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19分
文章編號:87939050

個人積分:2523分
文章編號:87942617
1.車主過重....一般新車試乘人員不會找過重的,且避震也是調校大眾化的軟硬度
2.壞掉或漏油
3.曾經改裝過,潛意識喜歡硬朗感覺(但自己本身不知道自己喜歡用硬的避震),改裝都是硬的,只有極少廠商設計偏舒適取向,曾改裝過後再用回原廠就會不習慣,然後換了改裝又再抱怨太硬太跳很多這種奇耙人
4.不太換輪胎或對輪胎特性不太瞭解的人
5.胎壓未依原廠規定設定,而是打輪胎上面寫的建議胎壓,通常都會過硬,原廠都是依照車架車重配重適合胎壓
6.有負載需求,例如裝後行李箱或載人等足以改變配重的事實
7.改過吊架或襯套,襯套或吊架改硬前岔就會體感變軟,反之襯套或吊架改軟,前岔就會體感變硬
8.只單純改前避震或後避震或避震油或內管,避震是全面的只改前或後或單零件就會改變,例如只改後避震前避震就會體感變軟,因為前後不協調

"自己本身不知道自己喜歡用硬的避震" -> 真的有這種人, 同事號稱"路感清晰"又"軟Q"的改裝愛車, 身高體重跟我差不多, 試騎一小段, 跟鋼管一樣. 難怪路感清晰, 震到身體軟Q [XD]


個人積分:49分
文章編號:87947432
年初換上GX-T後避震,已使用里程約為5670公里,目測後輪可用到9000公里以上。
後輪情形

後避震

FNX裝GX-T,要修後擋泥板內側,才不會影響到避震器的作動;
高低速調整旋鈕,和擋泥板距離很一敗
六角為低速,三角為高速
回彈旋鈕在彈簧下方,沒拍到...
補圖:
回彈旋鈕

內土除這地方也要修,怕氣瓶會卡到
---------------------------------------------
預載是出廠就設定好,所以沒調整,下沉量也是介於1.5~2公分之間。
目前設定,全關後增加阻尼
低速:共25段,目前開6段
高速:共?段,目前開3段,因為不好調,所以沒計算總共有幾段
回彈:共31段,目前開9段
後避震調整好後,再調整前避震,以達到平衡!
以上供參考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