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機車大廠SYM為慶祝70周年,決定挑戰自我,前往美國猶他州,那片以「速度聖地」聞名的邦納維爾鹽帶國際賽道 Bonneville Salt Flats International Speedway,挑戰速克達極速紀錄。這不僅是SYM品牌精神的展現,更是台灣機車產業實力的展現。

Bonneville Speedway 擁有廣闊的鹽殼路面,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其成為全球速度愛好者的天堂,吸引著各式古董車、跑車和直線賽車前來挑戰極限。面對如此嚴苛的挑戰,SYM集結了台灣各大零部件品牌,組成「MIT Pro Team」,展現台灣製造的堅強實力。這支夢幻團隊網羅了機車媒體 MotoBuy、賽車電腦專門家 aRacer Speedtek、頂級賽用潤滑油 Baset 貝斯力機油、高品質機車部品 Bad panda 千力摩有限公司、卓越制動系統 F.A.R brake system、頂尖輪框品牌 GPRO、人身部品專門家騎士館 HYOD、極限運動拍攝能手 Insta 360、燈系達人 JING SHING 金鑫燈藝、儀表專家 KOSO、值得信賴的輪胎品牌 MAXXIS、賽用避震器能手 MJP茂建科技、內燃機權威 SMRT 以及人身部品行家 SHOEI Taiwan 大橋總代理,陣容堅強,各司其職,共同為挑戰極速紀錄而努力。

為了征服 Bonneville Speedway,「MIT Pro Team」 選擇以 SYM 新一代 DRGBT 為基礎平台,打造挑戰極速的「征服者號」。DRGBT 輕量化且高剛性的車架,能有效控制車重並承受高速行駛的壓力;搭載的 Maxsym TL508 雙缸引擎,維持原廠設定,但配合 DRGBT 車架形式更換了直喉噴射系統、排氣系統和 aRacer 全取代 ECU 等部件,並以 VP MS109 賽車燃油和 NOS(一氧化二氮)作為增壓,將動力設定在輪上馬力 40ps,目標突破 GPS 時速 200km/h。此外,團隊更換為前13吋/後15吋的 Gpro 鍛造輪圈,並使用特製規格的 MJP 倒立式前懸吊和全可調後懸吊,有效降低車身高度,同時採用 FAR 特製套件,確保車輛在高速行駛下能安全煞停。

「征服者號」在正式出征 Bonneville Speedway 之前,經歷了兩階段的秘密測試。第一階段在 ARTC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的高速周回路段進行實測,透過不斷調整車輛設定,達到場地限制的最高速限 160km/h,確保車架穩定性。第二階段則來到 SYM 動態風速模擬底盤動力實驗室,模擬 Bonneville Speedway 的乾濕度、海拔高度和對應時速的風速,再次確認車輛的空氣力學和車架穩定性,為挑戰做好萬全準備。

完成測試後,「MIT Pro Team」從台灣出發,途經洛杉磯採買補給和組裝車輛,再驅車 1000 公里前往 Bonneville Speedway,正式展開挑戰。

Bonneville Speedway 的環境條件和在極限邊緣遊走的壓榨性能,讓團隊在挑戰過程中遭遇了許多困難。高達 1280m 的海拔,使得大氣壓力和空氣密度都較低,團隊花費大量時間調整 ECU 設定和解決冷卻液沸騰問題。此外,團隊也發現空氣力學對高速行駛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不斷測試不同的懸吊設定和騎乘姿勢,以求最佳表現。當中最始料未及也最棘手的是,鹽湖表面的鹽粒會隨著氣流附著在車輛內部,損害進氣系統和冷卻系統,團隊甚至需要緊急更換引擎和進氣套件。

儘管面臨重重挑戰,「MIT Pro Team」 憑藉著專業技術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最終以 GPS 時速 206km/h 的成績,創下 Bonneville Speedway BMST 官方 1.6 公里 500cc 級距,四行程 CVT 傳動摩托車最速紀錄,成功以台灣人組建的團隊,在這片速度聖地寫下歷史!

「MIT Pro Team」是台灣首支挑戰 Bonneville Speedway 的團隊,此次挑戰不僅是 SYM 70 周年的里程碑,更是台灣機車產業邁向國際的重要一步。 SYM 將持續挑戰自我,探索更多可能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最後附上官方熱血的紀錄短片!只能說,賣夢很容易,但要讓夢想成真,那背後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真的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交代清楚的!也希望之後能看到更多台灣的車廠、團隊,繼續用實力讓世界看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