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陣子我老婆在爭論這個問題.
我老婆是一般大公司的上班族.
我是外商公司的普通軟體工程師.
最近我老婆一直跟我說, 管理職薪水比較高
叫我有機會就去轉管理職, 不要一直做技術職.
我在前公司有帶過人, 團隊也蠻開心的, 案子也都結案.
只有某些以前公司的高層不喜歡我, 因為我不聽話
所以後來新公司我就不太碰管理面的東西.
現在都是在寫程式, 也很開心.
我每天都在充實自己, 但真的不確定可以寫程式寫到幾歲
老婆一直覺得我把自己限定在技術職是在畫地自限.
我就說技術職是有可能做到老的. 雖然我寫的速度比年輕時慢很多.
但隨著每天練跟閱讀, 想得越來越周全.
我老婆則說練功是年輕人的專利
不要年紀一把了還想著要練功.
是時候要做一些管理的工作了
到底要怎麼溝通? 我覺得如果做管理, 要負責的範圍比較廣.
會排擠掉很多時間, 勢必無法像現在這樣專注...
我覺得你跟你太太對職場的職位、職務可能不是那麼瞭解,也許你們認為的管理職就是經理之類的,不過,以職務來說,掛manager一大堆,然而真正管理職的,只有function manager,也就是部門主管。真正的管理職除了管人之外,更重要的是跟$$$有關的,還要規劃部門的發展,產品的發展等等。
我自己以前也是軟體工程師,總覺得沒有coding掌握不到技術,我有個朋友,也是軟體工程師,他就只想當工程師,不想管人帶人,所以可以理解你的想法。
其實軟體工程師離部門經理還很遠,假如你志不在此,確實不用勉強,免得高不成低不就。不過,35歲了,確實也該思考一下未來的生涯規劃了,軟體工程師假如只停留在coding,那技術跟薪水的進步都會受限,至少要往專案主管或是技術主管前進,這兩個基本上還是技術職,專案主管就是主持一個專案,從專案提案開始,負責整個軟體部分的開發,甚至後續的維護跟服務。技術主管則是某個專門技術的主管,在軟體部門之下,譬如智慧型手機軟體部門下面的相機技術主管,基本上就是帶領一個相機軟體小組。
一個軟體工程師掌握的技術有限,只有往更高的職位上走,才能掌握更廣更多的技術,才不會被淘汰,所以我覺得你不用排斥。
其實我老婆對這行不懂,
所以她定義的管理職應該是指functional或是divisional manager
但我想的管理職大概是project manager, 或是technical lead之類的職位.
我自己是這樣想的...
加強架構設計這一塊, 朝著架構師發展.
現在也有專案可以實作所以是不錯的機會.
我一直覺得我老婆執著的是薪水這部分.
她一直在想管理職錢才會多...
我是無所謂, 工作適合自己比較重要.
不過確實我對functional manager沒興趣.
因為每個軟體都是獨一無二的, 應該以專案的角度來看待會比較適當
所以如果這樣走下去, 應該就是 project 或是 architect二選一?
Shawn732 wrote:影響薪水的因素很多,很多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不過基本上,擔負的責任越大,薪水就會越高,跟公司獲利的依存度越高的,薪水也會越高。
我一直覺得我老婆執著的是薪水這部分.
她一直在想管理職錢才會多...
我是無所謂, 工作適合自己比較重要.
不過,就上班族的角度來看,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才是最重要的,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軟體工程師跟硬體工程師有一個最大的差別是,硬體工程師是往微小化去發展,技術越先進就越做越小,而軟體工程師則是需要往巨大去發展,技術越先進則軟體越龐大,所以軟體工程師是需要舞台的,要有大案子才能讓你技術進步,案子太小,不管你要走project或architech都成長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