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的討論,也讓我長了知識,知道有650CC的機油,部份機車行也有用針筒吸50CC齒輪油的。
其實我是質疑台鈴車廠而不是這輛車,車是好車,少用機油及齒輪油是環保及高技術,這是OK的。
但若是好產品無法讓機車行以標準程序保養,而得靠消費者自己DIY或得找出部分較好的機車行標準保養,這公司很危險。
比如:要是我在台鈴SWISH產品發表會上這樣問:沒有合適的機油(現在知道有匹配的)及齒輪油,
台鈴Swish125是不是沒有整合及思考的產品?
各位覺得台鈴高層會回我:你沒有愛,不適合這機車;不會DIY,不適合台鈴;你該去買兩陽一葉的車...
還是他會說:對不起消費者,機油部分已有匹配的,齒輪油將責成旗下機車行必須使用針筒量測的標準程序,
台鈴將持續努力為消費者營造出更便利、更準確及更專業的維修環境,相信不久將有更匹配的油品加入。
消費者可以不顧不管,自己DIY因應,但台鈴卻必須為上下游廠商加盟者創造更多利潤,
為消費者打造更便利、讓消費者更有信心的環境,只要車推去保養就一切搞定,不用擔心。
因為台鈴畢竟是以營利為目的,他必須抓住消費者,讓消費者有信心,很便利,而不是消費者、維修點越來越少,
不會讓消費者可能感覺付一樣的錢而被機車行偷200CC或50CC的油給別人用再賺一手。
除了給予好產品,對加盟機車行的服務管控也很重要,最常使用的是有無合適的油品更重要。
必須有防呆措施,管理層永遠不知道遠離他的第一線維修師傅在他看不到時會不會仍執行標準程序!
台鈴管理層也不能要求消費者去買其他兩陽一葉的產品,或叫消費者DIY就好,這樣他的市場會一直萎縮。
感謝各位耐心的看完,謝謝各位。可能管理學我還是要多看看,也原諒我的詞不達意,讓這篇沉了吧。
不來安 wrote:
對不起,我的發言讓...(恕刪)
 
                                             
                                 
                                             
                                             
                                             
                                             )
) [其實可以先倒出180cc 剩下的再倒入引擎,也沒什麼不方便阿!]
 [其實可以先倒出180cc 剩下的再倒入引擎,也沒什麼不方便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