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Facebook的粉絲團看到有甄選試用行車紀錄器的文章,興匆匆的上網報了名,也很幸運的被甄選上了

除夕前兩天收到FOXeye GC1行車紀錄器,先開箱讓各位瞧瞧!
這...不看仔細一點,還以為內容物是手機呢


盒子上的規格寫的滿詳盡的

開箱後映入眼簾的有貼紙、保卡、說明書

說明書圖文並茂,但是若沒有一點底子,想把這紀錄器裝好,是會有點難度

用10元硬幣當比例尺,其實這紀錄器與控制器還挺小巧的~

箱內全部的東西都在這了

OK! 開箱文結束!

若真的就這樣結束,我這套紀錄器應該會被強制收回吧


底下接著就是DIY安裝上TMAX530的過程啦~

這台就是今天的麻豆,但TMAX的殼挺貴的,我不太想要鑽洞呀
咦!這風鏡下的空間似乎可以...
OMG!真的可以剛好放在風鏡底下! 馬上動手安裝啦!

採用3M子母扣好處是可以把位置作修正,別一次黏死,而貼兩邊是為了電源線能從中間通過
把風鏡假組一下,大致上就是黏妥在這位置,電源線也順利往下走到車殼內的機車供電位置
再把面罩假組後,可以看到完成度非常的高,免除挖孔鑽洞的困擾
紀錄器位置確定後,利用盒內附的接線夾,可以很輕鬆的把電源線作接續
TMAX530上原本就有預留12V的電源線,而我在日前就已先利用原廠電源線接續機車小U,所以這次就直接利用接線夾把行車紀錄器的正極(紅)與負極(黑)電源線給接上
電源線接續好後就開機車紅火來作測試,並且用手機使用FOXeye的APP來作連結(手機APP可參照另一位全台首發的文章)。哇!阿目我上鏡頭了!

電源搞定後就把面罩給組裝上去,接下來就是要走控制器的線了,把多的線先給捲起來,並且固定好
控制器穿過風鏡後的通風孔,再黏上子母扣安裝在車頭的位置。放這位置的好處是騎車時,眼角餘光可見控制燈號,停車時手把還可檔住控制器,免除有心人士的破壞
再把風鏡給安裝好,就大功告成了!而原廠風鏡下端有印刷薰黑,所以多餘的控制線並不會這麼容易被看見
裝妥後的鏡頭還保有上下微調的空間
用手機透過行車紀錄器的WIFI連線,可即時觀看鏡頭的角度,馬上作調整
隱藏的很好!躲在風鏡底下也不怕被人借走

以上就是FOXeye GC1車載式型車紀錄器安裝在TMAX530上的過程,TMAX530安裝這款紀錄器真的不會遇到困難,甚至是很簡單就能接妥,感覺還有點像是量身訂作的呢~
至於使用後的狀況,我打算先使用個幾天,把感想與心得給整理好,再一併跟各位來報告。
===================鏡頭重新固定後的行車畫面=====================
今晚下班後馬上把鏡頭用原廠所附的雙面膠重新固定,並且把鏡頭做了更穩固的處理後,就出門試鏡頭了,一段為郊區進市區影像、另一段為西濱快速道路快速前進影像
FOXeye GC1 夜晚郊區進市區
原始檔
FOXeye GC1 夜晚西濱快速道路
原始檔
新增白天陰天行車影像檔
FOXeye GC1 白天陰天小山路
原始檔
2/7號新增夜晚地濕起霧影像檔
FOXeye GC1 夜晚地濕微霧
原始檔
2/7號新增雨天地濕大霧影像檔
FOXeye GC1 雨天地濕起大霧
原始檔
=====================行車記錄器重新佈線======================
另外附給TMAX530的車主參考,我更改了控制線的走向,把控制線也走進盾牌然後從龍頭處竄出

孔很大,控制器很容易可通過,並用原廠所附的雙面膠黏在畫面該處

晚上所看到的畫面就會如下,可清楚看到紀錄器的控制燈號

=======================3/12再一次重新佈線======================
今晚把FOXeye GC1重新走線,讓GC1本身的2.0A USB變的可以使用,而我之前裝的機車小U也就廢掉了。
把GC1附的電源控制器&USB放在TMAX530的前檔通風口處,並用魔鬼氈固定。多餘的線就沿著風鏡檔板的縫隙鑽進去,看起來才不會太雜亂。

坐在位置上往前看,便有個現成的2.0A USB可使用。

把防水橡膠撥開,就可以插上USB電源線來替手機充電了。

手機座採用RAM系統,平常不用時可拆下,讓車頭乾乾淨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