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燒碗公 通常店家都怎麼處理?

我騎過rv150行駛1萬公里 沒燒
接下來skywave 250 行駛3萬公里 沒燒
現在騎myroad 700 行駛2萬5千公里還在增加中 沒燒

以上這些車我都沒改裝,沒換過離合器與碗公,只有定期更換皮帶與珠珠,且每天風雨無阻行駛板橋到內湖上班,來回32公里,上班時只有市民走高架段,下班只有環河南走高架段,其他都走平面道路一起塞(有時高架段也是塞),我們都知道乾式離合器,不適用在大羊上,但是就我所知skywave 250/400 、 馬車250/400 、 銀翼600 等車也都是乾離,不適當的騎乘一樣會燒碗公起步抖動,但是這些車原廠還是採用乾離,這證明雖然不是最好的設計,但是應該足以應付一般的道路狀況,只要抓到該車的離合器特性,原廠零件也能撐很久

何謂適當的騎乘?

我已目前騎乘的myroad 700來說,他的起步的開始接合轉速約為3000轉,要到車速30公里以上才完全接合,也就是說,在30公里之前都是半接合狀態,理論上來說只要縮短0->30公里的時間,就能縮短半接合的時間,如果縮短時間,那減少碗公因半接合狀態所產生的高溫,也就比較不會燒掉,但是如何0-30縮短時間

1.第一種方油門大開,車子一下子就越過的30公里,但是因為油門大開時,引擎的扭力太大了,離合氣抓不住,隨然車子加速的很快,但是離合器要完全接合,可能要拉到45公里或是更晚,也因為離合氣的轉速高又打滑所以碗公被加熱到更高的溫度,如果又是走走停停,保證死很快

2.第二種騎法,因為怕燒碗公或是新車怕傷車子,所以只敢微開油門,結果0-30公里的時間拖的太長,加熱的時間過長,一樣是溫度居高不下,如果塞車時更是一直都在打滑,當然又是燒碗公

我目前的騎乘方式(以700為例)

1.當車流順暢時:
引擎的起步轉速維持在稍高於接合轉速500-1000轉,也就是3500-4000轉,等到完全接合時車子很輕微的頓一下,之後你想要急加速在大開油門,這樣的起步方式因為車重的關係,並不會比原廠125的車子快,甚至會被超越1到1個半的車身,如果遇到重改的勁戰,被拉開10個車身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大羊的優勢本來就不是起步了而是60公里之後,就算你全油門起步也快不了多少,況且在市區行駛很快又遇到下個紅綠燈了,你那麼急又何必,說不定隔壁的車主還在心裡笑你,衝那麼快有啥用,結果到下一個紅綠燈還不是跟我停一起,浪費油而已

2.當塞車時:
車速盡量維持在30以上,如果真得大塞無法維持,別前車一前進一點點,你馬上就跟進,就算有別的機車插你前面也沒關係,又不差這幾公尺的距離,等拉開一些距離,你在一次跟進,通常只要是大塞車或是前面是長時間紅燈,後車通常並不會催促你前進,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讓碗公有較長的時間在怠速休息降溫,休息的時間長了也就比較不會燒掉

提供車友一個觀念,車子有問題當然要維修或是出保固,但是要是普遍性的問題,或是物理上的限制、價格上的妥協,是否改變一下騎乘方式,或許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開車或是騎車都一樣,用點心感受一下車子回饋給你的訊息,感受他的弱點與優點,以駕駛騎乘的技巧彌補他的弱點,更進階一點說不定還能發會他的長處,車子是死的、人是活的,當然能花點小錢改善車子是最好,但如果他是不易改善缺點,那也只有人牽就車子了,所謂人車一體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車子沒有人就動不了,人沒有車子也快不起來,兩個部分都同等重要,給大家共勉之
剛換完碗公單騎兩次台北花蓮 其中一次經清境回台北 約2000km感覺應該燒了

專業講法 是退鋼 = 退失鋼性



02933 wrote:

燒碗公
是指摩擦產生之高溫,讓鑄鐵產生退火之現象

煞車盤的原理也是這樣

這也是為何有改裝品的出現
因為材料再經過熱處理加工後,可以承受的溫度更高,不易變軟變形
換完碗工經過2000km 一趟台北花蓮 清靜 西賓回台北 一趟台北花蓮台北 烏來幾次感覺又開始起步頓挫
你們都讓開 wrote:
在此給樓主一個正確的...(恕刪)


大大 我的GT125 騎約17000km 之前不久開始起步頓挫

拿去給機車行看 果然就是傳動系統的問題

碗公(離合器外套)有燒到

最後換了 碗公、離合器片、普利珠,花了2k多...。

我的疑問是

1. 才騎不到2w 2km 就出問題 正常嗎?
2. 碗公是金屬材質 就算燒到 不換是不是也可以? 是不是可以不換? 換了是不是被薛了...

Thank you.
台灣兩陽應該要考慮使用濕式多片離合器
畢竟本身已有這種技術
我騎shadow已經2萬3千公里
碗公跟離合器還沒換過
只換過皮帶
起步時只有小抖動

燒碗公大都是騎乘者的習慣問題
這台車沒什麼問題
只有花保養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