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董事長:TMAX 是十幾年來的領導車款,很多方面都是創新技術,不只光陽,很多廠商都想學習他的技術,但是AK550 從一開始,內部最重要的任務,是光陽50週年的代表性機種,既然如此就不可以被叫作是一個模仿的機種,他的草圖與黏土模型在光陽歷史上是更改最多的,通常我們是只作一次就要上了。現在500cc 以上的機種,大家有的說都很像的,有的也說不像,這是滿主觀的,我也不會去駁斥每個人的看法,但我們內部在設計這台車時,一定有他的想法。原來如此呀,怪不得其他的車款都...
大翔黑熊 wrote:最近AK550售價...(恕刪) 靠北的我竟然認真的看完他說的廢話重點是,他還是沒正面回答:為何臺灣要賣的比較貴只是白癡的舉例幾個國家,那那些國家的國民所得呢?甚至挾持著當年政府給他的資源至今仍然不知長進,甚至不知道飲水思源把他養大的是臺灣這塊土地,他卻反過來賣貴森森價在說謊的同時可以去看看南韓人家的國造車售價嗎?到底還可以無雙到什麼程度?我也是醉了!
kyosh1999 wrote:當時政府定的紅黃牌...(恕刪) 也不是這麼說,這550cc的分界其實是重機團體以當年排氣量最小的smart 600cc為根據,爭取大型重機上高速公路的排氣量門檻。不然,在此之前曾傳出交通部有意將門檻設在1000cc或1200cc。其實當年550cc門檻一出,光陽也是該該叫,因為當時出了刺激500就差那一點點。不過也是活該,自己已在生產大型重機卻在路權爭取上完全不出聲坐看民間團體在出力。
譬如說,一台成本是20萬,賣38萬,一台賺18萬,台灣市場一個月賣100台,可以賺1800萬....若賣32萬,一台賺12萬,台灣市場一個月可能頂多因此變120台,變成只賺1440萬,所以乾脆賣38萬還賺的比較多.....我猜內部是不是用這樣的方式去做的評估.....機車又沒分什麼左駕跟右駕,會有什麼台灣版的模具成本需要另做攤提嗎?
bear753951 wrote:因為台灣是產地,不管國內賣多賣少,車"生產的數量"一定是最大的,所以成本不管怎麼看都是最低量大理論上價格可以壓低才對,再來供應商的定價肯定是在原廠授權的範圍內的光陽絕對跑不掉關係...(恕刪) 我原先就一直覺得「市場小、銷量小,所以售價一定要比較高!這樣成本才能回收」這類的話怪怪的,但又說不出哪裡怪…通常「供不應求」的市場,廠商比較會抬價吧?也就是說這台AK相較於德國,在台灣將會是供不應求的局面…?因為九成都外銷了?所以本地供貨不足,價格自然上抬?明明是台灣製造的車子,居然還比25%稅金的德國要貴上七萬?台灣政府對AK是有抽到25%的稅金嗎?德國31萬還有賺呢!稅金沒比別國高,又是台灣本地生產,出口還要運費的情況下要柯總出來說明為何台灣AK車價幾乎是全世界最貴,其實還真的挺難為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