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度會定型 ? 一般是指舊車騎了幾萬公里 , 普利盤磨出溝 , 導致時速卡在50~60就上不去 . 這時就要換新的普利盤等等 , 這算是正常零件損耗 , 騎幾年才需要換一次的零件 , 不值得重視 .
噴射車的電腦有學習功能 , 常常油門一敗飆車 , 會變得耗油但馬力強 .
- 時速40~50慢慢騎 , 馬力會弱一些 , 但是省油 , 而且騎上烘爐地 , 油門還沒轉到底 , 就已經衝到髮夾彎了 . 所以馬力減弱的部分 , 順順騎的一般人不用在乎 .
遇到紅綠燈停車,綠燈起步後往往也要注意看左右的來車,才敢摧油門前進!所以起步強不強好像也沒這個必要?
- 對呀 , 起步越強越耗油 , 輪胎也更容易磨損 .
安全駕駛 , 安全又省油 .
大概只有跑省道的時候,前方都沒有車子時,才會想說騎個7、8、90公里來爽一爽!
- 我也只騎40~50 , 靠邊騎不會擋到超車路線 .
v2騎了1萬4千公里 , 到西濱快速道路時小飆一下 , 加速還是很快 , 時速輕鬆上表速100 . 然後就上不去了 . (不敢再飆下去...)
所以說,特別去比較這些真的有意義嗎?
- 代步車不需要在乎這些 . 順順騎就好 .
pp2016 wrote:
剛剛我看了這討論區...(恕刪)
這問題問我就對了,大約2年前我的機車還是1X年的野狼125時,我市區大多騎40~50km,主要就是因為老狼騎到70~80km就震到受不了,破60km後就感覺整台車煞也煞不住,彎又彎不過,那時候只敢騎在最外側車道,因為內線的車流均速跟不上,有時不小心騎到汽車專用道就嚇得半死,一台一台汽車飛快的從我身邊刷卡過去,光是風壓都讓我喘不過氣!
後來呢,覺得老狼真的快不行了,買新車時,考量路權入手了黃牌羊,也不過260幾cc,
結果我感覺跟騎野狼跑到40~50km一樣的感受時,錶速已經70~80km了,
感覺跟騎野狼跑到70~80km一樣的感受時,錶速已經13xkm了(喂~~~~),
騎內線的感受更是跟過去有天壤之別,從過去嚇得要死,變成經常都覺得前車太慢(被毆飛~~~~)
不過整體來說,我覺得就安全性而言,以前騎野狼125的那種方式,真的還是比較不容易發生事故,
雖然不是所有的情況都是如此,比如說跟上車流速度才安全,或是說外側車道有一堆小黃跟公車等等,
但整體而言,十次車禍九次快這句話確實是有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