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聲學品牌 JBL 近年積極開拓新客群,以 Quantum 系列搶進電競這塊新興市場,繼二月跟各位分享過該系列首款真無線之後,這次小編要介紹的則是耳罩式旗艦─Quantum 910 無線降噪電競耳機,主打 JBL QuantumSPHERE 360 空間聲音與頭部追蹤技術,能夠帶來沉浸音效與精準的聲音定位,其不僅具備無線雙模,在 USB 無線接收器 (2.4GHz) 保持與遊戲連線的同時,藉由藍牙則能與朋友自在交談,且 2.4GHz 低延遲無線連接下可對應 Xbox 以外的所有遊戲平台。
Quantum 910 還擁有 ANC 主動降噪功能,能夠消除多餘的背景音,讓玩家不會分心於遊戲之外的事情,即使臨時要與外界對話也能一鍵進入 TalkThrough 通透模式,與耳罩連接的懸吊麥克風雖非可拆卸設計,但上翻就能靜音對玩家來說也頗方便,這款電競耳機採用 50mm 大驅動單體加上 JBL 專業校準的 QuantumSOUND Signature 經典音效,從最小的步伐到響亮的爆炸都能完整展現!而在技術全面到位之餘,更有十足吸睛的 RGB 燈效在外展現玩家的電競個性,那麼以下就跟小編一起看看這款旗艦之作有什麼特別之處吧~
- 外盒正面
- 外盒背面
- 外盒側面
Quantum 910 的外盒便可以從正面看到滿滿的功能與認證圖示,其標榜的 JBL Quantum SPHERE 360 技術要注意─只有 Windows PC 能夠使用,而若你接的是 PlayStation 或 Switch 平台則是改為支援 Quantum SPATIAL 360 這個技術。而外盒正面底部則強調,透過 USB 無線接收器可連接 PC、PS5/PS4 及 Switch,至於 Xbox 平台方面則是得藉由有線方式來連接,一旁並有 Hi-Res Audio、DTS:X 2.0 認證標章。
盒背面左下角也說明了在 RGB 燈效關閉的情況下,藍牙連接最長能使用 45 小時,透過 USB 無線發射器則是 39 小時,當然如果音量開大使用會略為縮減就是,此外,支援(混音)的語音應用則有 Discord、Teamspeak 和 Skype。
- 開盒
- 線材收納
- 盒內容物
盒內容物除耳機本體外,還有 USB-A 對 USB-C 充電線、USB 無線接收器(附轉換器)、具音量調整滾輪與麥克風啟閉鍵的 3.5mm 音源線、麥克風專用防風罩、聲音校準麥克風、快速入門指南/保固書等。音源及充電線除可見 JBL 標誌性的橘色設計外,纜線也用上了較粗的編織材質。

雖然 Quantum 910 的體積較大,但裝進隨附的棉質收納袋其實也不會太難攜帶啦,就是在包包內盡量不要擠壓到就是~
- 耳罩外側
- 耳罩內側
- 耳罩側面
- 反射孔
看到 Quantum 910 的第一眼不免會覺得─這耳罩也太大了吧

- 可調式設計
- 可調式設計(最大)
- 頭帶外側
- 頭帶內側
Quantum 910 頭帶兩端具備 10 段可調式設計,有別於常見的金屬,其採用的則是黑色半透明材質,但同樣保留了伸縮的阻尼感,不會有鬆脫的情形發生。頭帶部分感覺是比之前測過的電競耳機略厚一些,上方並能看到 JBL 品牌標誌與機甲風格的線條蝕刻

- 麥克風
- 麥克風收起
- 麥克風放下
Quantum 910 搭載上翻式懸吊麥克風,為單指向性並具備回音和噪音抑制技術,能確保隊友清楚地聽到自己的聲音,麥克風在上翻後即可實現無線電靜音,並亮起紅色的靜音燈號。個人認為,如果做可拆卸的外接式麥克風或許會比較符合多數玩家的需求?規格方面,麥克風的頻率響應為 100Hz~8kHz,靈敏度則是 -38dBV/Pa @1kHz。
- 右側按鍵
- 左側按鍵(一)
- 左側按鍵(二)
Quantum 910 左右側耳罩具備超~多~~的按鍵,先從比較單純的右側介紹起,這邊設置了撥桿式的電源開關,往 LED 指示燈的方向推即可開機,推到底則是進入藍牙配對狀態,向後推對應關閉,而在電源開關後方的則是「空間聲音/頭部追蹤功能」的啟閉鍵,按一下可在空間聲音關閉、空間聲音開啟、空間聲音+頭部追蹤之間切換,長按兩秒則是重新定位,當有來電時,此按鍵按一下即可接聽或掛斷電話,按兩下則對應拒接。
耳機左側由上而下依序配置了 ANC / Talkthrough 鍵、混音調整滾輪(往上增加遊戲音量、往下增加語音音量)、音量調整滾輪、麥克風靜音鍵,如果要在耳機上快速開關 RGB 燈效,長按該鍵 5 秒即可,另外也可發現─Quantum 910 並沒有播放/暫停按鍵,這項功能在電競耳罩式耳機裏頭好像不太常見

- 配戴示意
- 3.5mm 音源線
- 調整介面
Quantum 910 實際配戴起來有著很好的包覆度和物理隔音性,耳機雖然明顯重了些,但也不至於到戴不下去的程度


USB 無線接收器的使用也非常簡單,接上遊玩裝置(除了 Xbox 外,畢竟它們家走自己的無線協議)後長按側邊的配對鍵即可進入 2.4GHz 的配對模式,連上之後 LED 指示燈便會亮起白色燈號,以我自己的體驗來說幾乎是秒連接,但初次使用需搭配 PC 應用程式《JBL Quantum Engine》,順便可以將韌體更新至最新以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除了 2.4GHz 無線之外,Quantum 910 當然也支援藍牙 5.2 連接(兩者加起來就是所謂的雙模方案),這部分的連接相信就無需多做介紹了~

將 Quantum 910 放上電子秤測得 425g 的重量,個人認為是稍微偏重一些。
- Quantum Engine
- 等化器種類
Quantum 910 支援 PC 應用程式《JBL Quantum Engine》,但在手機應用程式的《JBL Headphones》裝置清單裡就找不到這隻電競耳機了。在《JBL Quantum Engine》主畫面最上方可以看到裝置當前音量(非耳機)、電量、麥克風、混音、空間聲音與頭部追蹤的起閉狀態,其下方則有藍牙連接、ANC、TT (TalkThrough) 圖示和 User Profile 設定檔,應用程式主要的設定則具備等化器、燈效、空間聲音、麥克風等。
「等化器」提供預設的 FPS、BASS BOOST、BASS CUT、CLARITY、FLAT、HIGH END BOOST、LONG SESSION 與自定義共 8 種模式,後者可在十段頻率、正負 12dB 的增益等級間進行調整。「麥克風」具備音量、側音程度可以調整,至於麥克風水平就是感知聲音有否而已,無法進行設定。而「頭部追蹤器」除了啟閉選項外,為避免設定跑掉還可進行重新居中的校正動作(簡單來說就是盡量讓頭部挺直,並點選畫面中央的靶心來校正),是說,主畫面右下角的紅色耳機圖示會根據你頭部位置同步轉向,是個非常有趣的連動效果

- 空間聲音(QuantumSphere 360)
- 空間音訊(DTS)
- 空間聲音校準(一)
- 空間聲音校準(二)
- 空間聲音校準(三)
「空間聲音」在關閉下耳機處於立體聲模式,另外有 DTS:X 2.0 和 JBL QuantumSPHERE 360 兩種模式,主打的後者透過 3D 音訊虛擬化 (7.1 聲道)技術,提供精確、平衡、沉浸式的選項,其中「精準」具有最低的混響水平,降低了外部化但提供較高水平的空間準確度,「平衡」則提供自然的聆聽體驗,就像在播音控制室一般,而「沉浸式」具備深度感,是模擬標準客廳的聲學效果,在遊戲與追劇的使用情境下都能夠感受到更好的聲場、定位感。
建議在使用前先進行校準,進而獲得符合自己聽感的空間聲音體驗,開始噪音電平測試前需先找個安靜的環境,接上校準麥克風(耳塞先戴在左側)再戴起耳機,完成後再換另一耳,整個過程一分鐘就能完成,我是覺得校準後環繞感和細節都有再提升一些。在三個模式中,「精準」的音場相對偏窄,「沉浸式」的聲音則是明顯飽滿宏亮,搭配 BASS BOOST 等化器聆聽搖滾樂時,就有如在聽現場一般、樂器的重擊力道也有加倍的震撼表現

- 燈效設定(一)
- 燈效設定(二)
- 燈效種類
- 光譜燈效
Quantum 910 的 RGB 燈效可玩性極高,在《Quantum Engine》被分為 (JBL) 標誌、環、凹槽三個部分,全部都能自選顏色及其循環、特效,還有速度等,當然也提供了幾種預設模式─ARENA、DYSTOPIA、SNIPER、SOUND IS SURVIVAL、SPECTRUM 和 STRATEGIC CONTROL。

厚重感先不論,Quantum 910 的耳罩亮面易反射、沾上指紋這點不免扣了點印象分數,但還好 RGB 燈效夠浮誇、客製化元素又多,在電競耳機當中也算是比較少見的了,前提是─如果你不排斥把 JBL 品牌標誌掛在頭上的話啦!
JBL Quantum 910 無線降噪電競耳機重點規格:
連接性:2.4GHz、藍牙 5.2、3.5mm 音源接孔
驅動單元:50mm 動態驅動單體
頻率響應:被動 20Hz~40kHz,主動 20Hz~20kHz
最大聲壓級:93dB
靈敏度:117dB SPL @ 1kHz/1mW
阻抗:32 歐姆
麥克風頻率響應:100Hz~8kHz
電池續航:開啟藍牙並關閉 ANC 與 RGB 燈效的音樂播放最高達 45 小時
防水等級:未公布
重量:420g
建議售價:8,680 元

實際配戴 Quantum 910 打 Game 可以說超級有感,在啟用 QuantumSPHERE 360 前聲音聽起來沒想到這麼扁平,啟用後便能感受到精準的聲音定位,敵人的腳步清楚之餘,也更能分辨聲音的來源方位。實際遊玩《決勝時刻:現代戰爭II 2022》時,可以清楚感受到直升機在頭頂飛過,有如形成一個頭頂上的空間那樣,環繞效果較過往體驗的電競耳機都來得好,遊戲中的交談聲也從未對槍聲形成干擾,背景音樂與音效細節擁有不錯的分離度。
此外,Quantum 910 的頭部追蹤功能也能為 FPS、RPG 遊戲提升沉浸感,好像自己就置身在戰場一般,而在 Bethesda 太空冒險新作《星空》中,舉凡星際飛船轟隆隆的推進器運轉聲,在太空中飛行時的動力引擎等低音表現,Quantum 910 都交出了很逼真震撼的詮釋,遊戲背景的管絃樂 BGM 在耳機優異量感加持下,聽起來別具帶入感。
JBLiao · JBL Quantum 910 Wireless 麥克風收音測試【Mobile01】
那畢竟遊戲都是發生在室內,麥克風收音品質自然清晰而未有失真,實際效果可以參考上方 Soundcloud 音檔,當我在遊玩像素版戰地風雲《Battlebit Remastered》與隊友進行戰術溝通時,透過混音功能可以輕鬆地去調整遊戲音效和語音的比例,私心希望 Quantum 910 的音量和混音滾輪能夠加入提示音(例如 25%、50%、75%)進而獲得更細微的控制,我自己是會把混音調在 50% 左右,可是滾輪只有推到底的 0% 和 100%,比例就比較不好拿捏了。

室內的降噪效果方面,我以 50% 裝置音量搭配 100% 耳機音量(透過音量滾輪調整)在辦公室聽音樂、打遊戲,ANC 模式下旁邊同事的機械鍵盤敲擊聲和談話聲基本聽不到...除非站離你超近,能幫助你專注於耳內的聲音,至於長按 ANC 切換鍵 2 秒進入 TalkThrough 交談模式後,耳內的聲音將完全消失,此時便能聽到周圍同事的交談聲,無法調整 TalkThrough 程度多寡感覺稍嫌可惜。

不免俗地也要分享一下拿 Quantum 910 來追劇、聽音樂的感受,首先看到 Disney+ 星戰宇宙最新作《亞蘇卡》,我挑選的則是有大量的光劍戰的第 4 集,在啟用 JBL Quantum SPHERE 空間聲音之後,音場放大之下空間感瞬間大增,同時光劍揮舞的聲音也更清楚,進一步提升了劍技對決的刺激感,頗有置身電影院的感受,只能說空間聲音作為賣點真的當之無愧,但頭部追蹤功能在追劇上就沒什麼助益了

那由於 Quantum 910 藍牙編碼僅支援 SBC、AAC,這邊就在 PC 平台透過 Spotify 串流歌曲,並將耳機和系統音量分別調為 100%、40% 來進行試聽。第一首分享的是日本搖滾樂團 ONE OK ROCK 為手遊《魔物獵人 Now》打造的主題曲《Make it out alive》,在預設的 FLAT 等化器下聲音聽起來略為平淡,沒有搖滾樂該有的激情感,但換到 BASS BOOST 立刻就能感受到低頻量感的強化,鼓聲下潛深度和回彈性也都明顯提升,同時亦無搶去主唱 Taka 的人聲風采,不過樂器間的分離度和整體層次感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另外我也發現...在 BASS BOOST 模式開啟空間聲音、並調高音量後,不時會出現惱人的干擾聲,感覺是演算法去影響到了?

接著我使用 HIGH END BOOST 等化器來聆聽 YOASOBI 的《群青》(畢竟 CLARITY 等化器會犧牲掉低頻),在保有適切的低頻與節奏感的同時,也更有高音的延伸感,主唱 Ikura 的歌喉突出而清亮,但要說甜美好像也不到就是


最後也分享一下 Quantum 910 的續航時間,官方提供的都是關閉 RGB 燈效下的數據,開啟藍牙並關閉 ANC 的音樂播放時間可達 45 小時,我自己以 2.4GHz 連接 (USB 無線接收器)測試出來則是 40 小時左右,而在同時使用藍牙+2.4GHz 並開啟 ANC 播放音樂這個條件下,續航時間則會降到 34 小時,倘若開啟 RGB 燈效的話,電量就會急速下降了


總結一下我體驗 JBL Quantum 910 的感想,老樣子先談優點,透過 USB 無線接收器與 3.5mm 音源線,全遊戲平台都能夠連接,且你想的到該出現的功能,舉凡是主動降噪、交談混音、空間音訊,又或是更少見的頭部追蹤它全都有,大概就差沒有公布防水係數了吧?其主打的 JBL QuantumSPHERE 360 技術能夠為遊戲和音樂聆聽帶來更好的體驗,音場與環繞感強化之下玩起遊戲也更有帶入感,外觀部分因為有浮誇的 RGB 燈效,還算是我的菜啦!視覺上雖然略為厚重,但實際配戴起來卻是舒適的~

再來也得提缺點,首先是只能透過 PC 應用程式去進行微調,例如客製化等化器或燈效,如果手機也能支援的話會更方便些,其次則是我個人體驗上的小問題─即上方提到的干擾聲,再者如果滾輪調整能有提示音配合會更好,最後一點,雖然麥克風對配戴感不造成影響,但還是希望能夠使用可拆卸設計啦!美觀度之外就是怕裝進袋子裡怕壓到之類的...最後,如果要用一段話來歸納 JBL Quantum 910,我會說它除了兼具環繞感與音質,它更是市面上功能最齊備、連接性最齊全的一款旗艦電競耳機

MD:糖糖趙宇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