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有多年深厚影像與聲音處理技術的 Sony,在去年五月推出旗下首款 INZONE M9 4K 電競顯示器,並與 INZONE 系列電競耳機,正式跨足電競產業,而在相隔一年多之後,Sony 也於本月正式宣布推出 INZONE M9 電競顯示器的後續機種 INZONE M9 II,以及與英國知名職業電競公司 Fnatic 共同開發的專業電競顯示器 INZONE M10S。
全新的 INZONE M9 II 採 27 吋 4K 解析度顯示配置,搭配與 BRAVIA 系列相同的全陣列式背光技術,以及支援超過 95% DCI-P3 的色域覆蓋率、DisplayHDR 600 峰值亮度、160Hz 螢幕更新率與 1ms 反應時間等規格,比起前代有著小小的升級;至於旗艦款的 INZONE M10S,則是採用 27 吋 OLED 面板 QHD 解析度顯示配置,支援最高 480Hz 螢幕更新率與 0.03ms 反應時間的專業電競等級規格,同時具備 98.5% DCI-P3 色域覆蓋率,以及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認證標準,兩款電競螢幕均支援 Adaptive-Sync (VESA DP)、NVIDIA G-SYNC 相容技術,與 HDMI 2.1 可變更新率等電競級功能。

先從本次推出的全新 INZONE M10S 來看,從外形上來說就有別於市售的電競螢幕設計風格,沒有華麗的 RGB 燈光或像是 INZONE M9 的爪形支架,以簡約質感的支架配置,讓 M10S 第一眼確實很難聯想到是專業電競顯示器,而更會讓人想到專業創作者所使用的顯示器類型產品,而其極窄邊框的設計,搭配實際為 26.5 吋的顯示器尺寸與 16:9 的螢幕比例,也讓整體的視野更為寬廣。
- 整線孔
- 整線孔實際使用
- L 型支架
- 360 度底座
- 快速拆卸螺絲
- 上下調整關節
- 高度調整設計
- 最大仰角
- 最大俯角
- 背側設計
- 電源鍵與操作桿
- I/O 配置
- 左側 I/O
- 右側 I/O

- 主選單畫面
- 畫質模式
- 遊戲輔助
- 畫質調整
- 輸入選擇
- 音訊
- 個人化
- OSD 目錄設定
- 面板設定
- 其他設定
如果預設的影像模式還是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就可以進入畫質調整選項,內包含亮度、對比、銳利度、伽瑪、分區背光控制、色調、飽和度、色溫與螢幕長寬比等選項,使用者可以針對個人瀏覽使用習慣進行調整,但要注意的是畫質調整是針對所有當下的影像模式進行細部調整,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在 HDR 模式下是無法進行畫質調整,且不同的影像模式下可設定的選項也會有所不同。為解決 OLED 面板烙印的問題,Sony 也提供螢幕保護程式、像素位移、Pixel 重新整理,以及面板更新的保護功能。
至於下方的輸入選擇、音訊、個人化、OSD 目錄與其他的設定,大致上與前代 M9 大同小異,要說比較特別的地方是,M10S 因顯示器本身較為輕薄的緣故,因此並未內建揚聲器,而是要透過音源輸出連上喇叭或耳機設備才能使用,而個人化選單中也僅有針對 LED 電源指示燈的開關設定選項,也沒有像是 M9 一樣具備 RGB 燈條配置,最後在其他設定選單中,則可看到省電模式與 USB 軟體更新功能,讓使用者即便在沒有使用 INZONE Hub PC 軟體的情況下,也能直接進行顯示器的軟體更新作業。
- 標準模式
- 24.5 吋顯示模式(中央)
- 電影模式
- DisplayHDR 模式
- RPG 模式
- 黑色均衡器
- 畫面資訊
- 《電馭叛客 2077》QHD HDR 畫面
- 《電馭叛客 2077》QHD HDR 畫面
- 《霍格華茲傳承》QHD HDR 畫面
- 《霍格華茲傳承》QHD HDR 畫面

而在 SDR 顯示模式下,也可以看到新增的 FPS Pro+、FPS Pro 與 MOBA/RTS 顯示模式,這也是 Sony 與 Fnatic 共同合作後要帶給玩家們的特別影像模式,其中 FPS Pro 模式可針對電競賽事常用的 TN 面板 LCD 螢幕模擬其圖像特性,而 FPS Pro+ 模式則能突顯主體輪廓的顏色 ,使用者可選擇紅色、黃色或紫色,藉以提升射擊時敵人的能見度,這讓人有一種偷開外掛的感覺啊~
- 4K 靜態照片(一)
- 4K 靜態照片(二)
- 4K 靜態照片(三)
- 4K 靜態照片(四)
- 4K 靜態照片(五)

從實際體驗的角度來說,Sony INZONE M10S 帶給人一種並非一般專業電競顯示器的錯覺,比起簡約風格的外型設計,真的要實際使用過後才能感受到 Sony 為玩家們帶來的一系列針對遊戲的功能設計,包含 480Hz 螢幕更新率與 0.03ms 反應時間這兩項專業級的電競規格,雖目前還未達到 4K UHD 高解析度,但以 QHD 解析度在 27 吋顯示器上的畫質、動態流暢度與色彩上的表現,都已經相當夠水準,且與 Fnatic 職業電競選手的合作,為玩家們帶來三種針對不同遊戲類型的影像模式功能,也是相當特別的存在,不過這款旗艦級電競顯示器的官方售價為 37,990 元,算是相當高單價的顯示器產品,要入手前還是要思考一下自身的預算。
- INZONE M9 II
- 支架底座
- SONY Logo



- 機背設計
- 電源按鍵與操作桿
- INZONE 產品字樣
- 散熱出風孔
- I/O 配置
至於位於下方的 I/O 埠配置,則同樣包含 DisplayPort 2.1 版 UHBR10、2 個 HDMI 2.1 版、USB Type-B、2 個 USB Type-A、3.5mm 耳機輸出插孔、用於顯示器軟體更新的 USB Type-A,以及 19.5V 電源輸入插孔,這部分則與 INZONE M10S 採用相同的規格配置。
- 顯示器側面
- 最大仰角
- 最大俯角
- 快拆卡扣
- 上下可調溝槽
- 旋轉底座

新一代的 INZONE M9 II 則維持 4K UHD 解析度的規格配置,不過在螢幕更新率部分,僅有 DP 連接埠支援到最高 160Hz 螢幕更新率,若採 HDMI 進行影像輸入最高則僅有 144Hz 螢幕更新率,而在低延遲功能開啟時,則可來到最高 1ms 反應時間的規格,這部分的規格就與 INZONE M10S 有明顯的差異,至於 HDR 高動態範圍則同樣支援 HDR 10 與 HLG 兩種,至於選單部分的配置則與 INZONE M10S 相同,只不過 M9 II 內建 2 個 2W 揚聲器,能直接進行聲音的播放,這點倒是我滿喜歡的設計。
- 4K 靜態照片(一)
- 4K 靜態照片(二)
- 4K 靜態照片(三)
- 4K 靜態照片(四)
- 4K 靜態照片(五)

針對外型、規格與 I/O 埠進行升級改款的 INZONE M9 II,雖然同樣保有專業級電競規格與功能,但就外型上,少了前代辨識性更高的白黑配色,這點讓我覺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若能在相同的設計下與 INZONE M10S 做出更明顯的差異性,相信也會讓消費者更好去做購買的選擇,當然不論是畫面細緻度與動態畫面的流暢度表現上,INZONE M9 II 還是維持一定的水準,當然也比前代機種多了支援 VRR 可變更新率技術,確實也能為玩家們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且針對不同遊戲類型推出的特別影像模式,也能進一步提升遊玩體驗,不過就是希望除了規格差異外,能讓 INZONE M9 II 增加更多 RGB 元素甚至配色上延續前代風格,或許會有不同的效果,最後,還是要跟各位分享這款
INZONE M9 II 的官方建議售價為 26,990 元,也算是相當高單價的電競顯示螢幕產品。
▊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