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02816就是簡單 wrote:正式在台灣上市的DRG跟在米蘭展出的造型會不會一樣? 這要看展示的殼是否能開模生產因為展示的,很多都是3d 或手工做的 ,並沒考濾到日後開模生產的可能性如果開模生產的難度太高,就會修改
【EICMA2018】東方靈獸再進化 SYM DRG 以龍為名正式發表!這是當初2018米蘭車展的DRG與後來實際上市的6期DRG有些不同包含後照鏡,前後方向燈,排氣管,後扶手,後輪擋泥板(土除),後車身下底板,輪框,剎車拉桿都有設計變更
多了很多像是外廠改裝品的東西上去,以前車聚就有開發廠商裝上定風翼在DRG一代上了,還更帥~但騎一騎噴裝,翅膀掉落在地上,害我笑了好久 香不香我是覺得還好,反而中二取向比較多,一樣大賣就是,但那個定位燈閃爆眼,魚眼希望角度不要太高,影響用路人安全
情人眼裡出西施,覺得帥的人還是覺得帥(尤其已經是車主沒理由說醜來自打臉),覺得醜的人還是覺得醜這台車定義本來就是年輕愛跑山消胚跑格的人~~個人覺得不管怎麼改 屁股遠遠看還是像一隻大蟑螂~~認識的幾個朋友也這麼認為女生就更不喜歡,女生看見蟑螂怕都怕死了或許他應該出另一系列是仿生蟑螂 之類的 逆向思考說不定很受 反骨人士的愛就機構而言後輪只靠單邊支撐耐用度令人有疑慮,後避震還連接在傳動箱上.......新車機構應該在這幾個點補強一下,能改變位置最好就我印象比較多單邊的 都是買菜車 或側邊單槍避震的車居多DRG好歹也158也不輕弄個單邊支撐後輪看起來很怪,難道是為了換輪胎方便性....去看看主銷海外的車都是雙槍+雙邊支撐後輪為主,尤其越大台的車或是像大羊那種是用車價融合避震而不是只單獨一個避震去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