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底,SUZUKI發表全新的中量級雙缸引擎,取代舊有的直四與V-Twin系統,成為下個世代中量級車款的核心平台,隨後接連發表了性格強烈狂野的運動街車GSX-8S,中庸平衡的街跑車GSX-8R,而上述兩台車我們也都之前為大家做過試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一下我們之前的試駕報導;而今天我們的任務則是補上SUZUKI新世代中量級雙缸家族的最後一塊拼圖-V-STROM 800。

V-STROM 800在海外其實分為兩種版本,分別越野導向的V-STROM 800 DE,該版本擁有較長的懸吊行程,並且原裝搭配鋼絲框,讓他擁有更突出的越野騎乘性能,而另一個版本則是公路旅行導向的V-STROM 800 RE,這個版本懸吊行程適中,原廠搭配鋁合金輪框,換取較低的坐高以及更好的公路操駕表現,而SUZUKI考量台灣市場的接受度後,選擇優先導入的是較為偏向公路騎乘的V-STROM 800 RE車型。而越野版的V-STROM 800 DE之後是否導入?這部分據悉公司內部還在研議當中。

當你第一眼看到V-STROM 800的外型,你可能會感到些許驚訝。雖然它與GSX-8S和GSX-8R使用相同的平台打造,但外觀上卻幾乎看不到它們的影子。這或許是因為車型定位的差異太大,設計師們為V-STROM 800賦予了完全不同的風格。取而代之的是SUZUKI新世代V-STROM家族的設計語彙,跟隨老大哥V-STROM 1050的造型路線,車身的線條剛直且硬朗,明顯有別於過去較為圓潤的線條筆法,沒有太多的肌理與仿生氣息,簡潔俐落的構型給人一種機械的冰冷感。
- 車側造型
- 排氣管設計

這顆與8S和8R共用的並列雙缸引擎,這顆引擎可以說是SUZUKI為了應對下一個世代的挑戰而精心打造的答卷。雖然棄V-Twin擁抱並列雙缸這點讓V-STROM的「V」有些尷尬,但工程師巧妙地採用了270度曲軸佈局,成功地保留了V-Twin引擎的靈魂,搭配上交叉平衡軸設計,讓這顆新世代的內燃機,無論是動力特性、震動、運轉質感,乃至於排氣聲浪都與過去的V-Twin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妥協與不妥協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圖片取自CYCLE WORLD,測試版本為V-STROM 800 DE,可能與RE版本略有差異僅供參考)
這顆全新的水冷並列雙缸四行程DOHC引擎,準確的排氣量為776 c.c.,最大馬力84PS在8,500rpm能夠產生,最大扭力為78Nm在6,800rpm時爆發,搭配上270度曲軸佈局類V-Twin的動力特性,這顆引擎在2,000rpm後即進入扭力高原,並在5,000rpm至7,000rpm間擁有最佳的出力帶,並且直到9,800rpm斷油前都能維持在最大扭力的八成以上,動力早來氣又長,這樣的輸出特性造就了這顆引擎注定討喜的好命運。
- V-STROM 800全車電控系統介紹
- 動力選擇系統SDMS圖解
- 循跡控制系統STCS圖解
- 前懸吊組
- 前叉頂蓋
- 前叉預載可調
- 後懸吊組
- 後懸吊預載可調
- 後懸吊回彈組尼可調
- 前制動組
- 後制動組
- 原廠配胎廠牌
- 原廠配胎型號
- 原廠配胎前輪規格
- 原廠配胎後輪規格
- 三段高度可調風鏡
- 風鏡高度調節機構

此外在儀表板左側,SUZUKI貼心地設置了一個USB-A充電埠。這個小巧的配置,在長途旅行中勢必會派上大用場,唯一能抱怨的大概就是,怎麼不給個雙孔,或再多加個12V供電呢?

儀表板部分則同樣使用5吋的TFT液晶儀表,無論是亮度還是清晰度都有不錯的表現,除了能顯示車速、檔位、轉速、等基本車資訊外,還能顯示電控狀態等設定,比較特別的是一點是,因為V-STROM 800的ABS具備段數可調,所以在儀表板的右上角多出了一格ABS段數的狀態顯示。
- 車把手設計
- 左側把手按鍵-1
- 左側把手按鍵-2
- 右側把手按鍵

靜態介紹看完,不難發現V-STROM 800與8S、8R雖然是使用相同平台打造的雙生車,但在硬體部分還是有著不小的差異,甚至可以說配備的規格高出了一截,而動態的表現又會是如何呢?

跨坐上車,千萬別被V-STROM 800多功能車的外型與高聳的風鏡給蒙蔽了雙眼,這台車的實際坐高其實只有825mm,甚至比V-STROM 250SX小油鳥都來得更矮,以我178公分的身高,雙腳能夠輕鬆觸地,裝備重量則是落在223kg,整體而言V-STROM 800與多數同級的街車相比確實更高也更重一些,但差距並不大,這時再看到他20公升的大油箱與185mm的大離地高,會發現這樣的交換確實是挺划算,尤其是你今天想找一台車跟他一起浪跡天涯時。

轉動油門,原先在8S上顯得有些毛躁的動力,在軸距拉長之後顯得異常契合,隨傳隨到動力搭配上較長的懸吊行程,轉下油門時能讓騎士感受到明確的推背感,與重心轉移慣性向後壓的動態變化,而有感之餘,這樣的勁到又不會讓人感到驚慌,不會有那種前輪隨時要離地的危機感,豐富的溝通感讓人能更有信心的擰開油門。

傾倒入彎,V-STROM 800的重心相當中性好掌控,雖然不像8R那項重心偏低且靠前,但重心略高的設定也讓他在傾倒時更為輕鬆,搭配上19吋前胎帶來的高穩定性,他的轉向手感是這三台車中最得我心的,雖然軸距是三車中最長,但中立的騎乘姿態讓我能輕鬆地做出外傾的騎乘姿勢,在狹窄多彎的山路上,操縱V-STROM 800的輕鬆程度有著直逼8S的水準。

而多功能車型帶來的舒適性,與對於路面的高包容度,更是讓V-STROM 800在我心中留下了極佳的印象,8S與8R確實都是相當優秀的車款,但在一整天的試駕後,只有V-STROM 800能讓我有人車都游刃有餘的感覺,舒適不壓迫的騎乘姿勢不說,行程長且支撐力出色的懸吊,讓我在面對未知的路況時能更從容了一些,而這一點一點的累積,在整天的旅程結束後便會產生不小的差距。

整體而言,V-STROM 800絕對會是我在SUZUKI新生代的三台中量級新車中最喜歡的一台,相較於GSX-8S的狂野躁動,GSX-8R的沈著穩定,V-STROM 800明顯更為成熟且中庸,想釋放熱血時,他有足夠的性能與人車交流,能讓你感受駕馭的樂趣,想慢下來看看山海時,他也足夠從容沈著,能讓你愜意舒適的上山下海。

題外話,在8S與8R上都有遇到,一、二檔快排頓挫較大的問題,在V-STROM 800同樣沒獲得改善,退檔時自動補油補不夠的狀況也依然存在,不過前面已經提了兩次,這次在正文中我就不佔篇幅了,簡單補充在文末,提供給對V-STROM 800真正有興趣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