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表現好的車跟日常騎乘有正相關嗎?

完全不會,塑膠車只是個代步工具,順順騎、省油、毛病少點 ,符合這些就可以了。


阿嘛坤卡 wrote:
不知道各位買這種比較旗艦的速克達的時候是否也會參考賽道成績?
阿嘛坤卡 wrote:
台灣是機車王國,準確...(恕刪)


世界各大賽車競技,從四輪到兩輪到自行車,都可以看到各大車廠的參與

這是附加的行銷價值,對車廠來說當然有正關係
不雨
尤其世界頂級賽道台七乙與阿婆灣
JJ Ch
可是我們只有速可達小圈圈自己比吧?又不像捷安特美利達那樣 真的才是台灣之光 等級還差太遠 等到台灣真的有可以跟本田和山葉比的車廠出來再說吧
傑洛米168 wrote:
世界各大賽車競技,從...(恕刪)


但賣的好的都不是賽車

但樓主與台灣機車廠都是拿市售車來比賽

日常需求跟賽道需求就是不同,除非是打算要飆車...
車子如果能在賽道上常拿冠軍,
表示這輛車体質很好,
看看某些汽車,過個彎整台就翻了,
但同樣的速度過彎,為何某些車就不翻?
同道理拿到機車上講也是差不多,
這種賽道常勝軍,
不管是煞車、加速、過彎穩定性都是水準之上,
比入門國民車整体上,安全性更高一點,
尤其高速行駛或煞車下可能造成的甩頭等等問題,
高階車款上比較不容易發生,
畢竟入門本身的設計就只是讓你單純通勤用,
一但如果拿來高速行駛,就會跑出一堆毛病。
別傻了,如果是A組賽事怎麼可能會有啥相關!

那已經是只有外殼相似而已,其它幾乎都不是原車了。

就算是N組好了,裡面可以做手腳的地方也非常多!

基本上只要改變過原廠設備,車子的特性就跟著改變了!

嚴格說起來已經不能跟市售車關聯性連通一起。

除非這賽事強調就是市售原廠組覺得沒動過任何一個地方!

但⋯⋯那還賽個屁啊⋯⋯
orea2007
WSBK雖然也是改很大,但所有參賽車輛都需維持市售原廠結構與設計,對於碳纖、鈦、鎂合金等材料有明確的限制,如車架、車手、前叉、輪軸、搖臂、搖臂軸心等,都禁止使用鈦合金製品,碳纖維輪框也是不允許的。
正相關我覺得銷售比較有相關
買車都覺得那台車都冠軍一定很好騎錯誤觀念
然後在馬路上撞車的撞車在山路摔車的摔車
最後那台車就背上猴子臭名
你們要想想車廠只是給一個基本平台給比賽車行
車子底子是好但真正後續是車行跟車手技術硬才是重點剩餘是運氣上問題
後續調整很多都是靠車行去配合車手做好調整
你一台市售車要怎麼跟賽道車比?
比賽車避震器一定有換過也調整到符合當下賽道的設定
台灣路面狀況爛甚至比賽道的路況差
完全不能比就算改避震器好了買同等級但設定最多了不起6~7成對付路面狀況
賽道車最差設定有8成除非你市售車只專門跑特定山路不然很難達到跟賽道車同等狀況
因為你市區路況也要做調整而且市區路況很糟糕
因為有很多突發狀況是馬路上特有賽道上不可能有的狀況
真的不要以為買台TSR的冠軍車種就像那冠軍一樣
以前勁戰是常勝軍結果路上一堆摔車
現在Jet狀況跟以前勁戰狀況一樣
pipimu wrote:
先不說那些車表現好不...(恕刪)

那是個人心態問題
還有對賽車運動的錯誤理解造成的
1.能在賽場勝出的車,代表車輛體質有一定水準。
倒不一定是多會衝。
直線很會衝但是車體剛性不好,過彎要大幅降速不然就是摔車。
這樣的車再會衝都拿不到勝利。
2.如果是場隊,觀眾就會認為車廠品質不錯,可以撐過嚴苛考驗。
你性能好,但是都是故障完不了賽,也是枉然。
通勤機車會考慮的點有些跟賽道表現蠻符合的,好騎、動力夠、安全這些都是,當然如果可以附帶省油更好,JET系列就都有符合,蠻厲害的
我不太會看賽道表現 不過如果賽道的表現好基本上 也可以影響到市場銷售量 現在看到路上一堆JET SR 山路上幾乎都JET SL+ 的情況來說 他們的表現真的很亮眼
jet 158感覺就是蠻好的例子, 原廠用賽道數據改好一台車出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