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陽機車 SYM 以長期好評的 Z1 125 車系,推出縮小版的 Z1 Attila 125,以相近的引擎結構,加上縮小化的車身,力拼小型速可達的競爭市場,Z1 Attila 125 作為三陽旗下第一款具有六期標準的車款,車輛配備 Clean Power 引擎系統,能讓車輛的汙染排放降低更多,小車身擁有大幅度改變,重新設計置物空間,並搭載現代智慧型手機非常需要的 QC 2.0 快充端子,在一片 125 價格向上看齊的同時,Z1 Attila 125 成為少數瞄準中低價位消費族群的全新車款。
而在發表時,SYM 三陽機車即當場進行媒體試駕活動,對於在賽道上騎乘,小編認為有許多不足之處,加上發表會的整體時間較短,所以在當時也有預告將會有這篇深度測試,這次除了著重於外觀、功能性,還有傳動解析以及加速實測、道路實測等,讓大家能夠更清楚 SYM Z1 Attila 125 不只有車身尺碼縮小,同時配備也是基於 Z1 提升所推出的全新車款。

本篇文章也將進行分章節介紹,有興趣者歡迎點選下列連結進行跳章。
一、外觀與功能
二、引擎與懸吊
三、細部剖析
四、試駕
五、結論
排氣量:124.6c.c.
引擎形式:四行程 SOHC單凸輪軸單缸二汽門空冷引擎
缸徑行程:未提供
壓縮比:未提供
最大馬力:未提供
最大扭力:未提供
變速方式:CVT無段變速系統,乾式離合器。
啟動方式:僅電啟動
油箱容量:5.5L
煞車系統:前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180mm 固定碟盤。
後輪鼓式煞車,130mm 規格。
懸吊系統:前潛望式正立前叉
後上吊架雙槍避震
輪胎規格:前輪:3.50-10
後輪:3.50-10
長度/寬度/高度:1810mm x 687mm x 1080mm
車重:110kg
座位高:750mm。
軸距:1255 mm。
電瓶型式:12V / 6Ah YTX7A-BS or GTX7A-BS。
|
- 左側
- 右側
- 車頭
- 車尾

車頭造型非常多線條,看起來讓車頭層次感更豐富。

大燈使用傳統鹵素燈泡,並未使用 LED 大燈,大燈規格為 HS1 35/35W,屬於非常常見且容易更換的形式。
- 大燈關閉
- 近燈
- 遠燈

斜板上方則有方向燈與 LED 小燈組,LED 小燈組只要開啟小燈就會點亮,方向燈則是使用橘色的 12V 10W 鹵素燈泡。

斜板中央上方有著能夠識別車款的 Z1 Attila 字樣,Z1 Attila 的 Attila 還是以紅色的字體標示。

正中央則有著 SYM 的廠徽,也是目前旗下產品統一使用的廠徽。

騎士的視角部分,因為小型化車身配置,所以所有位置都變得有點緊湊,不過中央倒是使用新的儀錶板設計,有點類似 Fighter 4V150 化油 + GT125 / RX110 款式,待會會有更詳細的近照。

左邊把手部分,把手有握把角度調整,因此能夠更合手,左邊開關則有遠燈/近燈切換開關,不具有超車燈功能,下方則是標準的方向燈與喇叭按鈕,左邊後煞車拉桿為黑色漆面處理,無可調功能。
- 日間儀錶板
- 夜間儀錶板
- 電壓
- 總里程
- 時間
- 單趟里程
- 機油里程

右邊把手部分,油門把手也有適形處理,能夠比較合手,不過這組把手的寬度比較不適合手掌能輕鬆抓起一顆籃球的大男生,但對於女性騎士則是非常貼心的設計。

中央置物機能以及鎖頭部分,雖然車輛已經小型化設計,但是該有的置物空間一樣都不少。
- 油箱外蓋
- 油箱開啟

中央置物掛勾平常沒使用可收折,需要使用時再拿出即可,但沒有配置防跳脫機制,所以建議掛上的物品可多纏繞幾圈,以防被台灣的路平專案給震掉。

前置物箱部分,左邊能放入一組擦拭布,右邊測試能放入一罐 600ml 寶特瓶,手搖杯飲料中杯以下也可以放入。

鎖頭部分,配有磁石鎖防盜機制,可由鎖頭控制電門啟閉、龍頭鎖、車箱及油箱蓋。
- USB 充電埠
- 可支援 QC 2.0 快充

腳踏空間部分,Z1 Attila 腳踏空間長度表現還不錯,小編穿著 US 11.5 號鞋子,還能夠平踩,當然斜面的部分還是有所限制。

Z1 Attila 125坐墊算是小型速可達中比較長且舒適的坐墊設計,前坐墊座高為 750mm,以身高 173cm 的騎士來說綽綽有餘,因此女性族群 150cm~165cm 想必不成問題。
- 車箱
- 放入安全帽與手套

車尾後扶手處,可以看到這次 Z1 Attila 125 使用的分離式後扶手,這次設計有考量到女性族群的車輛挪動需求,所以特別設計比較不容易咬手的造型,達成省力後扶手用途。

車輛側面部分,透過從腳踏下緣延伸至後端的線條,塑造出車輛的流動感,Z1 Attila 的 Z1 還是使用立體銘牌。

後扶手的尾端也有妥善收尾,而且後扶手尖端部分不超過尾燈,也比較不容易造成其他用路人的困擾。

踏板使用飛旋式踏板,壓下後即自動彈出,收折只需推回原位置即可。

車尾燈為兩端鹵素燈泡,搭配中央 LED 小燈與尾燈組,煞車時提供足夠的照明,提醒後方來車。
- 壓花土除
- 壓花側條
- 壓花胸蓋
|

SYM Z1 Attila 125 作為小型化車款,但是車輛的配置依然不馬虎,前叉使用 31mm 款式,不像有的小型化車體使用 29mm 或者 27mm,31mm 能夠獲得更穩定的騎乘感受。

前輪煞車則是使用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180mm 固定式浪花碟盤,不過很可惜的是,SYM 在 Z1 Attila 125 上並未使用慣用的金屬煞車油管,反而配置塑膠煞車油管。

前輪輪框使用五輻設計,而且如果有的人覺得眼熟,那是正常的,因為這顆輪框也正是十幾年前 Attila 125 使用的同一組輪框,只是輪框的烤漆顏色改為黑色而已。

前輪輪胎為正新輪胎的 C6172 系列輪胎,輪胎規格為 3.50-10,胎紋可以參考右側,屬於比較街道使用的胎種。

接著來看到引擎部分,這次 SYM 並未正式公開引擎的輸出細節,但是可以確認的是這次在排放汙染減低下了不少功夫,因此 SYM 也將 Z1 Attila 125 的引擎稱為 Clean Power 引擎,同時也是符合六期環保的引擎。

從引擎右側,可以看到空濾進氣歧管中央有一個特殊的共振回壓腔,待會細部說明時還會解釋到這部分的用途。

另外就是為了提升低速扭力,全新設計的進氣岐管,整體長度比起常見的款式長很多。

右邊可以看到懸吊系統,Z1 Attila 使用下懸吊設計,加上雙槍後避震器,這在小型速可達上也已經快變成標準配備。
- 排氣管防燙蓋
- 壓花防燙蓋紋路
- 偏外擴設計

引擎左面部分,傳動蓋這次沒有分內外蓋,直接就是以一組傳動蓋體遮蔽內部組件。

後輪的左後避震器,這次避震器並未設有預載可調,這也是比較可惜的部分之一。

後輪使用直徑 130mm 的鼓式煞車,所以後輪下方還保有鼓煞調整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內部更容易清理,Z1 Attila 配有後輪內土除設計,這樣洗車時就輕鬆許多囉!

後輪配胎也是由正新輪胎生產的 C6172 系列輪胎,規格與前輪相同,也都是 3.50-10。
|

Z1 Attila 125 這次搭配許多新的組件,包含 CVT 傳動系統也與 Z1 125 有著小幅度不同,因此我們來到車行,準備將 Z1 Attila 125 的重點部分拆開一探究竟。

這次 Z1 Attila 125 配置方面使用新的 Keihin 京濱四代噴射系統,所以節流閥上不像他牌會再會有一顆大大的 ECU 影響置物空間,同時也因為集中化設計,整流器改至車頭斜板內,ECU 則改回後端。
- OBD1端子
- 僅使用四線
- 可連接 ELM327 裝置
- ECU位置
- Keihin 京濱四代
- 端子形式

接著來看到引擎進氣管線部分,非常特殊的共振回壓腔就在進氣管線途中。
- 進氣歧管
- 共振回壓腔
- 拆卸歧管量測

從節流閥到歧管的長度也不短,用意的確是讓低速扭力提升,而且這段鑄鋁件還有些微角度,可以避免干涉引擎組件,從噴油嘴的位置也能看到是直接往缸頭進氣端汽門噴出,提升燃燒效率。
- F81 短噴油嘴
- 六孔噴油
- Keihin TPS
- 節流閥面
- 直徑 30mm

從汽缸頭端可以看到一支進氣汽門部分,礙於時間無法量測規格提供給大家。
- LR7D 火星塞
- 與常用火星塞比較

另外大家更好奇的傳動與空濾部分,接下來就進行分析拆卸囉!
- 空濾外蓋
- 外蓋內構
- 進氣位置
- 空濾總成
- 空濾正面
- 空濾背面
- 空濾箱
- 傳動蓋正面
- 傳動蓋背面

傳動室內前後都是 17 號套筒即可拆卸,統一規格好處理,而且我們可以從離合器外套上發現一些蹤跡。

將全部傳動零件拆卸下來後,我們帶給大家一些量測結果,讓大家如果想要對 Z1 Attila 改裝的話,至少可以知道哪些零件與哪些車款共用。
- 楓葉盤正面
- 楓葉盤背面
- 量測邊界
- 普利盤正面
- 普利盤背面
- 普利珠及壓板
- 單顆重量
- 總重
- 套管長度
- 套管直徑
- 皮帶編號
- 皮帶寬度
- 離合器總成
- 離合器蹄片寬
- 離合器蹄片長
- 離合器外套總成
- 離合器外套量測
- 離合器外套上標誌
- 離合器本體上標誌
|

發表會同時其實我們已經針對 Z1 Attila 125 進行賽道的試駕,當時對於車頭的飄忽不定感、車尾懸吊支撐性不足以及左右傾角方面表現不夠優異等有深刻印象,但是來到公路試駕部分,才發現到那真的是以賽道為前提才會感受到的問題,Z1 Attila 125 在公路試駕時,對於車輛的加速反應非常有感,尤其是每一次紅綠燈起步時,那種衝勁蠻值得玩味的!

彎道表現方面,雖然後懸吊還是略覺得支撐性不足,不過若不是以快速換位等方式操駕,單純論彎中支撐性還是可用範圍內,正常騎乘是沒有必要再另外更換改裝品,但是車頭的重量感還是有點太輕,整體配重非常偏後,需要花蠻多時間適應,才會放心以 Z1 Attila 125 做出稍微比較快速的騎乘。

當然,大家更關心的是 Z1 Attila 125 的加速反應,這次加速測是我們以 0-80km/h 加速測試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加速到 80km/h 實際上還是需要花點時間,但是都低於 15 秒,這樣的數據成果還可接受;直線加速測試有一定危險性,測試時請注意自身安全,並且請勿於公路測試。

另外還有一點,Z1 Attila 125 的煞車經過磨合之後,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加上 180mm 碟盤感覺足夠,可是煞車的手感方面還是覺得可以在好一點,也許更換金屬煞車油管會帶來更硬朗的手感。
|
小車體的 Z1 Attila 125 在全方面其實與現行 Z1 125 有不多相似點,反而有點像是全新車款,但是基於引擎設定,Z1 Attila 125 以環保顧慮換取動力,會覺得操控方面還是略輸 Z1 125,可是若把車輛新增的配備像是 QC 2.0 快充充電埠,或者車箱空間可放入一頂全罩式安全帽,以及最後再把價錢納入的話,Z1 Attila 125 其實是目前少數小車體 125 等級比較具有性價比的選擇;而 Z1 Attila 的阿蒂拉部分,若真說有連貫到之前的車款,小編倒覺得是喚起家人的心聲,Attila 125 當時那帥氣的外型與耐操的車輛結構,加上 Z1 本來就是超值 125 的代言,SYM 應該非常希望 Z1 Attila 125 能夠繼承這樣的傳統。

延伸閱讀:都會小跑車 SYM Z1 attila 125 媒體試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