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道計程收費」在去年底上路以來,到底成效好不好呢?答案很難堪,因為是「雙輸」的局面!
根據《中央社》報導,高公局統計上半年國道計程收費通行費收入為新台幣5760萬元,由一月到六月國道平均每日通行費收入,比起去年同期減少了1.1%。國道路況不但越來越「塞」,通行費還每天少62萬,已經比去年短少五億。交通部對此一個頭兩個大,已經有官員主張在年底以前就把「20公里優惠的里程」先廢掉,然後原本不收費的橫向國道也開始收費,彌補虧損及雍塞的狀況。
據《自由時報》14日報導,眼見20公里免費里程無法有效提升國道疏通速率,消基會痛批:「早說過了,又不聽。」學者也罵ETC成績單「雙輸」,支持廢除優惠里程。
大家覺得ETC上路後國道有比較順暢嗎?
以我自己這一年來的經驗,感覺變得更塞了
雖然少了收費站,但因收費站舊址的道路狀況還是很糟糕,開到那邊車子幾乎都要減速
最後全部都塞在一起了
週末晚上6:00開始到9:00,手機打開Google Map看看高速公路路況,還是能看到很多紅線條
Google Map的車流量蠻準的,現在開長途前會先看一下,有大段紅色塞車的話就轉替代道路
說真的我不覺得有比較順
倒是北部的收費站整理得快好了,中南部還在那邊拖...
另外我覺得上閘道的流量管制時間變長了耶,我幾乎都是塞在閘道的流量管制,每次放10秒然後等30秒,遇到連假就更誇張了,難道是高工局故意讓人塞在閘道好讓國道看起來不塞車嗎?
剛爬到這篇文,s大說高速公路變順暢都不塞車了,我真懷疑他開的國道跟我是同一條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87&t=3764518&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