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相信直列四缸車款是許多人踏入重機領域的誘因,美妙的聲浪與源源不絕的動力反應,是四缸車系迷人之處,而全整流罩造型則又是讓重機能帥氣吸引人的另一特點,由台灣本田引進的 Honda CBR650F ABS,引擎使用直列四缸水冷 648c.c. 引擎,最大馬力可達 83ps,但特別強調線性輸出與更適合日常使用的扭力方面,騎乘三角不像正統仿賽或者工廠賽車般戰鬥,而是更休閒使用的跑旅高分離把設定,車體座高僅 810mm,加上全整流罩設計,依然能讓心中熱血燃起,成為車友入門四缸有罩旅跑車款的首選。

許多人因為看到路上帥氣重機以及迷人身浪進而踏入重機領域後,反倒覺得四缸車款低轉無力或者全整流罩仿賽車款騎姿不夠舒適,CBR650F 從初代車款 1987 年開始就是主攻讓騎士更輕鬆好上手的直列四缸旅跑車款,CBR600F1 近 100ps 馬力讓騎士能自由發揮,接著 1991 年二代 CBR600F2 出現,將凸輪軸鏈條改置於側邊,後繼車款 CBR600F3 / CBR600F4 等都是針對馬力扭力及造型調整進化,但這些調整都還是讓 CBR600F 系列車款屬於高轉速型四缸車款。

直到 2011 年全新 CBR600F 出現後,馬力與扭力方面開始稍做調整,並且配備 NISSIN 單向三活塞與雙碟及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全新騎乘重心位置讓 CBR600F 獲得不錯評價,但科技永遠不會被滿足,車友們希望更好騎的 CBR/F 車款,本田經過深思熟慮後,將排氣量小幅提升,外型也稍做改變,成為我們今日要介紹的 CBR650F ABS,雖然就數據上,馬力有些微下降至 83ps,但扭力與轉速域變得更好操控,引擎整體動力線性也變得更好掌握,因此全新 CBR650F 相信也會是不錯選擇,關於 CBR650F ABS 細節,接著透過分段介紹來看看吧!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本篇文章也將進行分章節介紹,有興趣者歡迎點選下列連結進行跳章。
一、外觀與功能
二、引擎與懸吊
三、試駕
四、結論

2015 Honda CBR650F ABS 規格表

引擎:RC83E DOHC 水冷四行程直列四缸
缸徑x行程:67.0mm x 46.0mm
排氣量:648 c.c.
最大馬力:83ps / 61kW @ 9500rpm
最大扭力:63Nm / 6.4kgf-m @ 8000rpm
壓縮比:11.4 : 1
供油系統:HONDA PGM-FI 全電子噴射系統
變速系統:濕式多板往復式六檔變速系統
傳動方式:鏈條傳動
車台:鑽石型車台
前避震:41mm 潛望正立式油壓前叉
後避震:單槍中置避震,七段預載可調
避震行程:前109mm(4.3 Inch),後127mm(5.0 Inch)
輪框:鋁合金鑄造輪框
前輪煞車:雙 NISSIN 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碟盤直徑 320mm
後輪煞車:單 NISSIN 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碟盤直徑 240mm
前輪尺寸:120/70ZR17 M/C 58W
後輪尺寸:180/55ZR17 M/C 73W
防鎖死煞車:HONDA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搭載
長度x寬度x高度:2110mm x 755mm x 1145mm
軸距:1450mm
座高:810mm
裝備重量:211kg
油箱總容量:17L


一、外觀與功能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Honda CBR650F ABS 是台灣本田首波進口的車款中,唯一一款具備全整流罩的紅牌全整流罩旅跑車款,因此在車體左右兩面都能看到大面積整流罩體,黑色車款看起來低調內斂,卻又不失運動風格,車體側面整流罩上還有 CBR650F 字樣,讓車友們可以輕易識別。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車頭與車尾部分,車頭使用單一大燈組,配備 H4 鹵素燈泡,燈組旁邊還有小進氣口與擾流面,在造型上不會太過於兇狠,呈現得很沉穩;車尾則是類似仿賽般高尾設計,尾燈組是使用全 LED 燈組,前後方向燈全都是傳統鹵素燈泡,另外後胎選用 600 車系常見的 180 寬胎,在視覺與抓地力上取得平衡。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車輛大小與騎士比例比較,圖中騎士身高為 173cm / 70kg,在正常騎車姿態下,車體其實非常適合大部分人騎乘,油箱側面露出的部分也可以理解到,若以身高 180cm 以上騎乘也不成問題,操控把手使用上分離把設計,比起下分離把會更舒適。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如果騎士刻意要將上半身壓低,可能就會發現風鏡高度不足,不過這也是小問題,若有這種需求的話,也只需要將風鏡改裝較高凸一點造型,即可改善對安全帽氣流的導引。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CBR650R 車身尺碼屬於中量級旅跑車款,雖說比較偏向入門等級的四缸車款,但其實仔細觀察之下,車身不論用料或者造型等,都比競爭對手來得有看頭,也難怪若是套用限量 HRC 三色塗裝後會如此熱銷。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車頭造型使用類似仿賽車款的全整流罩面,並加上透明短風鏡做為標準配備,而分離可調整收折後照鏡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大燈組使用 H4 55/60W 鹵素燈泡,在左上與右上角區域則有定位燈組,另外點綴燈組造型。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透明短風鏡底端有 Honda 字樣,風鏡螺絲設計位置與車殼沒有直接連動,所以與正規仿賽還是有些造型上的差異存在,至於這片風鏡多少也有些擾流效果,但稍做修改墊高應該會更舒適。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原廠配置的大燈組為全時點燈設計,只要開起電門就會亮,從這角度可以看到大燈組其實是獨立於左右邊整流罩,因為 CBR650F 其實還有一款孿生街跑車款 CB650F,兩者使用大燈組完全相同,所以燈組設計上會讓料件庫存更簡單些。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後照鏡本體是霧黑處理的背蓋,加上多邊形造型設計,而鏡面本身除了可以從球座上調整以外,也可以調整支架位置,換句話說支架也可以調整至將後照鏡完全後折或前折,減少停車時被擦到的可能性。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騎士的視角部分,上分離把設計與大部分跑旅車款蠻類似,可以減輕騎士腰部負擔,中間儀錶板區域則是使用雙數位錶,另外從上三角台露出的前叉上蓋,得知 CBR650F 並沒有配備預載可調機制,稍微有些可惜。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左把手握把與平衡端子,基本上足夠一般使用,當然若想要更換合手一點的握把也還算好找。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左邊把手開關組部分,總共有遠燈/近燈切換與超車燈按鈕,喇叭按鈕與方向燈開關,警示燈開關也放在左把手上,超車燈按鈕沒有獨立設定成扳機式按鈕稍微有點不適應。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儀錶板使用雙數位顯示儀錶板,左方是轉速錶與時速錶,轉速錶紅線區在 11500rpm,中間則有功能按鍵與指示燈號,右邊則是時間、油量、總里程、A/B單趟里程與即時/平均油耗計算等功能。


影片 - 2015 Honda CBR650F 電門開啟,我們透過影片錄影方式來呈現開機儀錶板動畫,畢竟用拍照的實在太難呈現,有興趣的網友們歡迎自行點選觀看唷!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儀錶板兩側內裝區域,則有類似碳纖維壓花紋路內裝殼體包覆,頂端還有氣流出風口,在造型與實用性方面稍微加一些分。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鎖頭部分配有 H.I.S.S. 本田晶片防盜系統,鎖頭段數為標準三段鎖頭設定,所以不用擔心忘記關頭尾小燈狀況發生。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右邊把手開關組非常簡單基本,只有引擎運轉/熄火開關與電啟動按鈕,警示燈開關改至左手把上;另外可以看到油門線為雙油門線設計,且是上繞油門座。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車體左右側整流罩設計很類似,但右側這一端可以看到從車頭一直線延伸至排氣管的線條,曲軸外蓋處還有稍做閃避,但下導流處為了露出美麗且整齊的排氣管頭段排列,特別設計一道窗口展現,非常特殊。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CBR650F 油箱造型中規中距,與整流罩連接部分使用碳纖維壓花紋路車殼,讓車體看起來會比較有運動風格,全黑車系的油箱也是使用霧黑烤漆處理,總容量為 17 公升。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油箱加油孔為免手持油箱蓋設計,造型與大部分本田車種接近,所以油箱想要買保護貼等都不需再費心尋找。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油箱下方車台部分,在這區域還有貼上一段橡膠防滑紋路,作用是讓騎士在進行側掛過彎時,膝蓋能夠有基本防滑效果,讓騎士更得心應手,當然也可以讓騎士雙腳夾油箱更輕鬆點。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Honda CBR650F 屬於跑旅車款,坐墊並沒有像更講求造型與性能的仿賽或者運動街跑等車款使用分離坐墊,反倒是使用比較講求舒適度的一體式坐墊,前座座高為 810mm,沒有配置後扶手,只有提帶可以使用。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車尾造型將尾燈整合於車尾內,尾巴上有著 Honda 車系好識別的車尾商標,方向燈則從車牌架延伸至兩端來安裝。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車尾燈使用九顆 LED 發光二極體組成,兩端方向燈則是鹵素燈泡,沒有全 LED 是蠻可惜的。


二、引擎與懸吊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Honda CBR650F ABS 的外觀看起來真的非常低調卻又充滿質感,但從車款型號中的 CBR 字樣來看的話,還是能理解這車並不好惹,水冷直列四缸引擎與低重心配置,還有目前這階級日系車款中最有質感的搖臂組,運動性可說不能小看。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前叉使用 41mm 潛望正立式前叉,行程為 109mm,阻尼舒適度與預載支撐性基本設定不錯,不過比較可惜的是並沒有配備預載等可調機制。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前輪使用 17 吋輪組,並搭配雙煞車碟盤與雙卡鉗配置,原廠標配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前輪霍爾效應傳感器設於右側碟盤。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前碟盤為 320mm 固定浪花碟盤,搭配 NISSIN 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煞車手感與前總泵搭配之下非常好拿捏行程。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原廠前胎選擇 Dunlop 登陸普輪胎的 Sportmax D222F 系列胎種,規格為 120/70ZR17 M/C 58W,胎紋可以參考右側,屬於排水紋較多的街道運動胎種。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這次 CBR650F 的車體整流罩設計與大部分全整流罩車種不太一樣,特別透過減少車殼覆蓋面積,讓這顆代號為 RC83E 的水冷引擎裸露出來,還有剛剛提到的下導流區域鏤空以及排氣管造型等,在本田的認知,也許這些都是這台車的重點,另外主車台也非常粗壯厚實,看得出來用料不隨便。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Honda RC83E 水冷直列四缸雙凸輪軸引擎,總排氣量 648c.c.,最大馬力為83ps @ 9500rpm,最大扭力有 6.4kgf-m @ 8000rpm,這兩個數值以 650c.c. 四缸車款來說也許不是最高或者最強,但本田在這車款強調的是線性輸出以及更適合市區使用的低轉扭力域,所以兩者轉速域都下修至萬轉內。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四缸車款使用四組頭段從缸頭延伸出來,在整流罩下方特別開口,因為這組四缸頭段排列實在漂亮極了!但在 CBR650F 中可能還不夠明顯,未來介紹 CB650F 時,大家應該就能更瞭解這組頭段之美!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排氣管使用下置側排,排氣出口位於右方,並且透過一組防燙蓋體塑造造型與避免燙傷,CBR650F 的排氣聲浪維持本田一慣特色,小聲又綿密,非常符合車款低調設計。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右腳腳踏部分設計比較簡單,煞車踏桿與腳踏區域是不同色調,踩踏行程還算好拿捏,不太容易踩過頭。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副水箱位於車輛右側引擎後方與車台間,不論要自行檢查或者添加水箱精等,都很輕鬆容易。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後腳踏設計為可拆式,所以若沒有乘客需求,後腳踏拆除也會讓後輪軸線上造型變得更洗鍊簡潔。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引擎左側部分,水冷管線等位於此處,當然發電機等也是在這,不過左邊車殼的線條延續性就沒有右邊車殼這麼明顯囉。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左邊腳踏與打檔桿部分,打檔桿與後煞車踏桿相同,都是黑色色系,腳踏桿區域以及護塊等都是銀色,喜不喜歡不同色調就看車主想法,不過 CBR650F 的六段國際檔變速系統檔位精準,空檔也很好抓,騎起來不太有壓力。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但側柱收納起來後,實在不太好踢出,還需要花些時間習慣。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後輪與後搖臂部分,CBR650F 這種粗壯的後搖臂在現階段 650 級距日系跑旅/街跑車款中非常少見,極具有誠意!除了後輪循跡性可以更穩定外,這造型光用看得就很滿意呀!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後避震使用中置後避震系統,比較可惜的是並無配備本田車系常見的 Pro-Link 多連桿,避震器是直接與後搖臂連接,但避震器預設設定還算可接受,偏舒適取向。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不過幸好後避震至少還保有預載可調整機制,只要使用隨車工具即可設定。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後輪也是使用 17 吋輪組,輪框造型則充滿運動風格,與後搖臂互相呼應之下感觸更深,這組搖臂真的會讓人多看幾眼呀!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後輪煞車系統使用 NISSIN 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240mm 的固定浪花碟盤,後輪煞車性能也是水平以上等級,輕巧精準好掌握。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右側搖臂從剛剛圖片中看起來有些許相似海鷗搖臂,但左側造型則是水平設定,不過銀色粗壯的搖臂依然吸睛!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在後輪傳動鏈條蓋上,可以看到原廠建議的胎壓值與原廠胎種推薦,以及鏈條張緊度自行檢查的範例及數值,非常實用。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後輪配備 17 吋輪組,180 胎寬讓後輪張力比起競爭對手車款更強烈,不過更換時荷包也會痛一點。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Honda CBR650F ABS 的後輪原廠胎配備 Dunlop 登陸普輪胎的 Sportmax D222 胎種,規格為 180/55ZR17 M/C 73W,胎紋可以參考右側,也是屬於橫向排水紋較多的街道運動胎種。


三、試駕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Honda CBR650F ABS 就如同前面所提到,是一款全整流罩的跑旅車款,不論是市區道路、高架道路或者刁鑽山路等都難不倒它,所以我們首先以市區通勤體驗 CBR650F 帶來的感受,在市區高架道路通勤時,648c.c. 直列四缸引擎將引擎扭力線性提前,因此加速反應或者扭力感受都比傳統四缸街車來得好。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小編以前擁有 YAMAHA FZ6-Spec2 ABS,雖然馬力比較大,但是扭力域要等到轉速偏高才會出現,因此在市區想要低調騎乘會有些難度,可是 Honda CBR650F ABS 不同於這種四缸遲鈍感,對於入門與中階等級要求來說,要多少動力給多少動力,巡航時非常輕鬆好掌握。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從高架道路來到市區平面路段走走停停,動力操控反應依然讓人讚賞,煞車性能與離合器舒適度等也有一定水準,不過市區道路比較會有狹窄巷弄或者急閃避等情況,CBR650F 配備 180 胎寬後胎有著穩定性,卻也讓靈活性稍微打點折扣,但還不至於彎不進小巷子等這麼誇張。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來到山路測試,馬上就可以感受到 CBR650F ABS 優異的引擎重心配置,過彎絲毫不拖泥帶水,再加上低轉扭力已經比以往更好,所以出彎時油門也不需要補太重,即可恢復正常巡航速度或者持續加速。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上分離把配置雖然不會比下分離把來得更好殺灣,但比起普通街跑車把手來說,還是對山路彎道操控比較有利,而且不易讓騎士產生疲勞,有助於增加長時間山路騎乘的舒適性;不過如果遇到連續彎道,車尾動態會微微跟不上車頭,需要花點時間調整路線,熟悉後就會愛上!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相信有人會問:『多重享受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在騎過這麼多車款後,CBR650F ABS 秉持 CBR 系列家族榮耀,且又是本田車系,所以在多樣路段與長時間騎乘過,就能理解 CBR650F ABS 不論市區上下班通勤,山路或者濱海路段小跑,甚至想要拿去賽道體驗都不成問題,這也正是『多重享受』的樂趣。


四、結論

對於初入紅牌打檔車款的車友來說,CBR650F ABS 是款中規中矩又低調穩定的 650 級距全整流罩跑旅車款,想要有四缸迷人的綿密聲浪與輕鬆騎乘,這輛車是值得推薦,多種實用車體設定,並配有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更適合初學者以及日常通勤使用,配備上分離把也讓舒適性比起下分離把車款好很多,更適合長途騎乘,不過如果已經騎過 400 級距,卻想獲得更多動力的話,也許直上公升等級會更有感。
四缸跑旅多重享受 Honda CBR650F ABS

RICK wrote:
相信直列四缸車款是...(恕刪)


規格表中.後避震那邊改一下...這台沒有多連桿系統.只是單純的中置而已...

RICK wrote:
相信直列四缸車款是...(恕刪)

此台650cc外觀與300大小差不多耶
耶? 不是出很久了嗎? 為什麼現在突然介紹,還以為是開箱

請教一下這台, 185cm騎會很逼機嗎?
後避震使用中置後避震系統,比較可惜的是並無配備本田車系常見的 Pro-Link 多連桿,避震器是直接與後搖臂連接,但避震器預設設定還算可接受,偏舒適取向。

後避震:HONDA Pro-Link 單槍中置多連桿避震,七段預載可調 <===

前後矛盾請修改
南澳 wrote:
規格表中.後避震那邊改一下...這台沒有多連桿系統.只是單純的中置而已...


mikemax0902 wrote:
後避震使用中置後避震系統,比較可惜的是並無配備本田車系常見的 Pro-Link 多連桿,避震器是直接與後搖臂連接,但避震器預設設定還算可接受,偏舒適取向。
後避震:HONDA Pro-Link 單槍中置多連桿避震,七段預載可調 <===
前後矛盾請修改


不好意思,已經修正內文規格表部分...

LLL6971 wrote:
請教一下這台, 185cm騎會很逼機嗎?


我181騎這台, 比例不會很奇怪
整體文章平鋪直敘,沒有什麼激昂的地方,
操控方面的回饋手感也是簡單帶過,
看來RICK不是只騎了10分鐘,要不就是非翅膀控。

寫這樣一直介紹硬體硬體硬體,
然後配備配備配備的文章,廣告味太重了!
一定不是你的初衷,
真的有喜歡寫重機文章,不如直接抓個車來做集評。

譬如中排量NK就
07
CB650F
SV650 (人家國外都開賣了...)
ER6N

四台對打詳細比較,動態差異,
創造一個多年後仍然有意義.有建設性.可供後人參考的文章,
這樣多麼有意思,多麼有成就感,RICK您說是吧!
雖然650f 很好看 但是600f的牛肉比較大盤啊

zcs0125 wrote:
整體文章平鋪直敘,...(恕刪)

這個級距 沒幾台全罩街車 這就算了
但是我還是想問
試車時 有沒有檔檔斷油?檔檔破萬轉?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