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從小就對車輛有著濃厚的興趣,17歲就開始了無照騎車,一直到了滿18歲生日當天去考上了重型機車駕照,才結束了一整年的提心吊膽。
在民國70年代、當時的環境是沒有大型重型機車駕照的區分,只要是重型駕照就都可以騎,那時還是很幸福的。國產機車騎騎換換的,也有十多輛了、進口的的也騎過 SUZUKI GT185、GT380、GSX400FW,YAMAHA XS400、FJ1200,HONDA CB750K. 待到政府重新開放大型重型機車進口後、也只買了輛 SUZUKI TU250。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SUZUKI GT185 (圖片摘至Pintterest)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SUZUKI GT380 (圖片摘至Classic-Motorbikes.net)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SUZUKI GSX400FW (圖片摘至Motorcycle Spece)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YAMAHA XS400 (圖片摘至Flickr)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YAMAHA FJ1200 (圖片摘至Motorcycles Specs)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HONDA CB750K (圖片摘至Gear Patrol)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SUZUKI TU250 (圖片摘至 Mobil01)
 
來到異國後又燃起了騎重型機車的慾望,但是考量騎乘的時間不多、想找輛價位經濟些的、車況好的及氣冷式的(保養方便)。
網路的方便、對於購物搜尋真的是威力強大、方便無比,尋尋覓覓後發現了一輛性價比還不錯的老車;1985 真的(已經35歲了)1985年 HONDA CB650SC、 雖然第一次在網上看到並沒有很吸引我、但是上網仔細研究這車款來龍去脈的歷史後、讓我產生了興趣,再仔細看賣主的說明、了解了大概、里程數真的只有2萬多英里,相較於其它的車輛性價比是OK的。與賣主約了時間、抱著忐忑的心去看車、試騎後就把他給騎回來了。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1985 CB650SC Night Hawk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本田拿手的4缸氣冷+油冷排 DOHC 16V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儀表組有液晶顯示的油量計及檔位數、尾燈自我檢測、機油壓力燈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4合2的喇叭型尾管,沒錯軸傳動+SHOWA 後避震器、ENKEI 鋁圈、米其林輪胎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前雙碟煞+雙活塞單向卡鉗、SHOWA氣油壓式前避震器+TRAC防俯裝置、Enkei的鋁圈、米其林輪胎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後輪鼓煞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優美的車身線條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換了 K& N 的空濾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4顆 NGK 的銥合金火星塞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更換NGK火星塞導線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前避震器的油封及防塵套換(這是委託Auto Shop換的)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緊湊的4缸引擎+油冷排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更換機油及濾清器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更換齒輪油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更換前剎車卡鉗的導管及防塵套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更換前剎車油及液壓離合器的油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本來要更換前剎車皮、檢查後發現車上裝的是EBC的、而且狀況良好就不動了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更換了前剎車及離合器拉桿的防塵套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調整了4個化油器閥門的平衡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真的是很窄的4缸引擎、寬度約39公分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很喜歡氣冷引擎的機械美感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後記、寫到這裡,不得不感嘆日本的機車工業、不是要歌功頌德、而是真的佩服,在1970~80年代就能設計出這種高性能的機車、而且用料又好、經過了數十載的歲月依然經得起考驗。
※ DOHC雙凸輪軸、4汽缸、16汽門、655cc、4具Kihin 29mm化油器、汽門液壓自動調整間隙、馬力73PS/9500rpm、扭力5.8kg-m/8000rpm、乾重197kg、極速196km、有液晶顯示的儀表板、液壓離合器、前氣油壓式避震器,6檔變速箱、鋁合金輪圈、軸傳動等。 加上本田慣有4缸甜美順暢的引擎,雖然沒有現代高科技電控系統的輔助加持,引擎沒有水冷的暴力、車架懸吊系統沒現代車的過彎性能,跑起來還是虎虎生風、在高速公路上用6檔不到5000rpm就75英里了。
而當時的售價不到3000美金,廣告上寫著「車主需要做的事就是幫車換機油、洗車保持光亮」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CB650SC 與一輛老車的邂、購
謝謝觀賞!
文章關鍵字
richy wrote:
源起、從小就對車輛有(恕刪)


米國車價便宜
車種選擇又多
真是愛車人的天堂....
richy wrote:
源起、從小就對車輛有...(恕刪)


方燈就是讚
哈哈、說到心坎了,當初也是想找圓燈的、無奈沒碰到,現在看習慣也就喜歡啦!
謝謝大大分享
richy wrote:
源起、從小就對車輛有(恕刪)


恭喜入手大豪爽啊,這車真是適合拿來custom一下,樓主在美國要玩手工車的話簡直是天堂啊,185我以前也有一輛,雙缸有勁,CCIS多點噴射,在那年代算是很高科技的潤滑方式了,380三缸就沒騎過了。
異國真好,難怪大家都想去....哈哈哈!
!相較之下、用車的環境真的是差太多了,這裡老車新車都很多、大家各取所好
,稅金也低、法規友善多了真是玩車的天堂。
我的感覺~~
1980年代是日本車輝煌的年代
許多經典車款都是當時建立起來的
講白一點,就是做車都帶有一點實驗精神
而現在的日本車幾乎都是市場導向的設計
個人喜歡的車也偏向1980年代的老車
但是偏偏這個年代台灣是禁止進口的
造成一個台灣進口車量與質相當大的缺口
兄台所言甚是,目前的車款、依敝人之淺見、在早期的車輛設計、造型都是非常有個性化的,歐、美、日、大廠車款是壁壘分明,只要看一眼就很容易分辨出是哪個廠牌的,如今在環保及風阻的框架之下,一窩蜂的潮流引領、各廠家設計的車型都趨於相似(誇大點說)拿掉廠徽型號後,幾乎都是大同小異  失去了以往各廠家自有的個性及特徵、看了也是有些悲傷唄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