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六月初,台灣本田二輪宣佈CL Street正式開始展開接單,預售價30.8萬,一個多月過去,CL Street的接單量已經達到近200張的水準,迴響之熱烈遠超預期,而我們也有幸受邀搶在新車款上市前搶先體驗,如果你對CL Street有興趣,但又不知道這台車適不適合自己,那相信今天這篇試駕體驗分享應該能幫助你解開心中的疑惑。
配備介紹

CL Street海外稱CL 500或SCL 500,但在台灣因為商標與智慧財產權因素,所以只能改名販售。稍微簡單的講講古介紹一下CL車系,該車系最早可以追溯回1962年發表的CL 72,後續還有CL 77等車型,而當時的CL車系是由CB車系衍伸而來越野車型,據信C跟L便是取自Scrambler,如今60年過去CL再度回歸,同樣維持雙缸引擎與尾管上繞等經典復古山車元素,不同的是這回CL Street是由Rebel 500為基礎所打造,而不再是CB車系的衍生車型。
- 復古外型
- 油箱造型
- 油箱止滑膠墊
- 毛毛蟲椅墊
- 排氣尾管上繞
- 頭燈設計
- 尾燈設計
- 儀表板

動力部分,同樣使用471c.c.並列雙缸水冷引擎,但經過調整後最大馬力略微提升,來到了43.1HP@8,200rpm,最大扭力4.3kg-m@6,000rpm,並搭配六速序列式變速箱,離合器部分則是導入了輔助滑動式離合器,據說原廠還有針對排氣聲量進行調教,在消音器內部使用小直徑雙孔出口設計,試圖營造脈衝感更強的高頻排氣聲浪,但排氣聲浪這部分在實際騎乘時感受相當微弱,無論高轉還是低轉,引擎所發出的聲響都明顯蓋過排氣聲浪,所以如果你是喜歡聽覺震撼多一些的朋友,新車入手之後,這組個原廠管的去留可能就要再考慮考慮了。
- 前制動組
- 後制動組
- 輪框造型設計
- 輪胎品牌
- 輪胎型號
- 前輪規格
- 後輪規格
- 前懸吊組
- 後懸吊組
試駕心得

跨坐上車,790mm的座高算是普通偏高,加上車體並沒有特別收窄,以我178cm的身高而言雙腳剛好可以平踏,但或許是為了兼顧越野站姿騎乘,把手並沒有特別靠向騎士,因此上半身需要微微前傾才能靈活的操控車輛,比較奇妙的一點是,本來以為裝飾性質大於實際的止滑墊其實相當重要,因為油箱本體的造型較窄,如果沒有厚實的止滑墊,騎士的膝蓋很可能會直接貼在車台上,碰撞之類的問題不說,引擎的溫度加上台灣的氣溫,那基本上應該就是鐵板燒等級的待遇了。

騎乘上路,引擎的調性與Rebel 500極其相似,但在低、中轉速區間的細緻度似乎又更好了一些,而前三檔的齒比較疏的設定,搭配上飽滿扎實的扭力,在彎道緩和的郊區山路能輕鬆地找到節奏,讓時速維持在40至60公里區間,超車時扭下油門,動力便會順暢且循序漸進的推高時速,加上阻尼較弱的長行程懸吊吸震表現極佳,就算座墊泡棉設定偏硬,整體體驗都還是非常的舒適且怡然自得。

試著推快節奏,因為沒有轉速錶無法得知確切轉速,不過在斷油前引擎所傳來的震動會明顯加大,加速力道也不如中間段來得明顯,因此如果沒特殊需求,只是單純想加速其實不需要特別維持在高轉速區間,適時升檔會是更好的選擇。煞車進彎,煞車整體是屬於手感比較Q的設定,雖然是單碟,但最後一段的力道還算足夠,不過在按壓上會需要大一點的力道,重煞之後因為懸吊調性的緣故,重心轉移的俯仰動態會明顯許多,但或許是因為車比較重的緣故,整體的感受跟越野車那樣迅捷的重心轉移感受不同,更偏向多功能車、滑胎車那樣循序漸進的感受。

因為整體重心轉移的幅度大且需要一定的時間,騎乘的方式也會跟一般懸吊硬朗的街車、跑車有所不同,最一開始我習慣性地使用內傾的方式控制車輛,但發現在彎道左右變換翻身時會有慢一拍的狀況,試著加大力道推動車輛卻適得其反,產生了更多不穩定的晃動,而試著改用外傾的騎乘方式後,靈活度有了明顯的提升,搭配帶前煞入彎還能更進一步提升車頭進彎的積極度,若不是出彎時的動力太過斯文,還真會有種騎滑胎車的即視感。
主委加碼

這次試駕我們其實除了on road,也小小跑了一趟off road的路段,稍微體驗了一下CL Street的越野本事,平心而論這台車的站立騎姿其實相當舒服,因為把手較高且沒有過度靠向騎士,站姿反而非常的放鬆,而平常坐著騎都只能靠到大腿的油箱止滑貼,在站起來之後膝蓋就剛好靠的準準準,下盤穩固騎起來的信心程度自然是高了不少,但畢竟不是正統越野車,重心不夠集中之外,192公斤的車重也不算輕,輕度越野還算沒問題,但若要玩得再深入一些,恐怕就沒那麼適合了。
總結來說

總結來說,個人認為CL Street是一輛看起來有風格,騎起來有樂趣,對新手也相當友善的車,如果是剛進入重機世界的初心者,對於街車、街跑這類殺氣騰騰的車款興致缺缺,那麼有個性但又不致於到太張狂的CL Street或許會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是久經沙場的資深玩家,那這台車恐怕會讓你有種口味不夠重,少了些刺激的遺憾,不過如果只是想買回來通勤,那就安心入手吧,單論舒適性同級之中恐怕找不到更好的選擇了。

官方表示,CL Street的試乘車將在本週陸續抵達全台據點,本週末開始提供試乘預約,新車將在八月上旬開始交車,因為國際物流狀況相較於去年好轉許多,今年訂車到交車大概最多只需要兩個月的等待時間,之前那種動不動就等半年的狀況應該是不會再發生了,如果對新車有興趣不妨週末走一趟展間賞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