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翻討論區與區外的網頁。我發現Y牌在日本或是歐洲的產品似乎突破性比較大,也常有一些讓人驚豔的產品。但是對比台灣,Y牌的腳步始終裹足不前。競戰/GTR始終徘徊在改顏色與推出復刻板之間,也從不強調引擎出力的革新與扭力的改進。CUXI更是如時裝展示般,不斷的推出換湯不換藥的配色與限量版烤漆。馬車永遠就是那台125賣到老。250貴貴賣。以五期環保來說,這事早已確認已久,各廠也有許多時間進行規劃,但直到此刻其他兩家都已經推出主力層級(125~150)的產品。而Y牌卻只能推出一台水冷50,感覺像是應變不足下的急就章(50cc需要水冷???是在暗示說他可以改一改就變成150cc嗎?)
或許Y牌認為固守市場比開拓市場重要,尤其是GTR i-card的失敗讓公司策略更趨保守。只是這樣下去如同水煮青蛙般,等到察覺危機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si3568i wrote:
翻了翻討論區與區外的...(恕刪)
Vino50為了提高出力拉高壓縮比,為了引擎壽命著想才改用水冷
所以事實上有他的考量
我倒不認為Y牌裹足不前,耐操好車一台就夠了說真的
(君不見GY6的濫觴....)
富有正確實用的設計感才OK阿
看日本跟歐洲取向的產品對於台灣客來說沒啥用
市場定位不同,消費客層的口味也不同
有興趣可以看看歐洲新天鵝的廣告,氛圍整個跟台灣強調運動性還差滿多的
速克達在國外本來就只是代步好用就好,誰在管你殺不殺.尾速多少的....
但台灣不一樣阿

反過來想,在台灣可以接受像X-max那類車款的阿桑應該也不多
(新天鵝我倒是看到不少阿桑騎著在送貨)
馬車是真的賣很久了,我也覺得是時候來台新車款
但說到不換引擎,我得說XC100系應該也出得夠久了

那個中柱....我上次在路上碰到一台RSZ還是有那個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