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底YAMAHA發表全新第四代MT-09,除了外觀有了明顯的改動之外,騎士的騎乘三角、懸吊、制動、電控均有所提升,雖然不是全方面的大步革新,但整體改動不少,而海外發表時原廠工程師多次強調的「更運動」,更是讓人好奇,究竟一台本來就非常強調性能的運動街車,該如何在硬體架構沒大改的前提下,呈現「更運動」的成果,就讓我們趁著這次發表會試駕機會,在賽道上找找答案吧。

全新MT-09的外觀風格承襲扭力大師Dark Side of Japan暗夜街頭暴徒的形象,拿掉了令許多人感到不適的口球,換上了鋼鐵人的鐵面具,稜角分明的大面積,塑形手法營造出金屬特有的冷冽與剛硬,更俐落且更為緊湊的造型,與現行其他MT家族的車款有著不小的差異,也算是悄悄預告了之後MT車系的外型走向。

車側部分最主要的變革則是在於油箱,新款的油箱使用全新的Press-Molded製造工藝,油箱兩側下緣大幅收窄向內擠壓的造型,讓騎士的雙腿與油箱能更好的貼合,擁有更大的挾持面積。

此外座椅也經過重新設計,由舊款的一體式設計,改為前後分離的階梯式設計,騎士原本有些寬大的乘坐空間,如今變得緊湊許多,整體的設計思路更類似跑車而非街車,階梯式的後座墊前緣還能起到靠墊的作用,急加速能從後方抵住騎士尾椎,創造出更為穩固的騎乘姿態。

而較不明顯的調整還有副車架與座墊的收窄,全新MT-09的副車架設計與上一代在造型與製造工藝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整體收窄了14mm,相應的騎士的座墊也收攏了12mm,因此就算坐高與上一代維持在相同的825mm,新車受益於較窄的座墊,騎士的落腳穩定度也有更好的表現。

除了座墊設計向跑車靠攏,全新的騎士三角也變得戰鬥許多,把手降低後移(降低34,5mm向後1.5mm),腳踏上提後移(提高9.5mm向後30.6mm內收3mm),這調整有些類似為上一代的MT-09換上刀把以及腳踏後移,雖然不到激進但相較於過往大開大闔的路線,新車的設定緊湊許多。
- 腳踏位置高低可調

- 薄型化板狀打檔桿

- KYB全可調倒立式前叉

- 前叉頂蓋調整旋鈕

- KYB預載可調後避震

- 前制動組

- Brembo前煞車總泵

- 後制動組

- 輪胎型號

- 實際磨耗情況

- 電控系統說明-1

- 電控系統說明-2

- 儀表板實拍

- 儀表板顯示介面-1

- 儀表板顯示介面-2

- 左側把手按鍵-1

- 左側把手按鍵-2

- 右側把手按鍵


動力方面,維持招牌的CP3直列三缸水冷引擎,實際排氣量889c.c.,台規馬力與扭力較上一代略有提升,最大馬力來到73.4PS@6,000rpm,最大扭力則是8.7kg-m6,000rpm,但相較於國外119PS@10,000rpm與9.4kg-m@7,000rpm的表現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而最後一個比較有趣的設計則是油箱上的喇叭,YAMAHA借鑑自家豐富的聲學的經驗,在油箱與引擎之間建立了一條傳遞聲音的管道,透過油箱頂部的聲學擴大器技術,增強了引擎高轉聲浪與低頻鼓動,再透過油箱上頭的喇叭網蓋傳出,讓騎士能在不打擾其他人的情況下,享受專屬的澎湃與愉悅。

跨坐上車,新款MT-09的座艙緊湊程度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先前在米蘭車展時就已經摸過實車,但換上騎乘裝備後再次體驗才真正感受到,新車確實戰鬥許多,與過去較純的街車騎姿相比,現在MT-09的騎乘姿勢更接近於街跑這類車型,更低更貼近騎士的把手搭配上後移的腳踏,騎乘姿勢略為低趴但不到緊繃,加上全新的油箱造型與新款的座椅設定,騎士能輕鬆地將自己穩固的卡在車上。

本次賽道試駕的場地為麗寶賽車場的卡丁車賽道,當日豔陽高照,氣溫輕鬆突破40度,搭配上款胎速度本來就很快的S23,簡單繞行一圈半,輪胎就已經進入工作狀態,從大直線進入一號彎,輕帶煞車,能感受到更換總泵後帶來的進化,煞車前段明顯細膩許多,稍微在拉桿上施加壓力,馬上就能感受到相對應的制動力道,能輕鬆地做到重心轉移,進入三號彎前大力扣動煞車,煞車的出力也相當線性,並沒有太過突兀的不安感,在連續騎乘一整節後,煞車力道也沒有明顯的衰退。

帶著煞車進入三號彎,前叉的支撐力有顯著的進步,能承受比起過去更大的減速力道而不軟腳,而良好的前叉支撐也讓車頭變得更願意進彎,甚至會有種新車的軸距是不是比較短的錯覺,畫過彎頂點,我開始為開油門,發現原廠的簡報中雖然沒提及,但新舊兩款車型動力輸出的細膩程度截然不同,新車就算是在動力最強勁且TCS限制最小的狀態下,依然能輕鬆地做到穩定且漸進輸出,而舊款在這部分就顯得暴躁許多,稍微轉得多一些車輛的動態就會受到影響,而新車並沒有這樣的狀況,容錯空間大上不少。

脫離三號彎全油門通過四號左彎,五號彎前緊湊的重煞、退檔將車輛帶入彎中,全新的快排系統搭配滑動式離合器與BSR後輪滑動抑制,機械與電控雙重加持,讓車輛在這的動態無比穩定,不過可惜腳踏離地高度還是低了一些限制了發揮,如果把腳踏鎖到上層的鎖點,相信極限還能更高。

而在經過半小時的耐久賽後也能明顯感受到,新車騎乘三角改變與新款油箱造型調整後所帶來的好處,那就是省力啊!與舊款相比,新車在騎乘時能非常容易的固定著騎士,無論加速、減速還是在彎中吊著側掛,都能找到一個輕鬆省力又舒適的位置,想必對於減少長途騎乘的疲勞感也會有不小的幫助吧。

本次賽道試駕除了新車,YAMAHA也很貼心的準備了2021款的MT-09,讓我們可以更直接的比較新舊兩款的差異,簡而言之舊款更強調扭力大師的個性,動力暴躁扭力感強勁,大開大闔讓人有種狂放不羈的感受,而新款明顯友善許多,無論是動力、煞車都變得更為細膩,個性沒那麼強烈,但明顯變得更好騎。

平心而論,我並不認為新款的MT-09改變有多巨大,但確實都改到了點上,讓人能非常清晰的感受到新舊款的差異,透過大量對於細節的雕琢,讓看似不明顯的細小改變積沙成塔,最終成就了這台表現遠超前代的MT-09。而在試完之我才明白,原來設計師所強調的「更運動」是什麼,不是一昧地堆料、調高動力、提升性能,而是透過對細節的著墨,讓騎士與車輛能更契合,以人車一體為目標的「更運動」。




感謝分享&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