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的是速可達重鎮,可以去查查世界各地摩托車的銷售量,
美國.日本.歐洲加起來還沒台灣的銷售量多,
所以速可達日商在台生產是很可以理解的,
另外就是suzuki,一般都是在日本設計,但是引到台灣後,
會在台灣修改局部外觀及生產,三角設計算是國內的交通工具設計龍頭之一,
http://www.deltadesign.com.tw
除此之外,國內除了速可達外,250C.C以下ATV設計也相當的有經驗,
YAMAHA則是在台灣設計和生產,
我想捧YAMAHA而批雙陽的文章就大可不必了,半斤八兩!
雙陽有雙陽的好處,YMT或SUZUKI也有他的優勢,
當然買VESPA也是有他的好處!
10年前的迅光(風光)125和現在的勁戰(勁風光)125進步多少?
10年前的星鑑125(12PS)150(13PS),和現在GSR進步多少?
10年前的三冠王125,150和現在G5進步多少?
10年前的巡弋125,150和現在FT進步多少?
真的是半斤八兩...
要便宜又要傾角,要速度...
KYMCO EGO150(6萬辦到好)&250(8萬辦到好),是不錯的選擇!
非常非常的認同樓主的看法~~
這個問題真的是很大的問題.而且每次討論到類似問題.就有很多Y迷跑出來自打嘴巴
有時很想說Y牌真的該進步了.不要這麼看不起台灣市場...但是到後來很多人都跳出來....就不想說了
Y牌做的品質真的是比較好.組裝也比較好.設計也比較好.我爸也是Y迷.他常跟我說他的機車10幾年呢.還是很有力
不像我的車(光陽7年)哩哩辣辣的..
可是呢.我爸的車大修過幾次.我的光楊沒大修過只是小零件真的常常換..雖然我爸的車確實比較久
但我的里程比較多.
原本換車想聽我爸換Y牌..可是看看規格就不想買了(其實想買150的.Y牌卻"不會"出150的)
不會為了12吋而12吋...那是酸葡萄心理吧
騎過12吋再去騎10吋就知道差很多了.說改裝就行了..別鬧了~~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但打電話去問了後
你不會想換的.乾脆貼錢換台大的好了..
馬1超貴明明125卻跟180差不多貴.舊馬2- 17萬多可以買500CC的了.新馬2聽說30萬.....
若明明看不起台灣市場不進步不跟市場需求走.就有人說經典一部就夠..那你去買野狼125阿超經典的
超耐超~~GY6也很經典阿.為何兩陽用GY6卻被批不進步.Y牌卻是經典..
有人說Y牌50CC水冷這種技術拿來做125.150...


我想說光陽也做到了..但是呢Y牌不會拿來做150的
不過雖然如此Y牌重機的技術真的好很多
磨中柱有何不可??磨個4秒機機叫也是能轉彎阿.要傾角去騎賽車阿
若說兩陽車定位很怪.馬車定位不怪嗎?明明速客達卻沒腳踏板的便利性那跟嘻皮車有什麼差
不過光陽也是學他們的

不過人體工學的設計是兩陽怎麼學也學不起來的.Y牌真的要加把勁再不進步
到時還會剩下多少Y迷??
,也都不錯啦~
,這兩款配備小弟個人覺得應該要成為必備配件耶!(安全性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