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為什麼有些人的機車要改避震器 ? 騎乘起來的感受真的有差嗎 ?

差很多
我一牽到直接換輪胎
避震也是最近改的
突然覺得當時應該貼點錢上一個等級的
因為 這輛買菜車
是單支避震 主打省油
所以才會 更有討論性
它真的不是 運動車款
不過它的價位 是多數人比較接受的價位
可能因為買的人多 所以討論性高
也是種樂趣吧 !
PUBG_450 wrote:
我目前騎乘使用的機車是 三陽的全新迪爵125


這表示迪爵125的避震器至少有70分以上所以才會這麼問吧~

有些廠牌十多萬的車原廠避震是能讓車主震到內傷的!這能不改嗎?改完至少有60分,起碼堪用啊。
改避震原因
1.車主過重....一般新車試乘人員不會找過重的,且避震也是調校大眾化的軟硬度
2.壞掉或漏油
3.曾經改裝過,潛意識喜歡硬朗感覺(但自己本身不知道自己喜歡用硬的避震),改裝都是硬的,只有極少廠商設計偏舒適取向,曾改裝過後再用回原廠就會不習慣,然後換了改裝又再抱怨太硬太跳很多這種奇耙人
4.不太換輪胎或對輪胎特性不太瞭解的人
5.胎壓未依原廠規定設定,而是打輪胎上面寫的建議胎壓,通常都會過硬,原廠都是依照車架車重配重適合胎壓
6.有負載需求,例如裝後行李箱或載人等足以改變配重的事實
7.改過吊架或襯套,襯套或吊架改硬前岔就會體感變軟,反之襯套或吊架改軟,前岔就會體感變硬
8.只單純改前避震或後避震或避震油或內管,避震是全面的只改前或後或單零件就會改變,例如只改後避震前避震就會體感變軟,因為前後不協調
doremicheng
"自己本身不知道自己喜歡用硬的避震" -> 真的有這種人, 同事號稱"路感清晰"又"軟Q"的改裝愛車, 身高體重跟我差不多, 試騎一小段, 跟鋼管一樣. 難怪路感清晰, 震到身體軟Q [XD]
改裝最有感的就是懸吊輪胎
我都是騎一些老車,有化油一代戰跟二代戰,還一台老50dio,跟一台Yamaha 07其中有2台超過20年了,有3台都有改避震,個人偏好鯊魚,因爲用不壞.
主要還是要看你所在區域而定吧
後輪為小馬胎,胎壓為31psi左右,目前使用總里程,約為7679公里;

年初換上GX-T後避震,已使用里程約為5670公里,目測後輪可用到9000公里以上。

後輪情形


後避震



FNX裝GX-T,要修後擋泥板內側,才不會影響到避震器的作動;

高低速調整旋鈕,和擋泥板距離很一敗

六角為低速,三角為高速

回彈旋鈕在彈簧下方,沒拍到...

補圖:
回彈旋鈕



內土除這地方也要修,怕氣瓶會卡到

---------------------------------------------
預載是出廠就設定好,所以沒調整,下沉量也是介於1.5~2公分之間。

目前設定,全關後增加阻尼

低速:共25段,目前開6段

高速:共?段,目前開3段,因為不好調,所以沒計算總共有幾段

回彈:共31段,目前開9段

後避震調整好後,再調整前避震,以達到平衡!

以上供參考
hjfrank
酷! 這一款可調式的後避震器,售價多少錢?
lls613
當時換好像23000一組,比GP6 H/L便宜;因為Bazooka 4.0的售價超出預算,所以選這款。
有差
說沒差的應該是沒碰過改過的
最便宜改法前叉換內管後避震器用入門的就好
因為你避震器是依照你的體重設定
騎乘舒適感會改善很明顯
就像前叉用原廠碰到坑洞你會感覺到撞進洞的感覺
有換會明顯改善這種問題而且會比較舒適
基本上你用預載環或小饅頭
你騎市區一趟就知道了
PUBG_450 wrote:
我目前騎乘使用的機車...(恕刪)

代步車而已
不要功能失效就可以
花太多錢改裝不如買的時候直接買頂配
改裝就是浪費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