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老闆要我重新計算所有產品的成本要更新報價單
雖然平時會不定期討論是否有某種產品有成本異動
但是這次是全部產品都要更新檢討
原因就是因為已經收到兩三家供應商來函通知要漲價了...
而且清一色都是台灣工廠製作的料件要漲
那些貿易商代理進口或量產型料件倒是都沒事
幾乎每一家都說因為原物料上漲加上人事成本增加
有一家最直白直接寫因為受到一例一休影響
最無言的就是有工廠說以後除非有大單否則不會安排加班
然後要求我以後下單要比現在再提早下單否則交期會多幾天
還要量一次下多一點
我猜原因就是方便工廠安排工作及是否要安排加班趕貨
五金加工、銅管、白鐵、板金、箱體都是這些勞力型的傳統產業
靠...增加工作量要更新一大堆成本
以後生產更難排

成本讓老闆去頭痛我先不管
但是交期多幾天我就頭大了
工廠要我提早下,怎麼提早下啊,我也想提早下料啊,客人交期都是那麼趕早成慣例了
除非客人也一樣提早下單給我、一次下滿1~2個月的單給我
不然我怎麼提早下啊,客人根本不可能提早下給我、都是接案了才下單啦
能預測備庫存的都備了
但是就是會有很多客製規格每次都有變化啊
工程的東西千變萬化能提早備庫存的約只佔一半
怎麼可能都全部都預測到
光是小到鑽孔位置開幾個孔、孔開多大板金用料規格就不太可能每次都一樣
區區幾條防爆管每一次的長度接頭規格牙長就通通不一樣
我們老闆也說要以後盡量規格化好備料才能縮短備料時間
就算80%都規格化先備庫存好了
但料件只要少其中一種就會很難排產排工
缺料硬要做就被現場或工地的師傅嗆到爆
等於要他們先做一半、等缺料到又再繼續做
那是很浪費時間及沒效率的事

總之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那些沒在外面工作的人根本無法理解為什麼
一例一修政策讓工廠老闆選擇了
A.乾脆不排加班來應對
B.漲價來支付增加的成本
上游工廠有一家選擇A拖到交期、下游就只能待料等
少了加班的產能、工廠的交期就變長了
不要小看那個加班,能消化訂單的速度差很多
我這個在下游的真的是幹到沒力
而且缺料連我想跟著加班多賺一點都沒了
不需要一例一修我原本加班費就可以了
搞到連加班的機會都沒有了啦
文章關鍵字

chusam wrote:
上個星期老闆要我重...(恕刪)


是不會換供應商嗎

不買最大
不查看,不處理及不回覆任何私人訊息,私訊一律砍掉(包括01管理員的文章刪除通知,這哪是私人訊息?)
供應商不是說換就換~
尤其特殊或品質較佳較穩定的公司
不是單純的"不買最大"
我們公司也要對下游漲價了😞😞😞😞
供應商可不說是你想換就換..
"不買最大"就是自己倒閉..
沒料怎麼去生產..
chusam wrote:
上個星期老闆要我重...(恕刪)


我們公司漲價
但我們是國外廠商漲

另外我們公司採取的政策是..........
如果你不夠大...不然你不要買..
現在的情況絕對不會是"不買最大了"

嘲笑我們認為常識缺乏的事,是為了凸顯自身的優秀,好讓我們在複雜的社會中,逃避自我其實很無知的事實。
舞夜翎 wrote:
我們公司漲價但我們是...(恕刪)

所以那些ˇ慣老闆在靠背什麼 正好還藉機漲價 不爽移到大陸去啊 大陸的勞工保障還比台灣嚴
有些老闆的思想是這樣子的.
本來每個月利潤有100萬.受人力成本增加5萬影響 變成95萬
心有不甘 就把產品價格提高 維持100萬利潤






烤雞洋芋球 wrote:
ˇ慣老闆在靠背什麼...(恕刪)


一般靠背的老闆我想應該是中小企業居多..
就像你不會聽到台積電在靠背.......
台灣早年的經濟奇跡不就是靠這些中小企業?
當這些中小企業慢慢的收起來..
未來大概只剩進大公司工作了..
有錢的還是很有錢..會更有錢..
就業機會變更少...
要求能力要更高...
只能祝褔未來的年輕人了..
嘲笑我們認為常識缺乏的事,是為了凸顯自身的優秀,好讓我們在複雜的社會中,逃避自我其實很無知的事實。
你公司是供應商的客戶
他們都可以對客戶這麼說 請你們早下單
你不是也應該跟客戶說 配合一例一休的情況下請早下單
因為生產周期需要拉長
不然以後不配合趕快 如果不是大單的話不會配合加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