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面試過某公司,光是填寫性向測驗、英文試券,人格測驗大約洋洋灑灑30~40張
不知道這些測驗用人主管真的會看嗎?
尤其是除了英文測試以外的那些五四三,對用人的單位真的有幫助嗎?
後來我改變作法,都要求先面談再做那些測驗,不然考完至少都30分鐘起跳至甚至兩小時,而面試有時不用半小時就知道雙方合不合了,如果合了且package也有競爭力再來填試卷,那些什麼測驗的就都只是後補的文件而已了。
跟幾個人資聊過,這些測驗在已有工作經驗的招募過程中參考的價值極低,但礙於公司法規又不能不完成,因為要進行最後一關核薪時這些成績也必須檢附上去。
個人最不以為然的就是英文測驗了,都已經出示正本多益金色證書了,還要我寫污辱人的國中英文試卷,最見鬼的就是問答題或作文題,試問就算我寫個托福25分的文章出來好了,用人主管英文真有好到可以判斷嗎?我看有些跟我要求英文面試的主管自己都講得二二六六了。
個人建議若是已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在pre-interview這關自己得能夠"控制"流程,當然不是要不尊重求職公司的流程,但實在不必要浪費太多無意義的時間,不如拿那些時間貢獻在現職公司的專案,或提出更多能模組化流程的辦法,再把這些當戰績放入履歷裡還比較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