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
車上單元採用的是 OBU, 類似以前遠通的 OBU,也是要插卡 (電子儲值卡)
依照你的說法
OBU 應該比現在的更實用才對
怎麽會改成現在這種爛東西??
還是之前台灣用的 OBU,也是爛到暴
若是 OBU 機械,本身純粹吃儲值卡之類的設定
那 obu 本身可以視為悠遊卡這類的裝置
沒有綁車號的問題,要綁也是可以,作為繳費資料查詢的功用設定
綁車號的話,也可以作為,防止逃票之類的設定
那 9F 說的 OBU 技術,也是屬於雙向辨識的方式
這樣的雙向辨識,錯誤率自然低很多
除非上端機械沒感應到下端車上的 OBU
甚至上端的感應距離有限制,只感應下方半徑多少距離內的
這樣變成上端的感應裝置
不能架設在路有過多分岔路口的線路上
只能架在幹線上
而高速公路,本來就是大幹線車道一樣
而目前高速公路的上端架設,卻弄的感應範圍過大
連非偵測路線的旁邊幹線車道,也算在內
又不願意每個交流車道口安裝上端檢測裝置的話
用類似火車站,票口的進出感應方式處理
那自然就是變成現在這種怪現象
真的懷疑,這些公家機關的審核人員,在招標時
有沒有去推想過,怎麼樣使用可以最好最實際
還是上面交待下來,就開始準備招標
等著那家廠商來報價,來詢問相關細節
在看報價廠商,那家最便宜,卻不考慮最實用
是用紅外線感應的
維基百科-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 (台灣)
不知道新加坡的OBU
又是什麽感應呢??微波??

這個車載器, 沒有插入卡片前, 是不會有作用的
這是三件式, 由天線, 機體和卡片所組成, 也有內含天線的機體的二件式, 不過二件式一定要放在儀錶板上面
還有內置式, 車子出廠時,儀錶上就有卡片的插槽
扣款是跟著卡片, 不是"車載器", ETC卡可以插入所有不同型號,不同品牌的"車載器"
ETC卡一定要插入到車載器,才能扣款 。只有ETC卡是無法順利通過收費站。
也有和ETC結合的信用卡
插卡會當亮燈, 會有語音提醒扣款
ETC卡與信用卡結合,過路費則由信用卡直接扣款
日本國內有JCB、美國運通、三井住友銀行等14家信用卡機構發行ETC卡。
大部分ETC卡免收年費,還提供加油折扣、道路救援等優惠。
"車載器"則也有10幾個以上的廠牌,最便宜約6000円, 最貴的OBU也有37000円的
也有辦ETC卡免費贈送
或新車出廠優惠,隨車免費贈送
日本ETC卡要插入"車載器"後, 才會主動發出信號
ETC使用的電波頻段為5.8GHz,因此並不會影響到行動電話或是電視機等設備的使用。
不會像etag是反彈微波,接近門架就會反彈訊號, 關都關不了
NCC核准eTag頻率是922.75到924.25兆赫,剛好能夠跟2G基地台通訊,電波頻段和行動電話相通
會相互干擾