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雙圈造型跟新勁戰表很像,上面三個燈由左至右是遠燈、方向燈、引擎停止運轉燈,下方還有兩個按鈕。
黑色的背面,只有單一接頭。
轉速表中間還有換機油燈與EFI專用引擎異常燈。
線組,其中車速線是由時速線轉電子訊號後,再送進儀表。
脫光光,是一定要的啦。
KOSO代工。
裡面的指示燈都使用LED,引擎停止燈是紅色,方向燈是綠色,遠燈是藍色。
背面,右邊黑色圓形物是轉速表馬達。
沒想到裏面居然用會爆漿的富牌電容。
表的種類,有二行程、四行程、電噴三種型號,此款為電噴表。
底殼也有KOSO字樣。
通電後轉速表會來回跑一次,液晶與燈號全部顯示,進行自我測試。
拿出小馬達,開始帶動速度感應器。
時速開始增加。
199KM/H就破表了,字體閃動且無法再增加。(若是G妹能達到這樣的速度就好了)
本來想要把表轉到與待換下的指針表六千多的累積里程,不過轉了近16分鐘,中間停下過幾次,才25.8公里,看來得用脈波產生器讓它跳快一點。
轉速信號測試中。
各線信號實驗結果如下:
1.空(NC)
2.黃條黑 時速線負電
3.黑 電瓶負電
4.橙 點火開關ON
5.紅條白 電瓶正電
6.灰 油量信號
7.紅 時速線正電
8.空(NC)
9.黑條白 引擎停止燈(-)
10.粉紅 方向燈(+)
11.紅 轉速信號(-)
12.白條綠 時速線信號(-)
13.棕條白 遠燈指示(+)
14.白 EFI故障燈(-)
15.棕 方向燈(+)
PIN腳與線色對應,(+)代表正電輸入才有動作反應,(-)代表接地才有動作反應。
等週六早上把原裝儀表拆下來再看看其信號接腳與動作模式,就可以知道能不能上囉。
三處差異為新表多一EFI異常燈,舊表多一小燈電路,新舊表的轉速信號種類不同,所以除了轉速線外,其他接腳不用更動。
首先先把原本的機械碼表線拆下並抽掉。
把電子式時速感應器裝在車輪轉速輸出軸上,並鎖緊。
信號線沿著原本機械碼表線位置走上來。
然後便是接線與更換儀表,不過這樣子接完後只有時速、里程、油量及各指示燈可以運作,轉速表還是不會動的,所以得繼續進行轉速信號的轉換實驗。
以下是實驗過程。
以555自製脈波產生器,用來模擬轉速及增加里程。
將脈波產生器輸出調節為100Hz,以模擬引擎轉速6000RPM,比對原本儀表與新裝液晶表,轉速是否都可以指示於6000轉處。
兩者轉速皆指於6000轉,代表同轉速下兩者信號頻率相同,只剩下信號種類問題。
測試時速是否可以動作,並嚐試將新表里程調至與舊表相同,可惜當脈波頻率超過1.3KHz時,表便無法顯示速度,而以最高頻率運作時,公里數增加速度仍舊緩慢,所以對於增加里程數目前暫時放棄。
經過測試,給原本指針儀表的轉速信號是"正脈波的頻率",而液晶錶要的是"開關的頻率",若是直接接上會因為信號種類不同而無法動作,為了測試,這裡使用一只NPN電晶體,將正脈波信號轉換為開關信號。
以下是信號轉接的電路圖。
模擬接線的線路圖。
試著發動引擎,轉速表終於可以動了。
開始修改連接線的電路,將電晶體與電阻連接至信號線上,再用膠帶纏起來。
電阻接至來自CDI的轉速信號,另一端通入電晶體B極;電晶體中間的接腳C極接往液晶錶轉速信號線;電晶體E極則是接至儀表線路的負電線路。
將改造好的線路裝回去,發動引擎,轉速可以正常指示,接下來就是測試一段時間,看看指示情況是否穩定正常(高轉速指示會不會飄等等),並觀察此種改裝法線路是否穩固(這樣就不用作黑盒子包起來)。
我想變藤永優 wrote:
這是原廠出的改裝表?...(恕刪)
這是G-MAX噴射車系用表,外盒標籤上的車種型號是寫M2-125(EMS)用。
rexyc wrote:
這應該是GMAX 1...(恕刪)
脈波產生器顧名思義就是用來產生脈波用的,從最簡單的震盪電路到最複雜的信號產生器,都可以發出脈波。
fuzzybear wrote:
哇.....G-MA...(恕刪)
目前是噴射款才有出~
sky904 wrote:
大大小弟對速度感應器...(恕刪)
當然也可以裝到其他車種上,不過就要看儀表信號種類與輪周長/轉速是否可以正確顯示時速囉。
這顆感應器是屬於ON-OFF類型。
孤僻達人 wrote:
狼大好久沒看到你在C...(恕刪)
聽說200也要出噴射款了,果然買車與買電腦一樣,越晚買越好啊

katsumi wrote:
好啊,我也正在考慮入...(恕刪)
實際用脈波產生器來實驗,該表只要輸入1.3KHz以上頻率,表速便無法顯示,而以1.3KHz運作,每秒增加0.2km,在下原本表里程為6k多,也就是得花8小時多才能將里程補齊。
朋友是建議里程記著就好了,不用刻意去調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