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ha Axis Z 勁豪125 車主能給點意見嗎?

現在車是KYMCO G4 10多年了 所以想換一台車 因為現在車都太貴了這台還算平價可接受

請問騎乘的車主能講下優缺點嗎? 我身高171 腳放道地的距離還可嗎?以及省油程度?以前G4蠻吃機油的

或有沒有要注意的地方


更新 最後買了新迪爵 感受好半都有 但還是有點後悔 他剎車 水氣重 潮濕下雨時會GG叫 然後車廂太小了 以前我都放兩頂半罩 塞雨衣 還能塞些小物 現在不行了 如果再選應該不會挑這台了 可能會買旗艦車款
騎了11天勁豪

優點
1.安靜 (前一台GT125,剛牽也沒這麼安靜)
2.起步非常順 (看好多人留言說加速慢,感覺不出來慢,加速蠻正常的)
3.車廂實用
4.省油 (11天一共花180,加95騎了25x多公里,目前還2格,有比gt省)
5.外型不優 (不用擔心被偷,連車頭我都沒在鎖)
6.eco 前方小燈 儀表燈 都T10規格,且都很深,10晶以上LED都能放
7.非常輕
8.原廠座墊還不錯 每天上班騎30分鐘以上 不會不舒服 (GT會)


缺點
1.身高要夠
2.儀表燈 eco 前方小燈 都太暗 (全都自己DIY換LED了)
3.為了看見eco燈持續亮 會一直注意移錶 (危險)
4.沒時間跟電壓 (這點真可惜,不過能DIY解決)

騎程還不久 還沒碰到其他問題

想到時再補充
整台車最雞肋的就是那個eco燈.

平地騎幾乎都亮,但亮又如何?不亮又如何?會在意嗎?

沒踩發桿的車若將之改成電壓警示燈還實用些.
kaiyuu wrote:
現在車是KYMCO...(恕刪)

勁豪入手是買給上大學的家人騎的, 到現在也只騎10天.

油耗: 加過三次油, 92油耗個別是54.8km/L, 53.7km/L, 由於還在磨合期, 時速最多到60km/hr, 大多是40km/hr左右, 一半時間是雙載. 初步看來油耗應該是很省無誤.

動力: 買之前常看到網上有人講起步沒力, 我是沒有這種感覺, 目前為止都很滿意.

怠速震動: 買之前常看到網上有人講怠速震動, 我之前是騎電動機車的, 我都還可以接受, 停等稍久我偶爾會手動熄火就是了.

安靜: 怠速及巡航時引擎還算安靜.

車高: 我170停等都要墊腳, 不到160的家人在騎似乎也沒再抱怨, 也許習慣就好.

保養: 手冊寫2000km換機油, 但保養週期又訂2000km/3000km交錯, 我打算照保養週期保養.

等過了磨合期再來測加速及高速油耗.

munchen wrote:
車高: 我170停等都要墊腳, 不到160的家人在騎似乎也沒再抱怨, 也許習慣就好. ...(恕刪)


所以它是椅墊太高 還是車架太高 換椅墊能改善嗎

kaiyuu wrote:
所以它是椅墊太高 ...(恕刪)

坦白說我沒研究, 買車之前聽說可以改低椅墊改善, 但家人說不用, 我就沒再理會了.

kaiyuu wrote:
現在車是KYMCO...(恕刪)


不用考慮了

勁豪125

車廂大就夠了


個人老婆大人是在去年11月入手勁豪,因為偶爾也會騎到;所以分享個人的想法:

車高確實有點高,本人174也是要稍微墊腳,但是往前坐一點,其實是還好;不過老婆大人身高約164,騎起來也沒什麼問題,所以確實只要適應和習慣了以後就還好。
個人前一台機車是很早期的迪爵125,就是用這台迪爵去舊換新的;當時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在牽車的時候,勁豪125的車重比迪爵125輕很多,雖然勁豪看起來比較大台,但卻比較好牽。
停等紅綠燈的時候,迨速很安靜也不會有太大的抖動;起步也不會有抖動的狀況…不過這有待時間的考驗。
雖然我只是很偶爾會用到,但是勁豪真的還蠻省油的,我們是照建議使用92無鉛;但這部份我們並沒有做數據上的紀錄,所以無法提供參考,但是與家裡成員其他的機車比較起來,是真的比較省油。
我個人覺的目前唯一有一個問題就是,其他樓有大大在討論的,就是騎乘中車頭的車殼會一直發出像是鬆動碰撞的聲音,一直覺的很納悶這聲音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因為在騎的時候就會聽到,是還蠻惱人的。

以上就是個人很簡單的分享,希望有幫助。

s713021 wrote:
個人老婆大人是在去...(恕刪)


Q:騎乘中車頭的車殼會一直發出像是鬆動碰撞的聲音,一直覺的很納悶這聲音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A:YAMAHA本業是做樂器的.有聲音是正常的.


優點不說了…

說缺點好了…
1.外表不夠潮,國民車,好不好看,見人見智..
2.前剎細,粗細這也見人見智,我是打算用壞了再換粗一點的..

3.鎖點斷裂,目前己知的有一件說它是過坑洞而斷的,另二件是車禍斷的,對過坑洞導致斷裂,個人持保留態度,有玩家玩車急剎抬後輪再降下都沒斷了…
4.車頭有異音,本人的車無此現象,不少車友是塞海綿解決,有車友試過3M雙層背膠海綿比較好用..

5.車廂卡榫易斷,目前有二例,經圖片查看後,可確認是先天設計不良,而導致使用者如果沒注意直接蓋下的話,卡榫會被壓斷 (座椅開啟後,左右晃一下,你會發現它的連接處的外殼很軟,所以蓋下時,只要卡榫沒對好,偏了,就完了)



ChangArthur
請問這是什麼app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