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高薪吸人才 傳產業很憂心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今天(31日)表示,半導體產業是台灣護國神山,因薪資結構問題,人才都跑向半導體、電子3C產業,傳統產業面臨缺人、缺才,是當前最大挑戰。他呼籲政府要重視,別讓人才都只看高階產業,像疫情爆發,需要口罩國家隊,傳產流失過多人才,對國家也沒有好處。
許文憲說,工具機高達70-80%都是外銷,去年因為疫情衝擊、工具機出口面臨低潮,但現在短急單大批湧進,今年上半年接單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30%,下半年還須觀察疫苗施打狀況,全年有機會挑戰回到疫情前、2019年工具機產值1500億元至1800億元水準。
他強調,半導體產業雖是護國神山,在全球相當重要,但工具機也是幕後英雄產業,現在接單最旺就是半導體、電子設備相關的工具機廠,工具機公會也積極與半導體領域合作,找來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協助認證,讓台灣從進口半導體設備進口國,轉為部分設備在地化。
許文憲話鋒一轉提到缺人、缺才隱憂,「目前最缺的是人才,這是台灣最大挑戰!」 許文憲說,半導體吸走太多人才。他坦言,高薪水對年輕人是吸引力,人才進入半導體3至5年,傳產將無法培育人才,進而導致訂單流失。他說,如果又有疫情危機發生,人才要回到傳產就會來不及。
針對人力補足,他說,目前工具機等產業積極朝向自動化、智慧化,就是要因應少子化與人力短缺,此外,目前產業面移工最長只能留台12年,許文憲舉例,1名外籍勞工若是20歲來台,待滿12年已學得一定專業技術,但也才32歲、仍是青壯年,因法規限制必須離台,非常可惜,他呼籲政府一定要盡快鬆綁,補強人力短缺。
只缺便宜的勞工.
dplantis0330 wrote:
許文憲話鋒一轉提到缺人、缺才隱憂,「目前最缺的是人才,這是台灣最大挑戰!」 許文憲說,半導體吸走太多人才。他坦言,高薪水對年輕人是吸引力,人才進入半導體3至5年,傳產將無法培育人才,進而導致訂單流失。他說,如果又有疫情危機發生,人才要回到傳產就會來不及。
針對人力補足,他說,目前工具機等產業積極朝向自動化、智慧化,就是要因應少子化與人力短缺,此外,目前產業面移工最長只能留台12年,許文憲舉例,1名外籍勞工若是20歲來台,待滿12年已學得一定專業技術,但也才32歲、仍是青壯年,因法規限制必須離台,非常可惜,他呼籲政府一定要盡快鬆綁,補強人力短缺。
我沒待過工具機或傳產業,這兩段話感覺很矛盾!
許文憲所謂缺人才,到底是缺什麼樣的人才?每年不是一堆讀機械的畢業生?
人才進入半導體3至5年,傳產將無法培育人才,進而導致訂單流失???
奇怪了!半導體跟工具機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會要相同的人才嗎?
還是連重要的員工都想 Cost Down?該不會是因疫情掉單時,為節省開銷,把員工趕走,單子再次浮現時,離職員工已找到工作,或是就算找不到工作也不願回鍋???!!!
看到最後那段,原來他要的人才是外籍勞工!!!
他有沒有思考一下:為何在地的不想成為他心中的人才?
台灣人有比外勞笨?台灣的老師教不出外勞的水準?
人無我有__人有我優__人優我廉__人廉我走
是人優我不優?人廉我不廉?還是人走我不走?
我是作機構設計的遙望剛入行第一份工作2萬6...
一路上苟延殘喘...到現在也才8萬多(然後沒然後了...上不去了)
還是靠離職手段薪水才上去的,真可悲
但如果我一開始選擇台積電(快20年前有面試上蝕刻設備工程師)
雖然我沒去上班(當時岳父說輪班家庭無法兼顧別去那上班),但想想確實很可悲
我20年前去應徵台積電的薪水...比我20年後領的還高
但我是不後悔拉(畢竟高科技業也不是人人待的住)
機械傳產一路爬了快20年
真的很可憐,錢少要學的又多
看看身邊的同業研發(差不多也都才4萬~5萬)
也不知道該哭還是笑
但我只知道只要還請的到人的一天
傳產研發會繼續被慣老闆壓榨...
除非自己去創業當老闆壓榨其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