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不少網友討論過光陽目前的困境,但由商周來分析這個話題可說再適合不過了。
影片中談到價格戰的問題其實很有學問,原本一直認為「價降治百病」的觀念原來是錯的。如果沒有搭配好其他配套的話,就會造成「再而衰,衰而竭」的困境,而這正好就是光陽的現況。加上老大心態作祟,光陽跟消費者、甚至是經銷商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差,導致品牌形象也沒有辦法為自家的車款加分。
曾經這句「我是光陽副總,柯俊斌」的廣告詞算是深植人心,再看到現在如此掙扎的光陽難免覺得有些惋惜。雖然我們不能說把大部分的心力投注在電動機車上這件事情是錯的,但因為如此而捨棄了對油車客戶的關心以及誠意,就真的不行。看看光陽現行新車的引擎科技、配備、甚至是外型基本上是全盤皆輸的狀態,想要在油車市場再度威脅到龍頭的話,肯定需要光陽內部的大破大立才有機會了。
一個外銷超過百國的國產品牌,本該是台灣之光才對,但終究沒有辦法讓我們以他為榮。路上的油車要全部變成電動車的日子還很漫長,光陽真的能撐到那個時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