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了文章~難怪沒人想回應~因為跟主題扯遠了
先講GP 125 一開始化油版~連G5都還沒出來(G5是2007年初代化油版)~GSR 125是準備在台灣上市
也跟歐盟沒關係~因為還沒外銷到歐盟以前~GSR 125就已經先在台灣上市了
GP 125也不是針對GSR 125設計的~而是為前一代V-LINK 125進行大改版,
剛好那時候小車型125CC市場很有開發潛力+上GP 125價格與配備都合理~所以GP 125銷售還不錯
硬要說主要對手也是當時的ADDRESS 125系列(小而輕巧100C車身擁有125CC的動力)
還有化油GSR 125出來的時候~三大廠的噴射車也只有新勁戰FI版而已(而且沒甚麼人想買)
三大廠還是推化油車~因為噴射車在市場接受度可是"差"到一個不行
---
還有飛炫式踏板(可自動彈跳踏板)早在2004年的光陽KIWI 100上就現身了(這才是始祖)~
就因為市場上評價非常好~所以2005年之後的G4與鐵克諾就搭配"飛炫式踏板"
飛炫式踏板是光陽取名的(始祖)
是其他車廠後續跟進
---
定位燈要說是LED定位燈,是GSR比較早列入標準配備
早期的定位燈都是普通燈泡~早期悍將巡弋那種舊車就有定位燈這種東西了
---
在當時GSR 125可是一堆人大讚~不是大批~唯一會批的是沒有雙避震跟動力不足夠而已
再加上台鈴從新起步~所以市占率低~沒有很多人買
所以後來噴射版GSR有雙避震後~自然就沒人會去批評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定位在實用而非性能
GSR 125定位是在當時的G4 125與新勁戰之間
後來G5 125出來 + GSR雙避震噴射化~才明確定位跟G5同個位置(這是08年之後的事了)
為什麼我會知道以上呢?~因為那時候我正在考慮換車期~從2005年初等到2007年~都在收集車訊
最後還是換了初代G5 125化油版(2007年)
在當時主打車是FT跟新勁戰這兩台在競爭~G5只是插入跟FT吵很兇~新勁戰順便被定位神車了
---
回主題:
GP 125跟鐵拳 125,這兩台定位相近,但是價格上鐵拳會貴個1千到2千之間
配備上也差不多~不過鐵拳的大燈比較亮~~GP則是碟盤.飛炫踏板其他配備優勢較高
性能上~兩台差不了多少~GP馬力只多0.6PS
爬坡與加速度我身邊沒有 鐵拳125~沒辦法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