因斯坦也是走這條路。

如果你想從事工藝研究如電機系、電子系,而你採取的路線是走普通大學如台大電機系...,由於偏向理論而忽視工藝及動手,畢業後走進工廠會脫節,從事工藝研究因缺動手及實務經驗要從頭學起如放不下身段會很痛苦。

千萬不要迷信文憑,你將來競爭的對象不是台灣,是全世界頂尖高手。


台灣目前有8萬多個流浪教師,為何還那麼多人選普大??
台灣目前有8萬多個流浪教師,為何還那麼多人選普大??

以上資料來源:http://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99-101%E5%AD%B8%E5%B9%B4%E5%BA%A6%E5%A4%A7%E5%B0%88%E6%A0%A1%E9%99%A2%E7%95%A2%E6%A5%AD%E7%94%9F%E5%B0%B1%E6%A5%AD%E8%96%AA%E8%B3%87%E5%B7%A8%E9%87%8F%E5%88%86%E6%9E%90%EF%BC%88%E5%AE%8C%E6%95%B4%E5%A0%B1%E5%91%8A%EF%BC%89.pdf
台灣傳統的觀念就是:技職就是下賤。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種傳統的觀念一帶又一代的侵蝕技職教育和整個經濟結構的人力資源分布。

從基礎教育就應該要進行的性向、能力測驗,根本沒有好好讓學生依照興趣和天賦發展。

只是不斷的「國英數社自」五大科目不斷進行填鴨式教育,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吧。

bobbycomboy wrote:
教育部統計,目前有8...(恕刪)


因為他們是建國中學的學生.所以有這種想法是合理的..

就像現在的恐龍法官.

吃不飽怎不吃兩個便當.

公務員是高級人

等等的言論不也是聽過!!
技職棒 , 台科大棒 , 好棒 ; 好棒 ; 好棒棒 !

甭謝我 .
不要說甚麼啦!

光是小弟之前工作比較辛苦


就一堆親朋好友紛紛出意見:「要不要去考公務人員?」

有Line的,就沒事傳哪個鐵飯碗單位在招考
bobbycomboy wrote:
教育部統計,目前有8...(恕刪)


其實技職有慢慢地受到重視了,

家裡高一的小表弟成績不錯,也選擇了技職。

他說,一技之長比較好。



記得10幾年前,技職學校瘋狂的辦綜合高中,

所有技職學校瘋升學,就大概知道這個國家要生病很久了。



想當初台灣的經濟奇蹟,是由技職體系以及背後的輕工業整個帶起來的。

導致吃過苦的父母都希望讓自己的小孩上大學,不希望小朋友出社會吃苦。

以為坐辦公室才是賺大錢的真理.....所以父母砸錢,讓小孩補習,上大學,考公務員

他們沒想清楚,當初台灣的經濟奇蹟不是讀書人建立起來的,是他們流血流汗打造出來的....



台灣目前的種種亂象,都是上一代人搞出來的,這一代很辛苦,但是我相信是體悟最多的一代

我相信下一代應該會比較好,多好我不知道,但是這個社會已經開始在反思了,我覺得這是好的開始。

bobbycomboy wrote:
教育部統計,目前有8...(恕刪)



職校的技能檢定要更客觀,墨守過去工法,不敢變化,只會另人輕視,
普通科也要加入相關技檢加分標準,才能拉進文(理論)武(實務)認知的差距,
看了樓主的發言,然後看到四樓的回應,再回頭看看樓主的ID

啊,我認真了
s115588d wrote:
台灣傳統的觀念就是:技職就是下賤。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種傳統的觀念一帶又一代的侵蝕技職教育和整個經濟結構的人力資源分布。

從基礎教育就應該要進行的性向、能力測驗,根本沒有好好讓學生依照興趣和天賦發展。

只是不斷的「國英數社自」五大科目不斷進行填鴨式教育,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吧。...(恕刪)


國中以上需要人文課程,如社會,但拿來當升學考試科目真的是過重的負擔,

國英數個人倒是認為該重視,因為國英是語言學習課程,數學課程很重要,但應重視邏輯推理,台灣的考試是不重視這點,只重視演算,怪怪的教學.

至於自然課程,應該建立在性向類課程,拿來當升學考試用,真的是不三不四的安排.

其實國中課程應用以國英數課程為重,其他都可列為選修課程,甚至可選電腦軟體設計課程,動畫課程....,國中不應該太單一化的學習

高中應該就要分類,這種學程能少就少,就好比德國教育叫

1.文法高中,只佔該國同年學生數的20%左右,這類人志願是成為哲學家,不是腦力強就是家有錢
2.重視數理及工程類的高中,類似台灣高職學程中的電子 電機 機械 會計 ....工程類及師字類的科系
3.純技藝類職業導向的高中,類似台灣高職學程中的餐飲 水電 汽修 護理....


bobbycomboy wrote:
教育部統計,目前有8...(恕刪)


版主好棒的推論,

台大電機就業的專業能力比技職畢業差?電機很多的專業能力和邏輯能力有關,台大電機邏輯能力不如人?

機械業實作能力是很重要,但現在技職實作能力很強?實習時數大幅減少,都升學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