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un wrote:只要不急煞,哪種都可以。若是急煞,兩種都可以鎖死,重要的是ABS,而不是哪種煞車。另外,如果騎車老是含著煞車,只能說大爺您錢多。 那東西是近幾年才有的以前的機車哪來這種東西,輪胎才是最重要的一堆人根本沒在顧輪胎,沒氣甚至變光頭胎也不知道鼓煞鎖死有難度以前G3後鼓常常力不從心,詢問機車行說換好點的煞車皮再不行整個鼓煞要換掉而且鼓煞變因太大,一堆不調煞車的按到底的制動力搞不好不到碟煞的1/4遇到很多人煞車都是快壓到2/3才開始有感覺路上煞的住才奇怪
言之有理鼓煞的分汞較小,對零件的精度要求也比較低,製作成本也低,但是來令片面積卻較大,與煞車鼓的摩擦面大,制動力道較強,雖然不利於高性能車款的激烈操控,但對於載重的車輛而言,卻是主流制動系統,也因此我們常常看到路上的大客車或是拖板車,大部分都是以鼓煞為主,但是因為鼓煞的熱能較高,所以散熱與排放粉塵的能力也明顯較差,因此大客車常常會配有水冷散熱系統,就是為了解決散熱的問題。所以鼓煞的優點就是便宜、成本低、汰換容易、零件耐用度高、煞車力道好控制,但相對的也因為散熱與粉塵的問題,對很多高性能的跑車或是性能車款而言,就不是一個良好的選擇了。
鼓煞不保養:煞不住直接撞碟煞不保養:咬死直接下去有正常保養都沒問題其實鼓煞真比較好顧且省錢每1000調煞車線,5000拆輪胎清輪鼓起步後急煞(2~30km)力道還是夠把輪胎咬死小打滑碟煞難賺,很多店家最多只換油都放到後面壞了才要求全換有概念的店家會保養,但反應成本,碟煞就是要花錢顧之前就等綠燈時遇到一位比我快兩個車身提早起步,然後被對向左轉轎車關門,他輕壓煞車就直接親地板了,我在後面覺得是很好煞的距離...直覺又是那個前輪碟煞搞事...(哪牌不想說,但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