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的確經典 但不用過度神話

絲絨黑 wrote:
我記得 SYM RV150-DX 推出來, Y馬車125 銷售就直線下滑了.
現在RV150 -> RV180 -> RV180euro 還活著.


RV150是在2001年上市的,一上市月銷售量就超過馬車125及APEX 150的總合,讓馬車125的銷售量開始低迷不振,即使改成噴射板後依然無改善,使YMT不得不停產。

最特別的是,連設計台版馬車125外型的華裔工程師David,自己也去買了一台RV150當坐騎。

Majesty 125最早也是一台都會通勤用車,由法國MBK公司研發

後來是交由台灣YMT自行研發外型,才有台版Majesty 125。當時台灣日籍山葉總經理也說受限於台灣不能山產150以上車種,所以製造了這台休旅功能受限的休旅125,待他日台灣開放排氣量上限時,請大家支持真正的休旅車Majesty 250的上市。所以一開始YMT即將馬車125定位為重車未開放前的過渡產品,但這台車當時也幹掉了勁150等休旅嬉皮的銷路,連自家的跩哥150也一起幹掉了。
fooffooffoof wrote:
中肯+1日本可以大大...(恕刪)



老實說我不太想在網路上留言了
剛去聚會回來跑了大概200~300公里吧
沒有體會過馬車的好
都會講自己的一套言論

有龍骨不能RV?
當然可以啊...
屁股準備長痔瘡而已

S-MAX我確定此生都不會碰
買PGO的地瓜150都還比較好
同樣平地台還有同樣是水冷引擎
動力比較強還有ABS可以選配
短軸距還比較好停車
以及不用多繳一筆稅金

kmunatural wrote:
RV150是在200...(恕刪)

台規馬車125跟台規FZR一樣
都是因應台灣而生的機車
前者經典在當時重車還沒開放時
最像休旅型速克達的樣貌
後者經典在當時重車還沒開放時
擁有V型雙缸以及最接近跑車的樣貌

馬車125是修改自一代馬車250的各部組件
連碼表都非常相似
神R君 wrote:
老實說我不太想在網路上留言了
剛去聚會回來跑了大概200~300公里吧
沒有體會過馬車的好
都會講自己的一套言論(恕刪)



看來你是都沒認真再看文章喔 我已經換過兩台馬車了

我與盲目的馬迷最大的不同就是

我從沒有說過馬車是爛車或不想擁有它 我是騎了至少六年的馬車才說出我的心得

況且我也沒有誇張 更沒有說因為這些缺點馬車就是爛車 只是說他有些東西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

而你現在就在發誓此生不碰SMAX 用看的就可以批爆它 說真的不過是台機車而已

人生何必如此短淺?



學生時代擁有馬車的時候也數次出遊過數百公里

騎馬車屁股就不會酸嗎? 不會痛嗎? 騎沒龍骨的就會長痔瘡?? 真的別再神話馬車了

再加上我實在不是機車迷 過百公里的遠程我還是開車就好了

保證比什麼機車都舒服



fooffooffoof wrote:
馬車在1998年的確是不小了 但可惜現在水準來看就是不夠了



fooffooffoof wrote:
我現在這台GTR AERO已經操了2年 目前連個"鬆動"都沒有



看完這段讓我想起一段台詞

[你拿明朝的劍來斬清朝的官~?]

馬車推出的年代相對於其他同年代同級國產車可是 [帝王般的規格]
現在這台 155 跟其他國產車比起來是啥咪碗糕~?

我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傲視現代同級國產車的實力
是不配叫做 MAJESTY 的
改名也好
改了名比較不會被笑名不其實
馬中出赤兔 人中出拉拉

特務羊毛 wrote:
看完這段讓我想起一段...(恕刪)

所以小弟致力於完成夢想中的majesty 除了沿用歐規後碟及重新打造適用性更高的排骨,引擎強化的部份,甚至缸頭都已有方案重新打造,要說缺點無法改進的部份,便是油箱下移的關鍵,目前還是沒有比較方便完整的方案!
而新款車要與其他廠牌同等級車款比較,配備上實在是沒有什麼贏面...
單單傳動規格部份1998年來majesty 125仍贏過目前125級所有國產速克達




另增加成功流用RCK無修改後輪框,皇帝加上雷帝的雙帝版後碟組!
特務羊毛 wrote:
看完這段讓我想起一段...(恕刪)


好怪 你拿馬車優點比新車就可以

我拿新車優點比馬車就不行?

馬車在1998年是帝王沒錯 但現在是2013年

就事論事 如果馬車125退去1998年出的光環

現況來說真是一台好到無可取代的車子嗎?


也是 馬S在台灣改名也是正確的 不然盲目馬迷又要把他莫名其妙批爆了

回著回著也是沒意思 反正都跳不出

"這台車沒有資格叫做Majesty"這句話

不再對此討論串做回應了

我最後一次說 馬車是台好車 是台經典

但不用過度神話(比方騎200公里屁股不會痛這種鬼話) 他不過是台125而已







fooffooffoof wrote:
好怪 你拿馬車優點比...(恕刪)


我發現你好像沒把我的回文看得很清楚
我拿來比的都是同時代的車 (野狼&兜風)
什麼時候拿新車比了?

我也不想回應了,都快吵起來了...
馬中出赤兔 人中出拉拉

fooffooffoof wrote:
2.置物空間小到不行+沒有前開放式空間
是的 很多人一定會說 這是1998年的車子 我拿這個來講也太嘴
但我就是要說 時代已經不同了 版上很多人口口聲聲說馬車125再版一定要買一台
但現在隨便一台125的置物方便性都遠大於馬車125 我馬車的置物空間後期真是用到很肚爛
連買的飲料都沒有地方可以塞 每天在台北通勤上班載女友 包包大一點就要用背的 下雨天就是悲劇...(恕刪)

這一點也是我2000年時棄馬車而就頂迅的理由。

馬車外觀真的很帥,那時讓我兄弟倆都魂牽夢縈,
但考量到台北市區日常通勤的實用性,
最後還是選擇了國內首創大行李箱+平地台設計的頂迅。

fooffooffoof wrote:
我還記得 每每版上有...(恕刪)

馬車的車重等同你載一個妹
你用125CC 等同三貼的狀態下
和150CC去比起步...?
馬車的傳動設定也不是讓你尬起步的

fooffooffoof wrote:
但不用過度神話(比方騎200公里屁股不會痛這種鬼話) 他不過是台125而已


真的不會阿
腰也不會酸
我還改低把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