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看完名單後沒有很意外 只是家樂福為何每次都上榜?不是都說會重新討論後取得共識 怎麼也沒見成效在哪?政府不處理一下嗎? 協商沒用那就用罰的 罰到確實改善為止 保障勞工權益既然是黑名單 就不能只是公佈而已 而是要真正做到懲戒 不然企業又不痛不癢 一點用都沒有另外比較好奇的是物流業沒上榜嗎?還有最知名的全聯?是真的改善完全了還是只是有其他更惡劣的才被擠下去?
旋風 wrote:那個名單所有企業只是當笑話看而已政府最容易搞錯問題的根源就是老以為資本家有所謂的羞恥之心其實這東西在他們眼睛裡一毛不值 說的對 為何老是有企業每次都在榜上光公布又有何用?立委只有看到黃國昌有在提其他立委根本沒屁用
旋風 wrote:那個名單所有企業只...(恕刪) 這種企業就該給個苦頭吃吃一般企業為了客戶接單往往必須通過外部的認證稽核 , 比如ISO , TL9000 , RBA等認證稽核被稽核認證通過則代表本公司產品品質獲得保證 , 也同時增加客戶的信心客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 , 誰掌握客戶誰就擁有市場一般大賣場的客戶是消費者 , 而消費者並無組織機構來對賣場進行評鑑認證我是支持特定民間組織或政府單位對這類商場定期進行稽核評鑑並按時公諸於眾企業社會責任是個常識 , 業主在經營企業的同時也必須兼顧到企業該有的社會責任
kai-kai2 wrote:這種企業就該給個苦...(恕刪) ISO這種東西是個工業標準上遊廠商下單給你才不會管你是天天把員工當奴才使還是做不好事拿鞭子抽呢你想太多企業本身就是營利單位所謂的社會責任是拿來掛在嘴巴上可不是拿來施行的你要是信資本家那一套說詞那就是傻了
企業社會責任大至台積電完成在高雄馬路氣爆後的店家修復或花蓮地震後的復原工作小至幫助銷售過剩的水果產能 , 這都是店家或企業可以做到的事 , 願不願意做而已社會自有真情在揪出一些只求獲利不顧自家員工以及商業道德罔顧消費者權益的商家 , 是不得不的一個措施這只是一個把關機制 , 也是政府應該盡的義務責任
低薪,花不起錢,有利可圖,就會去了以前高雄興中路有一間說是彩色珍珠當噱頭,好像北高雄也有一間,然後興中路才開一開始也是買一送一,排隊後來恢復原價,90一杯就沒人,比便當還貴,收了2年有了因為只罰2萬,業者不痛不癢,如果罰200萬,看他會不會改進
再強調一次 "客戶是企業的老闆"我們到大賣場等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店家消費 , 我們就是它們的老闆 , 這一點很重要老闆有任何意見指示 , 店家就要認真的應對 , 不是嗎?當老闆們對一家企業或店家的人資管理或商品排列表示不滿 , 店家或企業要不要接受??罔顧客戶聲音的企業注定就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