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大四,時間比起以前真的充裕很多,在今年七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與很久沒聊天的高中學長約出去聊天,從以前就認為這個學長跟我很有話聊,對許多事情看法相當一致,但就是很少相處在一起,因為彼此都很忙都有各自的生活,再加上大學讀不同間,所以通常是半年約一次聊一次近況。
今年七月與學長出去聊天,我向他談著對於未來的想法,還記得一年前一樣是七月他對我說,你有夢想很好,但有時候夢想真的不能當飯吃。
在求學階段或者與親友聊天聊到我的未來,真的超級多人跟我說著一樣的話,現實才是真的,但可能是我沒踢過鐵板,現在我仍然還沒放棄我的規劃。我認為,如果對於未來沒有強烈努力過,我就不能說夢想不能當飯吃。,就算未來賺的錢依舊很少,我想我還是會一直努力一直努力。
對簡單說以上就是我的觀念跟想法,那時候我與學長我又更強烈的表達我想創業這想法問他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分享給我,我可能可以當個借鏡,雖然學長大我僅僅一歲而已。最後學長好像被我的意念說動,他想著也許我們真的可以一起做大事,他學設計,所以在前提的討論上他負責LOGO上以及前期的美術準備。
那時我記得是七月二十幾號,我們的工作分配前期是,他負責美術這一塊,我負責一些營運想法跟一些市場調查,產品規劃,這一方面的。之後見面時把幾天前有找到的資料或者部分拿出來討論,在名子訂出來之後,我希望他可以早點把LOGO設計出來,理念甚麼的也有談好了,但是到了九月多,他還是連草圖還沒出來。
儘管我也不是每天每個時間投入在準備資料調查之中,但是我覺得我的態度是十分積極的,真的做了許多的準備工作,一禮拜平均見兩次面,每一次見面我都會問他一些想法怎麼樣,以及你的美術怎麼樣,但是每一次開會見面結果就是東西還沒出來,我在過程中也沒有任何不耐煩,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我太過積極,逼人太緊讓人有壓力。最後到了現在不了了之。
現在十月多,我這一塊還是持續在努力中,在兩個禮拜前,我又與一個大學朋友聊到天,又一樣提到創業的想法,他向我表達有錢賺,他可以試著看看。但是我向他說著前面幾個月可能真的賺不了太多錢,我只是為了我心中想做到這件事情以及我拿未來好多時間去賭,我的初衷不太是為了錢,所以我做了很大的準備去跟他耗。
由於我朋友的個性是比較務實,跟我比較相反,就是安份找個工作,然後不要跟父母拿錢我要自己養活自己,生活很節儉,大致是這樣的個性。我一直很想要找一個團隊,我不想要有什麼老闆員工下屬這樣的感覺,我想要一個團隊一開始什麼都沒有什麼不會,但在過程中會有許多想法上的碰撞,一個人一個腦袋,五個人五個腦袋,許多事情事情可以相補,最後突破許多挑戰,每個人相輔相成最後達到自己的一個目標以及成長。然後有一個共同的未來期許。
例如我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什麼樣的人?在這塊A領域,我達到一個水平很高程度,可以去幫助別人,在這塊B領域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可以與人分享自己的經驗。當然也可以買好車用好貨能夠讓父母過好生活等..
我未來想開一間新創公司,但是目前能力真的還不夠只能不斷學習,為了存錢累積經驗,又可以體會創業所以我目前打算先做一間電商賣點東西,一邊學習一邊賺錢,而且可以累積成就感
但是這兩個禮拜以來,我還是幾乎天天蠻積極準備,以及要到了前一個階段就是要進貨了,因為我很窮沒什麼資金,在產品調查這一塊花很多時間,不敢輕易下手所以耗費兩個多月應該有的,那之前的LOGO我還是有弄出來的,我本身也有涉略設計但我主要是玩影視方面的。
我打算我跟朋友互相負責幾種要賣的細項是哪幾樣,等互相討論時要提出對這樣產品的看法,市場研究以及一堆有的沒的因素,來說服對方這樣東西,說服說,依據目前我們擁有的資源跟情況來看是可行的。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就是感覺朋友那邊也是不太專注,沒有太仔細的規劃,而且有約定時間說資料要出來,但過了兩三天還在跟我問上次存檔的東西在哪裡...而且回饋的感覺非常的低,一直覺得我瘋狂用力,但其他人就是受力,有使力但就是沉沉緩緩。
這一次我也沒有什麼太過心急的表現出來又或者有我不知道。但我總是說著沒關係我們可以再討論,你東西拿出來對於互相資料有什麼東西可以溝通再講,也沒有太逼迫她一定要給我,愈期我也沒說什麼。
總是想真的是不是我太過於積極還是哪邊出問題,才覺得整個一直無法跟人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