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6藍 G5黑尾巴.久違的第二煞車燈又有了.后土除造型也比較美觀.尾燈造型雖然奇怪但不若舊版呆版

G6側面比較圖.有菱有角的又有雙色設計

G5側面比較圖.沒有額外凸起的置腳空間.造型雖然平淡但比較舒適

兩車以把手為中心點平行置放

坐墊開啟角度.說真的G5的坐墊開啟方式我比較喜歡.緩緩開啟.G6一下就到頂.深怕以後會壞掉的疑慮

G6車廂.有加長加深設計並有襯墊防刮

G5車廂.沒有襯墊的保護幾乎傷痕累累

除了小燈造型以外外觀並無太大差異

新式的車牌說真的看起來好大一片.大家都以為我掛汽車牌.但我看跟新式汽車牌也無不同

G6新式輪框是平面的.訪間賣的反光片不太適用

G5的輪框有內凹.外面賣的反光片多為此設計

G6限定贈送的騎士軟殼夾克

商標貼紙

外觀

內裡毛茸茸的摸起來很舒服

此夾克不但防風還防水

G6的鑰匙

有晶片的設計.一旦熄火/關電鑰匙未拔.車子會一直逼逼逼的叫提醒

G6的把手.很明顯間隙很大

G5的把手.阿縮比很小

在平衡端子中間套一個橡膠墊圈.雖然解決搖動問題.但卻變成"定速"了.油門手放開會緩緩收回

這問題我在平衡端子中間套一個橡膠墊圈
雖然問題解決了
但是卻變成了定速功能
手放開油門會緩緩收回
一般的騎機車的收放倒不成問題
G5的後照鏡造型普普.內玻璃是一般常見的白銀色

G6的後造鏡比較像外面改裝部品很好看.內玻璃有點偏黃色.類似汽車的黃金鏡片

G5的車廂可以塞的下ZS-3000A安全帽

G6的車廂受限於兩側的凸起造型所致無法放入ZS-3000A的安全帽

G5的車廂深度

G6的車廂深度

G5多虧了座椅內凹所以可以擺入ZS-3000A這類的安全帽

G6的座椅內部並沒有做出太大的空間所以無法放入大型安全帽.犧牲置物性換來舒適性我個人認為是值得的

G5儀表板外觀看起來比較豐富

G6的雖然比較科技性但總覺得少了些甚麼似的

G5的前置物空間跟G6比其實差沒多少都一樣能放一瓶飲料

G6的前置物空間跟G5比起來其實差沒多少只多出了那麼一點點(油箱蓋下方一點點的空間)

飛炫踏板這東西並不稀奇.早在N年前我家的Y牌的凌風/兜風50.就有這玩意了只是他是用手扳出來的.後來漸漸被一體成型的踏板取代.直到不知什麼車種開始又流行起來.當時我就在想如果踏板是設計用彈出來的應該會比較方便.想不到真的被設計出來.不過每次載人腳都要踢一下踏板有點麻煩.那時就在想如果能做成從中控按一下就彈出的話應該很帥.想不到還真的被研發出來了.不過那個撥桿做在那邊是有點不夠帥氣.如果能做成像三陽的SEAT ON按鍵一樣就加分不少.直接在龍頭就可操作不必彎下身去撥那根桿子.只不過這個梗一出現不知道下次是不是改成電動收折的方式.真的很期待下次的進化.但我個人還是覺得把腳放在車身上比較舒服.飛炫的面只有一點點採久還是會不舒服.不如車身的全面來的舒服
G5的彈壓式飛炫踏板

G6的按壓式飛炫踏板

G6的置腳空間放進一頂全罩之後還有剩餘空間跟G5比差不了多少

G5的置腳空間一樣放全罩沒問題.有些機車的置腳空間要擺一頂這類型的安全帽可是要擠一下

G5的龍頭手把左右獨立.日久會有掉漆之虞.且按鍵太小不好按.但手把是雙色的很好看

G6的就通通整合在一個龍頭面板裡各項按鍵都很大顆.很好操作.唯獨手把全黑設計沒前代有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