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貼 ETAG 照樣可以扣款,我幹麻裝? (5/29持續更新)


無樂不做天行者 wrote:
有沒有人研究過國外ETC都是僅使用車牌辨識或是併同使用OBU或eTag方式呢?
怎麼沒人要求遠通不要限制一車一eTag的方式而是多車可以使用同張eTag呢?


聽很多人說過,在美國也是一車一機,但可以線上更改,所以很方便。遠通就只能到直營門市更改,老實講,懶得跑這一趟。

bioer wrote:
應該不是2.8和3.2的差距
應該是1.1~1.2與3.2~3.4的差距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60226/2430315


2.8也是高公局估算的,看來它估的值範圍真廣啊! 但結論都一樣,人工收費成本比etc便宜。我想ETC是貴在到處開門市吧! 店面也是要成本的。

nanomt wrote:
請教您這訊息那來的?我從沒聽說、也從沒看過在第二天內看到扣款成功。更別說10分鐘或6小時…


這是我參加的車友會內會友的討論......這是某會友的親身體驗,但我本人沒裝過,所以不知道。

ShangLai wrote:
聽很多人說過,在美國...(恕刪)


EZ-Pass似乎是不鎖車的, 之前美國同事有說可以帶去租車用
這樣過站就可以有紀錄來報帳, 有美東的網友可以確認嗎?
yenchee wrote:
EZ-Pass似乎是不鎖車的, 之前美國同事有說可以帶去租車用
這樣過站就可以有紀錄來報帳, 有美東的網友可以確認嗎?


我聽到的是,要上網變更使用車號,幾分鐘搞定......

基本上,要有記錄來報帳,車號應該是要提供的吧! 不然老闆怎知道你是不是到外面收集別人的記錄來報帳.....
ShangLai wrote:
我聽到的是,要上網變...(恕刪)


剛去線上查了使用規定, 需要寫車號, 但是他只計較車種(大小)是不是一樣
條文中只有說你用了EZ-Pass轉去其它不同種類的車種是會被處罰的
FAQ也有提到EZ-Pass可以在同種車種之間轉移 FAQ

合理的推測是沒有車牌辨識, 但是會量車長和重量
還有外國人的制度設計普遍是興利而不是防弊
所以拿別人的紀錄來報基本上不是個問題, 他相信你的誠信
但是只要被抓到一次就直接打入地獄, 再也很難翻身
我整段的主軸在於辨識一台車從帳面的數據並以軟體為基礎只需要低
於兩秒(端看拍了幾張, 且我的數據是故意增長過, 避免大家說用最
佳值,我喜歡用 WORST CASE 來評估事件)

ShangLai wrote:
基本上,說pc會快過大型電腦,這點我不相信,除非你說的大型電腦是
由網路cluster組成,而且網路速度又不快時才有可能。不過大型電腦
應該遠通用不起,這點就忽略不計。

上段的描述是說用手持式照相機拍照存到 flash 完成1及3項只需要約1
秒的時間. 如果用大型電腦甚至pc只需要低於一秒.(所以我描述攝影,回
存的時間只需要一秒左右)

需要的時間
手執 > pc > 大型電腦 , 這部分請查照

ShangLai wrote:
首先,車牌辨識的過程有拍照、儲存、ad轉換、dsp、比對資料庫、結果
存檔,而etag的過程中就只有reader與tag之間的talk,成功後就直接
比對資料庫,這兩者的速度應該就有好幾個order上的差距了。

長距離的微波信號有干擾, 有封包丟失, 且這個 talk 包含的是
demodulate 基本上就是etag和 ccd 的攝影行為相同;他的重傳等就
可以等於 adc. 至於您上面提到的比對/儲存等. etag 一樣也少不
了頂多差在 dsp 做影像增強.而在連結裡已經說明了.影像增強 +
比對只要低於 0.25 秒. 也就是說 dsp 的部分是低於 0.25的

整個流程很簡單,其實兩種技術都一樣
ADC -> 運算 -> 回存, 兩者都有類比可能造成的損失.但是因為車牌辨識
將資料儲存並增強過.所以會讓誤判率大幅簡單

ShangLai wrote:
更何況,若車牌辨識時回報此次辨識成功率不高(dsp應可判別這次的辨識
成功率),那就要動用人工辨識了。若當真要全車牌辨識,幾十萬車中只要
有1%的case被回報failure過高,那就必須人工辨識幾千台車.......先
不論人力,光是時間成本就不知多少了。

人工辨識不會比車牌辨識系統有可靠度, 我在其他篇已經計算過,一天通過
高公 150萬輛, 以30%來算是 45萬輛, 以1%看算是 4500輛. 這是1990
年泰山收費站系統的辨識率. 20年後的現在.辨識率會是低於1%;而 etag
部分.同樣也有數據. 辨識率保守估計只有 90%, 相信是微波傳遞造成的影響
也或許可以透過調整升高.但是可以想見的是高的失敗率

其實不難想像.因為手機做即時傳遞常有聽不清楚.那是因為做rf信號即時
送回不計損失;etag 相信必須要做 crc 類似的 check, 重傳間失敗.
所以會需要備案系統,


但是當備案遠勝於主案的時候.為什麼還需要主案, 甚至我用兩套備案系統
(不同 algorithm)即可.這相關數字.在上面有算過錯誤率.請參照前文


ShangLai wrote:
再來,計程收費開始時,不論是匝道感應,或是交流道間感應(恕刪)

這邊無法確認相關數據.會再找出資料; 事實上這些資料是遠通或是政府應該
向人民說明的.就像你賣產品也要把數據告訴消費者.消費者才會買單.而不是
像現在一樣,要人民自己一項一項挖弊案般的找證據.等找到證據又意圖掩蓋

無樂不做天行者 wrote:
有沒有人研究過國外E...(恕刪)


Wikipedia有不少資料,可以查ANPR

另外樓主提到的1990年泰山收費站案例,剛剛好奇查了一下資料,98%的辨識率
是正常車牌的辨識率,已經把髒污、歪斜或局部遮蔽等狀況車牌給排除在分母之
外了,但事實上要用在收費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車牌,若這些人不用繳錢你我
都不會接受吧。

twmi wrote:
已經把髒污、歪斜或局部遮蔽等狀況車牌給排除在分母之
外了,但事實上要用在收費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車牌,若這些人不用繳錢你我
都不會接受吧。


這些車牌其實不需要真的辨識出來, 只要能挑出來有問題就可以
因為這些車牌本身已經有違法的問題, 很快挑出來再中間攔下來就好
除了通行費之外, 再加開一張牌照污損

yenchee wrote:
這些車牌其實不需要真的辨識出來, 只要能挑出來有問題就可以
因為這些車牌本身已經有違法的問題, 很快挑出來再中間攔下來就好
除了通行費之外, 再加開一張牌照污損

類似這種有違法問題的車牌不知道警方每年臨檢開單率多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