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吃機油 、曲軸 、 缸頭⋯⋯等等 ,讓我歡喜讓我憂。
於是乎我果斷的跳槽離開光陽 ,想說山葉的車應該蠻耐操的(身邊朋友都這樣說⋯)
看來看去就Force 155最對我胃口

這是去年剛牽車時發的
Yamaha Force 155 微微開箱 (圖多)
這一年來對這台車的愛是越來越多
因為它不只是台車 ,也身兼朋友的角色 ,也是我攝影練習的好幫手
懸吊系統:
前懸吊在去年九月的時候更換了Z1內管,當時舒適度還蠻好的 ,自從今年三月的時候後避震升級為Fit Shox 掛瓶避震後 ,認真感覺到 「後面太舒適,凸顯出前面的不足」。
等看看年底或明年在升級前叉 ,畢竟一組倒叉不便宜


制動系統:
去年發開箱文時已經把前制動改為brembo 對四+金屬油管+NCY N12浮動碟

後來慢慢的逐漸升級
碟盤更換為FAR 赤鬼+BPM金屬來令
屆時前輪也更換為倍耐力 惡魔胎110/90-13

某天在網路上看到車友在拋售brembo 1098
價錢非常非常甜 、使用時間也不多
馬上下訂入手

(輻射卡鉗真的很帥~~ 1098+赤鬼碟盤+暴力虎金屬燒結
就在上個禮拜 ,來令、碟盤壽終正寢了
暴力虎的金屬來令制動力真的很強 ,但是攻擊性很大 ,碟盤也吃溝吃的不成盤樣

這次改用暴力虎複合式材質來令配BPM碟盤外加銨科cnc直推總泵


後制動則只換暴力虎的複合材質來令 、Far固定碟及金屬油管 (目前稱堪用⋯⋯
外觀:
把手把座更換為goworks 把座 EPIC握把+糯米腸

(原廠把手的高度及寬度 ,騎車騎久了手真的會痠)
後照鏡從原廠升級成風鏡前移

又變成Mg1828

後來還是比較習慣前移的視角 ,所以改為simota


視角比較(這是我自己的感覺):風鏡前移 > simota > mg1828
燈系:
大燈用的是燈匠魚眼(無惡魔眼)


尾燈原本用koso海鷗

但我覺得從遠處看辨識度不高 、怕後車沒看到我的煞車燈
而且我比較喜歡純煞車燈的版本
所以脫手海鷗 換成燈匠火之翼

剩下的小東西 如:後扶手 、輪框、烤漆排骨、傳動蓋 、內土除、後土除、短牌架、前土除⋯等 讓我們就看圖片吧














我比較偏向低調外觀派 ,整體色調要協調
不太喜歡過多的顏色 ,太跳tone
以黑色為底 、紅色為點綴用
Force 這台車真的是一台適合騎帥不騎快的車
現在只差前避震 ,整台車騎起來就很舒服舒適
而且不管怎麼拍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