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SUZUKI導入GSX-R150/S150小阿魯,那時誰也沒想過,這個引進決策居然能夠撼動台灣摩托車市場版圖,讓原本幾乎已經消失的輕檔車再度回到眾人的視野之中,5年過去,當時的影響至今仍餘波盪漾,而這回SUZUKI再度出手,導入目前市場上少有的白牌多功能車型V-Strom 250SX,並開出18.8萬的售價,試圖再次於滾滾車市之中掀起波瀾驚濤。
配備介紹

外型方面,V-Strom 250SX承襲了大量家族外觀的設計語彙,借鏡了許多V-Strom 1050的元素,尤其在車頭部分更是明顯,無論是風鏡與方向燈的佈局、大燈的多邊形幾何風格,還是從油箱一筆延伸到車頭的鳥嘴設計,全都能看出老大哥的影子,也因為大量手筆效仿自大型多功能車,V-Strom 250SX雖然在尺碼的絕對數值上不大台,但視覺上卻相當飽滿,甚至在試車過程中還多次被路人誤會是中排量的車型。
- 引擎外觀
- 排氣管造型
- 前制動組
- 後制動組

前懸吊使用41芯正立潛望式避震器,後懸吊則是使用中置單槍佈局,搭配預載七段可調的避震器,而有一點比較有趣的是,根據官方資料顯示V-Strom 250SX前懸吊的行程為120mm,單看數字有些模糊,給個實際的比較對象好了,HONDA的街車CB300R前叉的行程是130mm,由此可知V-Strom 250SX的底盤設定更多還是偏向鋪裝道路行駛,而多功能元素則較多比例是體現在造型風格上。
- 輪框造型
- 輪胎品牌
- 輪胎型號
- 前輪規格
- 後輪規格
- 長風鏡
- 越野護弓
- 越野腳踏
- 減振橡膠需使用工具移除
- USB充電孔

駕駛艙也相當簡潔,使用一塊LCD的全液晶儀表,能顯示時間、油量、轉速、時速、檔位、行車電腦等基本資訊,款式雖然簡單但顯示的清晰度相當優秀,就算在大太陽也能維持良好的辨識度。
- 左側把手按鍵
- 右側把手按鍵
試駕心得

跨坐上車,V-Strom 250SX的座墊使用前後分離設計,前座座高達到835mm,若以通勤用車的角度來看並不算親民,但好在車不算重,全車裝備車重不過167kg,加上單缸車型窄身版的優勢,以我178公分的身高為例,雙腳皆可平貼地面,單腳支撐負擔也不大,多數騎士應該都能輕鬆駕馭,但後座要爬上爬下恐怕就真的需要多費些力了。

引擎發動,平心而論這顆引擎在眾家單缸發動機中,單論震動抑制的表現絕對算得上出色,7,000rpm前都能有著相當不錯的舒適性,而就算將轉速拉高到9,500rpm震動也都還在能夠接受的範圍,不過聲浪的表現個人認為相對普通,運轉順暢但並沒有太多慷慨激昂的激情。

動力表現也與聲浪的感受相符,平穩順暢但不熱血,低轉扭力飽滿,起步不容易熄火,對於檔車新手相當友善,轉速拉升上5,000rpm後,動力輸出進入高原區,整輛車騎起來非常的輕盈易控,動力收放自如容錯空間大非常好掌握,但就算油門灌倒底一路拉到斷油,車輛似乎也不會有特別猛爆的衝刺感,這樣偏向沈穩的調性沒所謂好壞,端看個人喜不喜歡。

操控方面,V-Strom 250SX雖然長得像多功能車,但整體的懸吊設定其實還是很街車,能夠承受較大的進彎減速,而不會有太過強烈的重心變化,加上前輪的尺寸加大到了19吋,在彎中能夠擁有相當優秀的穩定性,在像是台三線這類路幅較寬的山路上騎起來相當暢快。

而在面對連續的小彎道時,與前後17吋的街車、街跑相比,前端的阻力會來的略多一些,翻轉上會需要多一點力道,但整體而言仍然是相當靈巧,加上在各個轉速域都有著豐沛的扭力儲備,就算彎中轉速掉的比較多,油門一補,還是能夠瀟灑地脫離彎角。

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因為車輛本身的重量不重,裝上後箱之後,重心向後移的程度與其他較重的車款相比會明顯許多,這會使得前軸的負載減輕,如果騎乘節奏依然維持著沒裝箱子時空車的步調,進彎時的不安定感會明顯增加,甚至會有種轉不進去的感覺,如果裝著後箱建議騎乘節奏務必適度放緩,並且提早煞車避免急煞,這樣騎乘時的安定感會更好一些。
總結來說

總結來說,V-Strom 250SX是一輛騎起來輕鬆,看起來大器,養起來經濟的都市會型多功能車,大輪徑的優勢,讓他在穿越市區顛簸時多了幾分從容,酷似老大哥V-Strom 1050的外型加上高人一等座高,讓你騎在街上不再需要仰望他人,優異的油耗表現與單缸輕盈的養護成本,讓這車就算天天騎也不會對錢包構成負擔,如果日復一日的通勤,已經枯燥到讓你難以忍受,不妨可以考慮來一輛V-Strom 250SX,用可負擔的成本為自己的生活加入些有趣的冒險元素吧。
上市銷售訊息

SUZUKI V-STROM 250SX建議售價18.8萬(不含牌險),提供紅黑配色、黃黑配色、黑色三款配色選擇,預計在10月底開始陸續交車,即日起至10月底前預購,加贈REX MAX PRO的45公升聯名款銀色軍事鋁箱(原價7,500不含安裝工資),年度配額僅300台,敬請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